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2016-08-01

关键词:在线教育资源整合网络

李 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8)



我国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李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8)

摘要: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具有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高校优质学习资源共享、优化高校自身学习资源结构、实现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目前主要存在忽视版权协议及相关法规、受众定位不准确、资源分类不科学、缺乏合作意识、不能在本校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持以学习者为本、科学准确和安全无害、目标一致和为我所用、整体融合和互为补充等原则,做到遵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相关版权协议和法规、与高校自身现有课程体系充分融合、建立国内外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合作项目等方面。

关键词:高校;资源整合;开放学习资源;网络;在线教育

近几年,随着以网络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代表的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和学者开始关注并使用这些优质开放学习资源。高校如何适应当今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整合各种优质开放学习资源为我所用,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1)整合“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支撑下的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是高校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突破点;(2)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有利于使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现实,实现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校际间共建共享,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节省人力物力成本[1];(3)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可以优化高校学习资源结构,构建翻转课堂混合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模式等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4)高校整合并应用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有利于拓宽高校师生的专业视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综观目前国内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发现该方向的理论研究较少,在实践探索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我国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该研究提供参考。

一、目前我国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可以整合的优质开放学习资源主要包含网络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慕课三大类型,其主要来源如表1所示,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忽视版权协议及相关法规。许多高校在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时,没有认真研究相关的版权协议,不能很好地遵守相关版权协议和法规,侵权现象比较严重,如使用资源不标明出处,随意修改资源内容等。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提供方的初衷,为今后长久利用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第二,受众定位不准确。许多高校不能认真调研本校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盲目整合开放学习资源,致使整合资源的内容和层次不能适应和满足本校学习者的需求,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价值得不到体现。第三,资源分类不科学。许多高校照搬资源来源网站的分类方法,致使本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迷航现象,整合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很低。第四,缺乏合作意识,只注重自我受益,难以实现合作共赢。在整合资源过程中过于主观,不注重相互借鉴,视野不开阔,形成资源孤岛。第五,不能在本校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在“互联网+”时代,仍然有许多高校仍沉浸在传统高校面授模式不能自拔,不能将整合资源很好地应用到本校的课程教学中,实践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问题的形成除了教学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外,也体现了当前许多高校教学观念不够开放,没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

表1 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类型和主要来源

二、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遵循的原则

基于目前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整合项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国内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四个主要原则。

第一,以学习者为本的原则。该原则涉及资源整合的受众定位问题。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应坚持以学习者为本的原则,服务于高校学习者的发展需要,根据目前高校学习者的特点,着眼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让学习者能真正享受国内外优质学习资源,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第二,科学准确和安全无害原则。该原则涉及整合课程资源的内容和主权问题。在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时,应坚持对学习者负责的态度,严格审查学习资源内容,确保学科内容的科学准确;在整合国外政治、历史、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学习资源时必须严加审查,涉及教育主权、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违反国内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资源原则上不予引进[2]。在整合资源时应遵守学习资源相关版权协议和法规,务必做到不侵权。

第三,目标一致和为我所用原则。该原则涉及整合课程资源的目标定位问题。国内外以及国内不同高校之间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时应注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不同课程目标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使整合资源与本校培养目标相一致,力求使整合学习资源本土化,力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第四,整体融合和互为补充原则。该原则涉及整合课程资源的类型和层次问题。国内外不同高校之间学科专业层次及培养过程的不同使得整合资源与高校现有课程体系相融合成为一个难题。因此,高校在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时,应建立适合本校的资源分类体系,与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充分融合,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在提供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的基础上,结合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网络学习模式进行本地化改造,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优质开放学习资源中收获知识。

三、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方法和策略探索

(一)遵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相关版权协议和法规

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对社会公众虽然是公开免费的,但在传播使用过程中仍要遵守相关版权协议和法规。高校在整合并使用优质开放学习资源中应遵守的学习资源版权协议和法规主要有以下三种。

