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016-08-01王晨莲
王晨莲
摘 要: 纵观现今小语教师解读文本的现状,分析出症结所在,从三个方面提出深入解读文本的策略:第一,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与编者的意图,品味文本主旨;第二,以多种视角细读文本,获得文本的亲身感受和体验;第三,揣摩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特点。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本解读 文本细读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解读文本是一件最能显示语文教师‘功力的活儿。”“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是否教到点子上,能否让学生真正受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课堂结构产生影响,甚至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但综观小语课堂总感觉遗憾颇多,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教师解读文本时过于依赖教参。有些一线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只草草看一两遍文本,就急于参考教参和网络上其他各种教学资料,让教参过早支配自己的直觉判断,没有融入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感悟,导致教师对文本解读泛化、程式化,导致课堂程序化,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解读文本时语文意识不强。在《谈文学》中,朱光潜先生把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自觉关注称为“语文意识”。如果缺乏自觉的语文意识,则教师对于文本的内容,即“它所写的思想或情感本身”往往难以准确、全面、深入地加以把握,因为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实现言语内容,我们甚至可以说言语形式就是言语内容。没有自觉的语文意识,读时所摄取的内容未必准确,更未必全面、深入,往往大打折扣,甚至误会曲解。教师解读文本时,要特别注意文本遣词造句、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以及作者运用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感悟谋篇布局的方法,找准切入点,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3.没有充分考虑编者的意图。现在很多教师在研读文本时只是“裸体阅读”,即仅局限于选入教材的某篇课文,没有充分考虑编者的意图,不能瞻前顾后,整体把握编者意,这样很容易曲解文本。
4.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能力不够。尽管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努力尝试,但总会遇到各种困惑及误解,不能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解读。
由此可以看出:上好语文课的基本前提是文本解读,戒除“教参”之瘾只能依靠文本解读。只有通过文本解读,正确把握文体,把握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把握价值取向,把握选编意图,把握语言形式特点,才能确定教学内容(即教什么),确定教学策略(即怎么教)。文本解读,应是语文教师获得专业尊严的前提。
一、文本解读概念
从文本自身的角度进行解读,可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语义层面,所解读的是文字表面的意义,即言内之意;其二是语用层面,所解读的是一定语境下的文字的含义,即言外之意。解读文本时应兼顾上述两个方面,尤其要把着力点放在后者。
从授课的角度来谈,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观照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站在实施小语课程标准的角度,解读语言、思想、成文法则的复杂过程。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三维目标,创生三维目标。
二、如何解读文本
(一)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与编者的意图,品味文本主旨。
文本不是一篇篇孤立的文章,它是文章的组合,一个单元有几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面都安排朗读背诵或复述课文、写字读写词语的练习,高年级还加了阅读理解,词语运用和仿写练习的内容。
了解编者的意图,重点在搞清楚一组或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主题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异同。如苏教版五上第四组课文:《秦兵马俑》、《埃及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三篇课文选材从中国、埃及到维也纳,范围跨度三大洲,为我们展开各国悠久灿烂的历史画卷,让我们领略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尽管所处国都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人类要尊重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这三篇课文在谋篇布局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运用过渡句或中心句,抓住这个写作特点,很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二)以多种视角细读文本,获得文本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细读是解读文本的关键,“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这就告诉我们在细读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而要读出每个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细读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教师既要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即在细微处探查入微,同时要对文本有整体宏观的把握。
1.以普通读者的视角,获得自然的体验。
撇开这是“一篇课文”的思维定式,暂时忘记教师的身份和教学任务,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去阅读文本。就像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倡导的:慢慢走,欣赏,潜心涵泳。优秀教师蒋军晶老师说:“一个好的读者在阅读中会入情入境,会设身处地,会将心比心,会还原,会联想,会求证。”以悠然恬静的心与作者对话,在一次次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捕捉课文中的语言魅力。
2.以教师的视角,凸显学科的本体特征。
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上,也就是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把教学的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尤其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因为朗读和背诵有助于语料的积累和语感的习得,是学习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的必由之路。认定“学习语言”这个大目标,教师在阅读文本时,进行“掘地三尺”的解读,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不断提炼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回归自己的角色,结合具体的目标去潜心会文,让心灵慢慢徜徉于文字间,揣摩编者意图,进而创造性地构建知识体系,设计教学环节。比如薛法根老师在阅读《爱如茉莉》一文时,有这么一段:“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薛老师抓住一个“探”字凸显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薛老师围绕这个“探”字,让学生领悟到“阳光有生命也有感情,不忍心惊醒爸爸和妈妈”,领会到“景蕴含着真情,这样景物语言就是感情的语言”。这既使学生体悟情感,品味语言,又明确写法,一举多得。这样的深入解读,才能将学生引领到相应的深度和高度。
3.以学生的视角,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读,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体察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变教法为学法。
(三)揣摩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特点。
“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文本一般说是文质兼美的,文本的“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事一个秘密”(宗白华语)。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细心体味,发掘内涵。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又回到整体,做到了然于胸。
1.文本细读,关注课文中遣词造句的特点、作用、效果。
苏教版三下《槐乡五月》:“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段话在遣词造句上很有意思,有很多表示“香”的词语,如香喷喷、清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但仔细推敲会发现,同样是写香,写的角度却不一样,前面四种香写了香的味道,而“香海”写了香的广度。通过体味“香海”能感受到香味从四面八方扑鼻而来,感受到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如《桂花雨》中,“至少前后几十家人家,都浸满了桂花的香气”,这里用了一个“浸”,而不用“飘”,让读者感到花香是浓郁的,是沁人心脾的,是无处不在的。“飘”这层意思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教学时进行对比,感受到原文独特的表达效果。
2.文本细读,关注课文中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作用、效果。
(1)抓住“中心”,统领全文。
在教学《田园诗情》时,我就是抓住“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作为全文整体突破的切入口,这是全文的总起,通观全文,发现文章主要写了荷兰牧场之国的幽静闲适的田园风光。这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把握才是全面的,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才是完整的。
(2)抓住“文脉”,重点突出。
如《爱之链》这篇文章,我抓住文脉两个爱心小故事——下岗的乔伊帮助老妇人和老妇人留钱给年轻的店主展开教学。我指导学生精读第一个故事,这第一个故事,着重的是第四小节(乔伊对老妇人具体帮助的小节)的朗读感悟,而对第二个小故事,则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填空,这样的设计避免课堂上的烦琐分析,学生通过读书,真正把课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抓住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文心雕龙》中讲到两个字,一个是“情”一个是“采”,情指感情,采指语言表达,《莫泊桑拜师》中福楼拜第二次指导莫泊桑写作时,一连用了“九个问号”引导和启发莫泊桑。福楼拜的指导要“仔细观察”意思明白之极,为什么还要用“九个问号”自成一段呢?这样的话语形式就是文本的“情采合一”处,就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这就是展开教学“对话”的最好“抓手”。紧扣这一话题能有效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体会到为师之道——对学生循循善诱,为学之道——自己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更懂得“观察仔细”的重要性,这样的切入点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
练就细读文本的功力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它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保重。总之,文本解读,正如浙江的沈大安先生所说:“有了精彩的文本解读,才会有出彩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陆志平,李亮,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2第36页《教材解读“三要”》.
[3]《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9第44页《聚焦一点激活全篇》.
[4]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6]朱瑞平.《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