中印文化交流
2016-08-01叶玮松
摘 要:中国和印度领土接壤,在古代中印交往频繁,有科学技术领域的,有商品的互通往来,有文学艺术的交流融合,更有着思想,宗教的传播和吸收。佛教就是其中最明显,最为世人了解的代表。佛教起源于印度,是在公元前6至5世纪印度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对人在精神领域有着深刻影响,文化交流中佛教沟通了中印,同时也为中国道教思想传入印度奠定了一定基础。本文旨在从佛教的传播途径,典型人物入手,论析佛教在中国流传的原因和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及流传至今的思想精神。
关键词:传播;取经僧;诗佛;原因;经久不衰
作者简介:叶玮松,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2
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早西汉汉武帝时期就派遣张骞通西域,首创了一条丝绸之路,商旅僧众在这条古道上往来,于是印度这一个在南亚领土面积广大的国家开始了与中国的交往,早在《史记 大宛列传》就有明确的记载“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身毒国就是印度,史料上还有中国四川的特产传入印度的证据,由此看出在汉代甚至更早,中印已经在物质领域进行了交流。凡是交流,先从物质入手,进而是思想文化宗教领域,佛教传入印证了这一趋势。
再看印度方面,佛教思想史不断完善的,从八正道,涅槃理论的提出和境内传播,佛教信徒数量也在增加,加上此时统治印度的是孔雀王朝,阿育王有着至高的权力和强有力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量。同时,这位统治者尊奉佛法,于是佛教通过官方和广大信徒在亚洲广泛传播。终于在公元元年前后,经由大月氏国从中东迁以及汉代使者在月氏国的交流。佛教传入中国。早起的建筑和考古发现提供了明证,比如《浮屠经》的口授,汉明帝制诏时使用的有印度佛家色彩的文字伊蒲塞,桑门也可以说明佛教传入中华的大致时间界定。佛教从汉代进入中国,并逐渐为国人接受,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一定风气,一些佛教著名的典籍也被国人翻译,传诵,寺庙数量也逐渐增加。这就逐渐存在佛教经典正本,正源的说法,引发了后代法显,玄奘的中国佛学家朝圣者的西行求法。
法显诵读佛经,西行求法,是中印文化交流在晋代的典型事件。在论说法显之前,同步比较一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佛教也是如此。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的转化就体现了这种发展。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原先是并存的,但是大乘佛教在公元二三世纪理论深化,得到了发展和传扬,尤其是金刚经的出现更让印度的佛学发展到了一定高度,与此同时,在中国的佛教基本是起初的小乘佛教以及竺法护翻译得佛教经典,还有后来一代宗师鸠摩罗什译著的法华经,维摩经等等。但是大乘佛教的著作并未深入中国内地,加上魏晋动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更加需要佛教来普度众生。凡此种种,都为法显以及后来玄奘的西行创造了条件。
法显是一代高僧,西行目的非常明确,《佛国记》中直接记述了西行的目的“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可见,佛经的保存已经出现问题,法显陆路西行,西行中的见闻,西行中所做的事情都在他的《佛国记》中有明确的记载,法显首先进入的是北天竺(北印度)然后沿途参拜朝圣求法,最终到达东南部的阿育王都,抄写戒律并得到了一些先进的大乘佛教经典,数年后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路径返回中国,在南京译经。翻译作品有《六卷泥恒》等。
玄奘是大家更为熟悉的取经僧人,独自一人,没有朝廷的诏书偷渡边关,经过高昌,龟兹到达天竺。一路上有惊有险,但也得到了高昌王等于唐朝友好的邦国的支持。玄奘到达印度后朝圣取经,将大乘佛教的最新经书带回长安并主持译经讲经,惜时如金,为唐朝的佛教发展鞠躬尽瘁,而且,玄奘还将西行的见闻,各个国家地理,风土民情著成了一部《大唐西域记》为后人对西域诸国的研究带来了极大便利。
现在稍作总结,法显和玄奘的西行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以及对中印文化交流,特别是佛教经典的交流起到了贡献。推动了大乘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甚至是传播到了朝鲜日本,将教义进一步明确和深化,而且在西行中发展了技术,比如炼糖,推动物产的交流。佛教大师的传教之旅为中印交流提供了一条纽带。沟通了中印,发展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促成中印两国在古代长时间的没有战火侵袭。佛教的交流也因之达到了古代的最顶峰,佛教在中国的派系的分明也得到了确认。同时也将中国的《老子》等经典著作已成梵文传到一种,共同分享。后代求法的僧人义净也到达天竺佛教圣境进行了长达10年的学习朝拜,回国后将自己的理解见闻整理,将带回的《金刚经》等大著进行翻译,促成佛教在中国发展黄金时代的正式形成。通过三为诗人的求法,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和的精神,一方面看到了高僧们为佛教普度众生做出的伟大贡献,正式他们的译经才使得佛教在唐代真正做到平民化,大众化。
在唐代,经过玄奘的西行求法以及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大众化也使得诗风浓郁的大唐王朝涌现了很多诗作和佛理禅趣相关。诗作中体现的精神和意象也充满了佛理禅趣。比如举世公认的诗佛王维,其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佛家意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以闲和静字展现了诗眼“空”,正所谓万事万物归结于空的禅道。只有让自己的心真正宁静,才能感受生活的闲情雅致,才能万事皆空,纵观王维身世便知道他隐逸风格和佛家理念是相互联系的,佛家思想已经深深植根于诗人的脑海和生活情致中。其实早在山水诗奠基人谢灵运的诗作“空对尺素迁,独视寸阴灭”空字和灭字都体现了佛家思想的精髓之处。谢灵运政治失意,壮志难酬,只好陶醉山野,只好用佛家思想获得心灵的慰藉。由王维和谢灵运一位唐朝一位南北朝诗人,我们看出中印文化交流中,佛教对文人的深刻影响。佛教影响的是他们的文风,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从他们的诗风中我们可以感知佛教伴随诗人理念的发展。
