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2016-08-01吴君梅
吴君梅
摘要:“黑色幽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崛起并流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属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这类作品以幽默滑稽的语言为载体,在人类绝望的面容上涂上荒诞的色彩,意在表现社会的黑暗。《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约瑟夫·海勒通过描写战争中的荒诞和疯狂来表现他眼中病态与非理性的美国世界。对于这个流派的艺术特征,应该从无以复加的变形与夸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碎片化、杂糅化的结构,歪斜抽象的“反英雄”人物进行分析。
关键词:黑色幽默;反英雄;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自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共发生过的两次世界大战,由于其范围波及之广,在人类记忆中留下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给人类的精神面貌带来极大波动,使人们一直生活在惶恐不安中。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两件大事,纳粹集中营里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和扔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在美国人的思想上引起的震动很大,以至于当时的人们对于自己国内的社会现状,人们的道德准则以及法律法规产生了巨大的怀疑。紧接着不久出现的以前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之间的冷战,还有美国自身令人噤若寒蝉的麦卡锡时期,这一系列的社会现实使美国人不得不思考自身的价值,以及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原因,这种思想的传播导致了人们对整个人类处境的困惑越来越大。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黑色幽默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美国的文坛的一股寒流。本文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分析黑色幽默的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寓悲于喜的新幽默
传统的悲喜剧之间有着明确的分界限,黑色幽默却以其独特的手法打破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幽默是属于喜剧的范畴,然而配以黑色便又染上了悲剧的情绪,所以说它介于悲喜剧之间,在嬉笑怒骂的喜剧中体现黑色的悲剧的内容。《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充分体现了这个文学流派的特点,即悲剧的内容采取喜剧的艺术处理方法,形成独特的“绝望的喜剧”形式的幽默风格。如在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战争的描述:斯诺登在机上遭灭顶之灾,人被炸飞,内脏从体内流出,惨不忍睹,看到这一幕的约塞连想到:“这是上帝创造的,应有尽有——肝、肺、肾、肋骨、胃还有斯诺登午饭吃的炖番茄。约塞连对番茄有反感,他感到一阵头晕,便转过身,用手按住火辣辣的喉咙呕吐起来。”血肉横飞的场面被作者写成好像是机器被拆分了,零件散落一地,但偏偏它又是上帝创造的属于人的部件。显得既滑稽又可怕,好像人不再是人了,而是处于异世界的某类东西 ,让人有种惶惶不可终日之感,这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幽默技巧。
二、存在主义的荒诞观
“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存在的荒诞性、自由选择的意义等是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 。而黑色幽默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的变种,它主要继承了存在主义关于存在的荒诞性的命题。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高于社会,高于一切的,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的双方,社会时时威胁着个人,强调外界事物对个人的限制。”这些反映了二战后的美国人的信仰被摧毁,人们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及对自身的忧虑。作者把存在主义对社会存在的荒谬性和自己的幽默结合起来,把对立的双方混杂在一起,造成一种荒诞不羁,滑稽可笑的场面。小说为我们展示了在皮亚诺扎岛上所发生的混乱与疯狂的场景。在这个看似人性化,实则令人毛骨悚然的荒诞世界中,人性已经完全被摧毁,人的欲望成为最大的价值,社会所规定的道德标准成为一纸空文,精神不正常的人竟然获得了勋功章,在这里没有正义与理性,善良无辜的人们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中被支配,而那些当官的不顾国家利益,利用战争大发横财,飞黄腾达。在这样一个黑白颠倒的荒诞世界里,无辜的人们在未来该何去何从成为了读者考虑的问题。作者借约塞连的想法告诉了我们:在荒诞世界中,所谓“好人”的命运不是逃亡便是死亡,而小说中给我们提供的最佳的方式无疑是逃亡。约塞连忍受不了社会的无理和疯狂,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他明白了正常的逻辑会被人耻笑,任何事情都是没有因果关系的,荒诞离奇才是正常的,所以他选择了逃亡。他的这种选择正是体现了海勒对荒诞世界的价值和社会行为的否定。在约塞连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主义思想强调自由选择的命题。
三、“反英雄”人物特点
(一)善良、勇敢、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
我们在传统故事中所认识的英雄都是为了国家或者集体的利益而英勇献身的人,或者是具有善良、勇敢、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的人物。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英雄”,他们的意志和追求具有矛盾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他们重视自我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张扬,想为自己而活,但是当真正要反抗现实时,他们的表现往往让人失望,一种对现实的无力感油然而生。如主人公约塞连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矛盾的结合体,他热爱自己的生命,努力避免可能使自己丧命的飞行,想尽办法保全自己的生命,但同时,对别人的生命却表现出强烈的鄙视之情。他对浑身打着石膏和绷带的士兵的调侃让人感到滑稽,相反他对自身生命的极度重视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矛盾的性格。似乎他对生命是珍视的,但仅限于自己的生命。揭露了这个人物性格中自身的懦弱和对别人的生命的麻木不仁,更深层次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冷酷。
