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节日文化内涵探析
2016-08-01聂攀耿娟娟
聂攀+耿娟娟
摘 要: 传统民族节日的形成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下的产物,节日的产生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关键词: 中国节日 西方节日 文化内涵
没有一个民族是没有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欧美国家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与我国的节日,从庆祝时间、庆祝内容、庆祝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人们对于节日的庆祝初衷还是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节日加强彼此间之间的感情,丰富生活,让人们在节日中获得愉悦与感恩。
一、中西方节日起源方面的差异
(一)中西方节日在节日来源方面的差异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来源于民间和宫廷,而尤以民间为主。比如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最为人们所信服的说法源于中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眼看国家日益衰亡,自己又无能为力,忧愤之下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规定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七夕节更是一个民间传说发展而来的节日的典型,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确定,大多是基于民间的约定俗成,政府干预较少。
西方节日大多与宫廷政治及宗教权威有关,民间相对较少。如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世的节日,据史料记载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经过研究,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二)中西方节日在节日内容方面的差异
在内容的起源上,中国传统节日主要分为祭祀、尊祖和民间人物纪念等。“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它的习俗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即“腊祭”。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清明节、灶王节和春节更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中国传统节日还有一部分是对民间传说中的一些人物的纪念,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纪念牛郎织女的七夕节等。
西方节日表现得更多的是对神的纪念和尊敬,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无一不是表现出对神的尊敬和对宗教的虔诚。圣诞节是英美最隆重的节日,传说在圣诞前夜,圣诞老人会降临人间,给孩子们送上各种礼物。睡觉前孩子们会在床头放一只长筒袜子,第二天醒来时袜子里便装满各种礼物。在节日期间,人们要在教堂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还要在家里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在12月24日这天晚上,全家人一般都要相聚在一起举行圣诞晚餐。餐宴餐桌上的食品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烤火鸡。在西方人眼里,没有烤火鸡的晚餐就算不上是圣诞晚餐。圣诞晚餐之后,人们还要上礼拜堂报告佳音,并为唱诗班预备糖果点心等。
(三)中西方节日的时间上的差异
在时间上,中国传统节日皆采用农历时间。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衍生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农历纪年法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中国传统节日也沿袭这一点。除夕、春节、元宵、端午、重阳、七夕等,无一不是农历时间,这从某一方面印证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间性。
西方节日则采用公历纪年法,西方节日表现为时间的不确定性,具体说来,就是很多节日定为某个月的第几个星期几,并不固定具体的节日时间,每一年的同一个节日时间并不是在同一天。比如母亲节为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为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感恩节为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可能是因为西方商品经济发达,人们多为上班族,节日时间固定在周日更便于人们的生活安排。
二、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国受到两千多年封建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熏陶,家族观念和尊祖意识浓厚,中国传统节日很多都与祭祀有关,过节的很重要的活动就是替逝者上坟、烧冥币等。中国人几乎没有自己的宗教,而且大部分中国人不信奉任何宗教。自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后,儒家思想便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中国王权意识浓厚,受到的思想影响更多的是儒家思想,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意识影响较弱。因此,节日中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神和宗教内容。
西方文化受希腊神神话文化和希伯来宗教文化影响较大,对“神”的感知相对于中国来说更强烈,尤其是受到的基督教影响最甚,节日中影响最大的圣诞节就是基督耶稣诞世的日子。
三、结语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增多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通过以上对中西传统节日映射出的文化差异的比较,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充分认识西方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消除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在沟通过程中实现更有效的融合,为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提供窗口。
参考文献:
[1]于佳玄.浅谈西方节日的变迁及文化的内涵.环球人文地理,2014(20).
[2]胡荣柏.从我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比较中弘扬中华节日文化.传承,2013(10).
[3]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新西部,20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编号:2115)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