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结构研究
2016-08-01张沐
张沐
一、背景
东汉时期,由于统治者提倡名节孝道,弘扬儒学,私学授受经学更为兴盛。社会上崇尚厚葬,树碑立石成为风气。王侯大臣拜谒圣地,当地人要立碑记述盛况。地方长官为官一任,为老百姓修桥铺路,造福一方,百姓都要立碑歌颂功德。所以东汉时期的碑刻门类几乎齐全,诸如碑碣、墓志、摩崖、石阙、石经等,碑刻的数量多得难以估计。后世对于汉朝时期书法的了解学习,大多以此时的碑刻为主要范本。东汉时期立碑对碑石的质量、制作和书刻都是十分讲究的。在东汉时期的各类碑刻中,以碑刻的文字较为庄重、讲究、严谨,行列整齐。《张迁碑》历来被称作汉碑中严谨,雄强一路的代表。
二、《张迁碑》概况
《张迁碑》明代初年出土,据《金石萃编》记载,此碑高两米有余,宽一米多,碑文隶书,碑阳十五行,满行四十二字。碑阴三列,上二列十九行,下列三行。碑额篆书“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十二个大字, 意在篆隶之间,且笔画屈曲填满空间,类似印文中的缪篆。
明代王世贞在《弇州山人四部稿》评《张迁碑》:
“书法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
与明代相比,到了清代的时候,《张迁碑》得到了更多的金石学家、书家的关注和认可。清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记载:
“篆书体多长,此额独扁,亦一格也。碑阴尤明晰,而其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
他认为《张迁碑》的艺术风格是上承篆隶下启魏碑,既有篆隶笔意,又有楷书的意味。
康有为曾赞其为“隶中之楷”。《张迁碑》历来都是被称为汉碑中严谨、雄强一路的代表。结构奇险,四角撑满,重心偏低,字形古拙方整,给人一种朴拙、方劲、浑厚的感觉。清代的伊秉绶、何绍基等人,以至现代的一些书家都受到《张迁碑》雄强、浑厚风格的影响,对它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实践。
《张迁碑》作为汉代碑刻隶书的经典代表作品,具有强烈的风格特点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后世有许多书家都学习过这个碑。通过对《张迁碑》中部分汉字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更加直接有效的看出碑刻的特点所在。对于现阶段书法创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中宫收得过紧、字形太散、不够厚重古拙等,通过这两个碑刻的对比研究,能够很好的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甚至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同时,这个碑本身具有代表性的文字,也会选出来作个体研究,这样更容易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做到变化丰富。
三、结构研究
(一)独体字:“之”
在众多汉代隶书碑刻作品中,《张迁碑》以浑厚见长并非空穴来风。从图1《张迁碑》的“之”字即刻窥见一斑。以方起笔、笔画宽厚,与以圆起笔、线条圆劲的《石门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图4中的“之”字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整齐的方折,并且进一步强化了方正的字形结构和用笔,注重了空间的分布平衡,更加沉稳大气、憨态可掬,使碑文更多了些许装饰意味。
(二)左右结构:“於(于)”
“于”作为左右结构,《张迁碑》通过放大右边的结构来对左边的“方”造成一定的压迫,使左右两个部分相互依仗,右边的撇和横紧靠着“方”的背部,和其笔画相互穿插,与最后的横划形成空间上的距离,造成结构上的疏密关系。左侧没有放开的“方”字撇画与横画的开头对齐,视觉上给人以方正的感觉。
(三)上下结构:“忠”
“忠”字上下两个部分略微错开,上半部的空间被分割成不规则的四边形,下部的“心”字最左边的点挪到“中”的下面,且变粗变大,与卧钩里的两个小点形成了大小粗细之变化,卧钩也逐渐变粗并伸展至字外,有一种厚重的“错位”的美感。
(四)半包围结构
1.“可”
字外形近似正四方形,笔画粗壮有力,中间的“口”字转折处为方折,结体紧凑,长横的波挑含而不发,耐人寻味。
2.“通”
图5《张迁碑》的“甬”字的笔画略有粗细变化,空间分布均匀,重心偏低,四角撑满,充满着敦厚的质朴之气,松紧变化不大,但是给人以厚重平稳之感,是个非常典型的《张迁》写法。但是没有将最后的走之旁向外延伸,选择了含而不发,让人回味悠长。整个字形有端庄沉稳之风。虽然结字稍显呆板,但是细细品味之后,依然能够于严谨中见到奇巧的构思。
3.“君”
图6中“尹”的撇并没有延伸至字外,反而在最后收笔的时候向左上翘起,整个撇划形成一个弧度,与三横分割出左小右大的空间。横画留在字外一个含蓄、敦厚的燕尾。下面的“口”四方整齐,整个字有内敛的美。
四、特字分析
(一)《张迁碑》中“幕”字特点
整个“幕”字古拙有趣,四角被两个突出的横画撑满,整个字形上大下小使整体重心下移。虽然下半部略窄,但是最下端的竖向笔画参差不齐,虽然厚重却不显呆板,极富有变化,更显可爱。平中见奇,浑厚自然。
(二)《张迁碑》中“帝”字特点
“帝”字的整体呈现出扁方的形态,上面的两横一收一放,且线条厚重,给人力能扛鼎之感。字形中间的宝盖与最中间的“巾”字五条竖画底部几乎对齐,但是每个收笔却都有不同,非常富有变化,拙而不呆。
通过这些结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张迁碑》则是多用方笔,偶以圆笔相杂;字体方整多变化,转折处多内圆外方,朴厚中稍见媚劲;四角撑满,重心偏下,疏密得当。能在规整之中寻求跌宕,于平正之中显错落之法。其大巧若拙的风格是汉隶中的独特代表。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结体都是古拙有趣,富有变化。
五、后世书家的临习
《张迁碑》这种质朴、雄浑的审美取向自古至今都被众多学者和书家所认同。我们对于经典碑刻的学习不能仅限于碑刻本身,针对后世书家对它们的取舍学习我们也应该抱着参考借鉴的心态来对待。
隶书发展到了清代表现出了新的生命力。书家们不再拘泥于古法,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碑学,融会贯通。他们非常敢于实践,涌现出许多以隶书见长的书家,诸如金农、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等等。在这众多书家中,对《张迁碑》有深入研究的则以伊秉绶、何绍基、林散之等人为代表。我们在学习《张迁碑》这类经典碑刻的时候,如能借鉴前人优秀的临摹创作经验,则能够对自己以后更好的进行艺术创作起到积极作用。
清代伊秉绶的隶书个性十分明显,横平竖直,布白均匀。他以篆书的笔法来写隶书,因此所写的作品没有明显的波挑,粗细相当,字字丰满,四面撑足,章法极具特色。给人一种极具装饰的美感。他在临习《张迁碑》的时候着重突出了其厚重朴拙的风貌,将拙趣展现的淋漓尽致。
六、结语
通过分析《张迁碑》例字的特点,可以基本掌握碑刻的结字与用笔。如果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它的优势,则可以做到,在追求平整稳重时不乏丰富的变化,又可以在追求性灵中不失古拙大气。但是在彰显个性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前人学习的经验教训,切不可脱离本源。当然,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全掌握两个碑刻的精华要义是不现实的。即使做不到智永、怀素那样,一个退笔成冢,一个写完满园芭蕉,可是“不教一日闲过”的精神是要有的。
【参考文献】
[1]黄惇,庄希祖,刘诗.中国历代书法名作赏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
[2]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何海林.历代拓本精华·张迁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