在充满诗意,充满文气的时代,诗人雅克是社会的主体,几乎人人可以吟诗作对,儒雅的诗唐如果没有让人厌恶的奸臣,如果没有让人寻找心灵慰藉的净土——佛教,社会将缺少味道,诗人将缺少灵感。由此我认为,佛教思想中的静,空虽然有一些消极的层面在,但是在时代,在人生道路上还是非常需要的。话归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佛学增加了他的艺术造诣。谢灵运渴望不问世事喧嚣,只求隐逸,获得生命的宁静来进一步思考感悟人生,在风景中陶醉,山水诗歌开创了诗歌的新局面,并且也把自己虔诚的佛教信仰与思想融入文学创作,为他的创作添彩增色。传送后世。
佛教在五代唐朝达到了顶峰,由上文的分析,我们从文学诗歌的角度感受到中印文化交流对于中方的影响,那么虽然唐末乃至宋朝元朝局势都没有盛唐一样稳定社会都没有盛唐那样繁盛,而且唐武宗时期还推行灭佛,但是佛教的流传丝毫没有止步不前,我们从话本小说最为盛行的明朝就能看出,明中叶的小说家吴承恩就根据玄奘西行和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完成了至今仍然传诵的小说《西游记》,这就说明佛教的传扬是永世的,下面我们透过西游记中的一系列的描写感受佛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圣洁。比如“霞光瑞气,笼罩千重; 彩雾祥云,遮漫万道”(《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的藏经宝阁,就给人一种超脱自然的灵性,一种非人间性,一种理想性,由此可以反衬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人们才能在佛教世界里寻找到一种梦想。《西游记》中这类景物建筑物的描写数不胜数,但反映的灵性与超然却是有共性的。我们进一步看一下《西游记》中的人物描写,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的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诸罗汉等一系列神祗对象是近乎完美庄严的,对于唐僧成佛也有诗句“洗净当年六六尘”(《西游记》第九十八回),成佛达到理想净地需要洗净肢体和心中凡尘,这也是作者在用佛家来启示百姓心灵纯洁无污染,同时善恶分明的吴承恩对妖魔的描写也体现怪,邪恶,大有让人望而生畏,“拽开大四车,踢起双飞脚,韬胁劈胸墩,剜心摘胆着。”(《西游记》第五十一回)从动作就可以分明看出妖魔的猖獗,这也是暗喻社会上的一些流氓恶霸的猖狂。
通过西游记的一系列正反描写,我们可以分析出佛家思想在明代同样地家喻户晓,影响深刻,佛家经典著作的创作笔法,以及对人物肖像的具体描写也体现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刘备生得“身长八尺, 两耳垂肩, 双手过膝, 目能自顾其耳”这种形象是怪异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古代是很少见的,而且如果画出图,更多感觉到赋予正义的刘玄德有印度佛教大师的身影,这就充分说明佛教,佛国在明代的盛行,那么为什么佛教在中国长久的流传,成为人们心灵的净土,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通过阅读和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佛教能够在中国传播经久不衰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教义与国情相符合,前文提到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三国魏晋时期,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战乱不断,互相争斗,百姓颠沛流离,无法安居乐业,当时的选官制度也是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严重,也就是社会既不稳定也不公平。善恶不分,佛教的教义讲究一切平等,讲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论,这就给人以心灵上的支柱,人们笃信佛教,渴望佛国那种美好的理想社会。
第二,佛教的传播有着前赴后继的取经求法人,从本文提到的鸠摩罗什,法显,玄奘乃至竺法护悟空等大师执着于理想。不断将印度佛学的上乘带入中国,译经讲经,寺庙众多,给了国人一个了解,一个拜佛了解佛教的理论基石,佛教在不断演进,在不断的和国人交流。
第三,佛教的教义和儒道两家存在接纳融合,其实佛家的思想的出世主义及其他一部分和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是相斥的,但是因果报应学说和儒家的天道观存在融合,求同存异,百姓生活困苦,从政的政客失意时需要佛家给他们提供一碗心灵鸡汤。这也是儒佛道三家并存的原因。
通过前文的论述,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佛教的般若和禅宗思想, 影响了王维、白居易的诗歌。同时唐代音乐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等来自印度等国的音乐。佛教在中国传播深远,一直到清代的蒲松龄撰写《聊斋志异》中还存在“地域轮回”等佛教理念和描写手法,曹雪芹《红楼梦》中也体现了“无常苦空”,包括宝玉的出家,都说明佛家思维影响着封建时代的善于观察生活的文人墨客。总之归结为一点,佛教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推动两国宗教文化的发展和两国人民长久的友谊,因为佛家思想表达乐一些人生看法,体现出人民需要的人生追求,虽然时有消极但是还在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绽放绚丽光彩。
参考文献:
[1]《西游记》典藏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 世界知识出版社
[3]《中印文化交流史》 季羡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中西文化交流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5]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 钱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