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克伦威尔>序》看雨果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

2016-08-01黄云香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真实雨果浪漫主义

黄云香

摘 要:浪漫主义文学,通常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表达、自由不羁的语言来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曾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掀起狂澜。雨果著于1827年的《<克伦威尔>序》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在此序中,雨果提出的对照原则、真实观以及他对于戏剧选材和风格的看法,为浪漫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浪漫主义;雨果;对照原则;真实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流派,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在欧洲逐渐兴起,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间达到全盛时期。 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十八世纪末的欧洲,启蒙运动之后的“理想王国”令人失望,法国大革命中提出的“社会的目的就是共同的幸福”、“主权在民”等口号也没有如预期般顺利实现。 对现实失望的人们对于强调权威和遵守戒律、理性的古典主义开始不满,强调情感表达、反对框架束缚的浪漫主义思想正迎合了他们的表达需求,浪漫主义思想因而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代表。

其中,雨果(1802-1885),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浪漫主义运动中不可否认的领军人物。他著于1827年的《<克伦威尔>序》,因为无情的批判了古典主义的僵硬教条,提出了浪漫主义美学新主张,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书!在《<克伦威尔>序》中,雨果“主张诗的基础是社会”,他把社会分成三个阶段,对应了诗的三种形式:即原始时期的颂歌,古代的史诗以及近代的戏剧。雨果认为,“戏剧是诗的第三阶段,也是当前文学的固有的特性”。戏剧中的人物不是伟人,不是巨人,而是凡人,因而戏剧应表现真实。同时,他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了几种新颖的美学思想,如对照原则,真实观,并表达了自己戏剧创作的一些独特看法。

一、雨果的对照原则

雨果从基督教的宗教神学观点出发,认为“基督教把诗引入真理”,近代的诗艺会感觉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所有的二元,都是对立的,但同时又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丑衬托出美,畸形照应着优美,粗俗让崇高更耀眼,邪恶让善良更可亲,黑暗笼罩下的手足无措让光明带给人们的希望更加美好。消极面的存在让积极面的意义更为可贵。于是,雨果推崇戏剧中的新形式-喜剧的存在,这同时,也是对戏剧中“滑稽丑怪”的存在表示认可。而滑稽丑怪的存在与否,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区分的典型标志之一。古典主义一般侧重迎合宫廷阶级的趣味,多描绘英明的君王或贤达的臣子,反对滑稽丑怪的存在;而雨果认为“戏剧的特点就是真实,真实产生于两种典型、即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的非常自然的结合”。

那么,什么才是滑稽丑怪呢?按照雨果的说法,滑稽丑怪“创造了畸形与可怕”,也“创造了可笑与滑稽”。《巴黎圣母院》中的“丑王”卡西莫多,可以说是滑稽丑怪的代表,但是,他丑陋的外表下掩藏着的却是一颗善良纯洁的心,他因着爱丝美拉达在他落难时给他喝的一口水而爱上了她,之后为了救她挺身而出,与自己道貌岸然的养父克洛德副主教作坚决的斗争。滑稽丑怪与崇高,在卡西莫多的身上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他外貌上的缺陷更加衬托出了他品德上的美好。此外,还有克洛德副主教的道貌岸然与邪恶内心的对照,有弗比斯队长的一表人才和逢场作戏的对照……对照原则的应用,滑稽丑怪与崇高之间的落差及悄然融合,使雨果的作品总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震撼感和冲击。

此外,雨果指出,“美只有一种典型;丑却千变万化”。因此,将“丑”纳入戏剧的要素范围内,可以无限地扩充戏剧的创作空间,让剧作家们的想象力尽情驰骋,也可以极大的调动观众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对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滑稽丑怪本身并不是戏剧的中心和重点,在戏剧中扮演着配角,却是丰富戏剧情节的重要部分。