(二)不懈探求的人物个性
反英雄人物矛盾个性背后隐藏的是他们在精神上的不懈追求和对自我的不断寻找。约塞连为了保命,逃离那个设置着圈套的荒诞世界,他撒谎,装病,装疯,甚至佯装暗杀,无疑装病是最好的方法。他为了逃避不断增加的随时可能丧命的飞行任务,装病住进医院不愿出来,更有甚者当属他的同伴,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他竟然想办法摔断了自己的腿,真是匪夷所思。他们努力逃避任务也许不值得鼓励但是在作者营造的那样一个环境中,读者却无法对他们的逃避进行指责,反而在享受幽默效果的同时对他们的努力表现出了敬佩和同情。
(三)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每一个反英雄,他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有的看似好的结局在精神层面上仍然是失败者。从他们各种荒诞滑稽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现实的强烈不满的情绪,他们努力找寻自身的价值,往往现实却又阻挡了他们,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最终无法从现实的无力中逃脱,也难以摆脱悲剧的命运。在小说中,让约塞连害怕的不是上帝,也不是那个可能随时取走他性命的炮火,实质上是那个无法触摸,却又处处存在的“军规”。只是这一条便注定了约塞连的悲剧命运。虽然最终他逃离了军营,飞向了瑞典。但是他却永远也逃脱不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军规”,在这样充满陷阱和圈套的社会中,人的独特个性早已丧失,逃避本身也就是悲剧,看似充满希望的背后隐藏的是对生命无尽的绝望。这些特点正是表现了黑色幽默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思考。
四、独特的语言风格
就语言形式来说,幽默语言在语音、词汇上基本符合常规,同时又打破语言的规范。为了表达不同于传统幽默的语言风格,作者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如:对比、排比、双关、悖论、反复、同义词语并置等,让读者感到另一种趣味的幽默。例如,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丹尼卡医生为了获得抚恤金,不惜冒名替死,他“死”后,他的妻子收到来自卡斯卡特上校寄给阵亡家属的一封慰问信,信中说:亲爱的丹尼卡太太/先生/姐/先生和太太:您的丈夫/儿子/父亲或兄弟在战斗中牺牲或负伤或失踪,对此,语言无法表达我们所感受到的深切悲痛。这是小说中最滑稽幽默的片段之一,这里作者采用了同义语并置并反复使用Mrs.,Miss和Mr.产生了幽默效果。
语言的思想性上来说,黑色幽默所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悲观主义,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喜剧所要表达的,而是一种变形了的喜剧。它采用喜剧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是一种阴暗病态的幽默,其更接近于讽刺,但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讽刺,确切的说是讥讽、嘲讽,具有更浓厚的贬义色彩。作者嘲讽一切道德观所规定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如:善良。也嘲讽别人或者是自己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以及那些在底层苦苦挣扎的人们。在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作者拿伤病员,甚至是阵亡人员的伤病或身体开玩笑。其中有一段这样描写一个绑满绷带,“全身雪白”的伤兵:“这个士兵从头到脚都用石膏和绷带裹着,双脚和双臂都毫无用处。……等地上的瓶子满了,从胳膊肘哪儿输入液体的瓶子也空了,这只瓶子就很快地互换一下位置,使瓶里的排泄又重新注入他的身体。”作者像描述一个古董一样叙述那个已没有人样的重伤病员。黑色幽默的语言主要体现在两个输液瓶子的上下上,好像在瓶子里的不是药水,而是毫无用处的排泄物似的。作者用搞笑,滑稽,甚至于有点恶心的语言来开那个怪诞的,恐怖的玩笑,在读者开心的同时也同样引人深思。
就语言的气场来说,那是一种冷漠的,无关于己的说话方式。小说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小人物,即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也往往都用冷漠的语气来表达,抱着一种表面满不在乎、实则无可奈何的态度一笑置之。那是种发自内心的苦笑、冷笑,甚至是绝望的笑。一级准尉怀特`哈尔福特对自己的命运就充满着无奈。丹尼卡医生怕他得肺炎死掉,他却对约塞连说,“他怕,反倒是桩好事”,“一有机会,我也很乐意这么个死法。你等着瞧吧。”他对于自己的一切早已不抱一丝幻想,从军前的生活逼迫得他走投无路,他住哪里,哪里就会立刻有钻井公司的人把他们赶走,因为他们认为他是地质学家,可以准确得预料哪里有石油。征兵局救了他,让他有地方可以安慰,但没想到却也是摆脱不了无奈的命运,于是他对生活的绝望幻化成了冷漠,怒目相对。这种描述无不透漏出作者严肃的寓意。
《第二十二条军规》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在于,其从内容到形式都着力于体现一个主题:“战争及官僚机器的疯狂与不可理喻”。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创作了一种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形而上的艺术境界。 这就是“黑色幽默”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幽默所在。这部作品初看起来似乎是胡搅蛮缠,章节与内容显得有点乱七八糟,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却充满哲理,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理解其中所隐含的深层的非理性成分。
【参考文献】
[1]扬思,程爱民.第二十二条军规[M].邹惠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马焕,王晓磊.试论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04):143-145.
[3]陈海燕.从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特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174-175.
[4]马娟娟.黑色幽默文学作品中的反英雄人物的缘起及其特点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39-43.
[5]闫晨.荒谬中的真实—透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D].西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