1.CC协议

国外名校开放学习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免费使用”,这种来自传播者的利他主义特点为知识共享者所共有。2003年,开放课程采用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以保护知识的共享不被商业利用而破坏该项目的初衷。Creative Commons,简称CC,国内的名称为“知识共享”。在该协议框架内,使用者可以明确知道所有者的权利,不容易侵犯对方的版权,作品也可以得到有效传播。高校在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时经常会用到以下几套核心知识共享许可协议:(1)署名,必须提到原作者;(2)非商业用途,不得用于营利性目的;(3)禁止演绎;(4)相同方式共享,允许修改原作品,但必须使用相同的许可证发布[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法规

高校在整合使用国内优质学习资源,如“网络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慕课时应首先遵守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所谓“合理使用”,是指他人在特定情形下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并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必须指明作品来源或者出处的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是相关国际条约以及各国和地区著作权法中的基本制度。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相关“合理使用”的种类如下:(1)明确为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形为复制文字作品的片段;(2)引用他人作品不得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的规定;(3)遵循“信息网络”媒体的相关规定。除此之外,作为资源的使用者,高校还应认真学习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章关于录音录像播放的有关法规。

3.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来源网站关于资源版权的声明

高校在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时,应认真阅读并遵循资源来源网站关于资源版权的声明,如有疑问及时向相关机构咨询。目前,国外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网站大多使用CC协议,国内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网站如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除了保留自身网站的版权所有之外,大多数平台视频作品都采用CC协议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2.5中国大陆许可协议等进行许可。

(二)与高校自身现有课程体系充分融合

由于原课程资源是在特定的课程体系、教学环境以及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具有特定的教学对象,因此这类课程能否适用于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能否适用于高校的文化环境,能否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深入思考。虽然国内外高校的开放教育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潜在的巨大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对其进行本地化改造,使其与本校课程体系充分融合,并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构建网络学习新模式,才能将这种“潜在”的作用真正转变为“实在”的作用。

1.充分对比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

学习资源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某个民族或者国家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反应。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公开课”和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在全球迅速普及,将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受众国家的教育观和学术理念,而这可否看作是一种教育新殖民主义,值得我们深思。因此,高校在整合国外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时,应充分考虑整合资源与本校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认清国外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本质和实际效用,接受其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建立适合本校的分类体系

由于国内和国外高校、国内不同高校之间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层次定位的不同,高校在整合学习资源过程中如何克服水土不服,真正实现优质资源为我所用,极大发挥它的价值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高校可根据学校对优质资源的需要,对照本校教学计划和现有开设专业及课程建立新的分类体系,将国外优质学习资源与国内高校专业充分融合,使学习者能快速找到所学专业相关学习资源,既方便搜索,又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迷航现象。

3.实现学分认证

高校除了建立适合本校的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分类体系之外,还应通过学分认证将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正式纳入所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使学习者不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且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分,也有利于学习者有目标、有选择地系统完整地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拓展专业知识。为此,高校应针对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选修出台相应的学分认证文件,让学习优质资源与学分挂钩,真正实现校内和校外、国内和国外优质学习资源的互补。

(三)建立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合作项目

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是一个开放的、不断更新发展的体系,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广开思路,通过建立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合作项目实现校际整合资源的共赢。

1.加入SPOC联盟

通过SPOC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实现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共享。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个概念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Small”和“Private”是相对于慕课中的“Massive”和“Open”而言,Small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当前的SPOC教学案例,主要是针对围墙内的大学生和在校学生两类学习者设置的,是一种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目的是在大学校园课堂,采用慕课的讲座视频(或同时采用其在线评价等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SPOC与学校的传统教学计划结合,通过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4]。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建立了本校的SPOC平台,正在实践基于慕课等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下是国内外高校通过SPOC整合优质开放课程资源的典型案例。

(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POC实验。“软件工程”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品牌课程,由福克斯教授在EDX(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平台开设,同时以SPOC模式提供给伯克利校园的学生。学生提交完整的编程作业或在云端配置完整的应用程序,马上就能得到详细的评分结果和反馈信息。由于成效显著,2013年春季,福克斯团队将其SPOC模式迁移至其他四所大学。通过对四名授课教师的调查显示,所有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观看了伯克利的慕课视频,三位教师使用了慕课测试题,两位教师使用了慕课自动评分作业。一位教师翻转了课堂,让学生课下观看慕课视频,课上进行讨论。一个学期之后,四所大学的SPOC课程都取得了明显成效[5]。