二、雨果的真实观

在《<克伦威尔>序》中,雨果指出,艺术的真实和自然的真实不是一回事。自然的真实是绝对的,而从艺术出发的真实不可能全然照搬现实,因而也就是相对的。自然的真实,指的是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皆是真真切切的。而艺术的真实,则是指艺术要反映自然、尊重现实。一部戏剧中,如果要重现某事件,必然就需要重置相似的场景。然而,真实场景中的物件是不可能被全然搬到舞台上的,正如不可能在舞台上重造一座宫殿,而只需放置几件华丽的装饰品,打造出仿佛身在宫殿的样子。至于宫殿的全貌,则需要观众自己去想象了。艺术模仿自然,但不可能模仿绝对的自然。“艺术和自然是两件事,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莎士比亚认为戏剧是一面反应自然的镜子。雨果进一步深化了这个说法。他认为“戏剧应该是一面集中的镜子,它不仅不减弱原来的颜色和光彩,而且把它们集中起来,凝聚起来,把微光化为光明,把光明化为火光”。也就说,戏剧应该将自然中的发光点聚集起来,通过戏剧的手法加以改造,通过突出、删减、夸张、想象,将被反映的自然打磨成适合戏剧的模样。而想象,被雨果当做是“从相对世界接近绝对世界的桥梁”,也就是连接艺术与自然的通道。自然,可以经过想象的驰骋和加工,成为艺术,被浓缩在观众的面前。而想象的广度和深度,则是剧作家们可以任意挥洒才智、发挥才情的空间。浪漫主义文学,也因有了想象这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而更加丰富多彩、千变万化。

三、雨果对于戏剧选材、风格的看法

按照上述观点来看,戏剧的选材首先必然来源于自然。其次,戏剧的选择要能体现“特征”,这里的特征主要是指时代特色。也就是说,“戏剧应该完全浸透着这种时代的色彩;戏剧在这种色彩中就好象在空气中一样,使人在进出于其间的时候,只感到变换了世纪和气氛”。特征不应是强加于戏剧之上的,而应是在剧作者卓越的才能和智慧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体现在戏剧之中的。

此外,《<克伦威尔>序》中雨果关于戏剧风格的观点,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雨果推崇的戏剧应当有“一种自由、明晓而诚实的韵文,它敢于毫不矫揉地说出一切,毫不考究地表现一切”,它的韵文可长可短、可抒情可辩论,形式上可以千变万化,一切皆根据表达的需要、根据剧作者的想法适时改变,总之就是,戏剧行文应当自然而不故作倨傲、应当真实而不矫揉造作。这个观点印证了浪漫主义自由、无拘无束的文风和求真、表现自然的追求,同时也许可了想象的存在和思想表达的自由。

《<克伦威尔>序》作为雨果年轻时的一件作品,体现了雨果在戏剧方面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不论是他提出的美丑对照观,还是关于艺术真实与自然真实的观点,亦或是他在戏剧选材和风格上的看法,均代表着十九世纪上半叶历史影响下的文学观点,也引领了以后的文学发展之路,为浪漫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注释: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705.

李枫.《诗人的神学-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78.

伍蠡甫,同上,189.

伍蠡甫,同上,183.

伍蠡甫,同上,184.

伍蠡甫,同上,187.

伍蠡甫,同上,190.

伍蠡甫,同上,191.

宁殿弼,《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雨果美学思想略记》.

伍蠡甫,同前,192.

伍蠡甫,同前,193.

参考文献:

[1]程增厚.程增厚讲雨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枫.诗人的神学 - 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思想[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3] 罗国祥 . 理性的反动 - 雨果小说美学的现代性[J]. 外国文学评论,2004.

[4]宁殿弼.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雨果美学思想略记.

[5]伍蠡甫 . 西方文论选[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6]以赛亚 - 柏林 . 浪漫主义的根源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7] 朱光潜 . 西方美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猜你喜欢

真实雨果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雨果剃发
雨果剃发
雨果的“谎言”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