(2)天津大学的SPOC实验。2014年12月20日18时30分,在天津大学12教学楼的209教室里,机械学院副教授姜杉、徐健正在讲《工程图学》课程。现场的100多名天津大学各专业学生和全国21个城市的32所高校的2 500余名学生通过各自学校的视频教室同步进行了该课程的学习。该课程全国“同时异地”授课是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是天津大学第一门SPOC课程[6]。此外,目前国内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正在针对某些课程采用SPOC模式开展高校协同授课学习新模式的探索。

2.通过MOOP项目实现实践教学改革

MOOP(massive open online project,大规模在线实践项目),也被称为慕课 2.0模式,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者提出,强调大规模在线学习课程资源与在线课程实践相互结合。基于MOOP的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利用在线实践课程视频学习资源打基础,然后利用在线虚拟实验室做模拟练习,最后通过在线项目进行实训[7]。若MOOP得以实现,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利用优质在线学习资源创新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将会真正实现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来支持高校教学改革。国内高校可以通过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和校内外虚拟实习实训资源基于MOOP项目实现互联网新时代下的高校网络学习模式实践探索。目前国内的典型案例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于MOOP项目的计算机工程类的人才培养。

3.通过合作项目引进优质开放课程资源

高校可以针对某些学科和专业的需求,有目标地选择国内外一些高校,建立优质开放学习资源合作项目,整合国内外名校及相关教育机构优质课程资源。以下是国内高校通过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名校优质开放课程资源的典型案例。

(1)2011年12月—2012年3月,北京电大引进英国开放大学《非财务经理财务课》和《西方职场道德》两门课程,在开放教育学院15名学生中进行全课程试学活动[8]。

(2)2010—2011 学年,陕西师范大学引进英国博尔顿大学的一门开放课程“Designing Lear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在教育技术学硕士生中进行网络学习中的探索[9]。

四、结语

当今在线教育蓬勃发展,新的学习媒体和开放学习资源形式不断涌现,高校如何真正实现优质开放学习资源为本校所用,应该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高度重视[10]。笔者本着认真务实的态度,对高校整合优质开放学习资源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但这还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如何将优质开放学习资源更为智能和个性化地推送到学习者的终端,如何建立适用的网络学习新模式等问题,都是值得高校教育者认真思考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王健,曾程,林琳.国外视频公开课的成功案例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信息技术,2011,(24):65-66.

[2]叶飞帆,邱妘.国外优质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嫁接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6):53-54.

[3]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网.[EB/OL].(2006-03-29)[2016-05-04].http://creativecommons.net.cn/.

[4]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3.

[5]果壳网.后MOOC时代已经来临|你必须知道的SPOC[EB/OL] .(2015-02-28)[2016-04-15]. http://mooc.guokr.com/post/612167/.

[6]北方网.天津大学第一门SPOC课程开讲,实现“同时异地”授课[EB/OL]. (2015-01-08)[2016-03-12].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5/01/08/012390139.shtml.

[7]杨文茵,马莉,等.地方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立体化mooc教改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5,(5):26-27.

[8]段娟.引进英国开放大学“非财务经理的财务课”本土化教学实践[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17-18.

[9]马红亮, STEPHENPOWELL LY,傅钢善.引入国外开放课程构建网络学习新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 2011,(9):68-69.

[10]郭姗姗,张育桂. Moodle的本土化研究及其展望[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3):43-47.

(责任编辑:金云波)

收稿日期:2016-01-26;收修日期:2016-04-19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2014]-JKGHC-0106);河南省社科联2014年度调研课题(SKL-2014-1981)

作者简介:李娟(1984—),女,河南鹤壁人,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4-0081-04

猜你喜欢

在线教育资源整合网络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慕课中美应用差异的四大原因分析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