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糖尿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

2016-08-01张国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福建泉州3620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急诊治疗急症糖尿病

张国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福建泉州 362000



探讨糖尿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

张国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的急诊治疗方法以及救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急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症状采取不同的急诊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治疗后的效果以及预后。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 7%)优于对照组缓和的临床总有效率(4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急症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发病原因等综合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急症;急诊治疗;方法;效果

糖尿病作为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以来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大血管、微血管等严重受损,累及心肾以及周围神经等,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以及乳酸中毒等,引起患者糖、脂肪等代谢的紊乱,导致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病急,危害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效果,严重可导致患者的死亡。为了探讨糖尿病急症有效的急诊治疗方法,现选取我院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现做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急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哺乳期妇女和精神疾病患者[2]。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55~70岁,平均年龄(68.3±2.5)岁。其中糖尿病酮酸中毒患者15例,高渗性昏迷患者25例,低血糖昏迷患者15例,乳酸酸中毒患者5例。观察组急症类型:60例患者中有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45~70岁,平均年龄(62.3±2.1)岁,诱因:感染5例,胰岛素中断10例,治疗剂量不足 5例。临床表现:血糖 16.5~33.2 mmol/L,血液pH值6.9~7.3,尿酮体(++)-(+++)[3];有25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45~75岁,平均年龄(63.9±2.8)岁,诱因:急性感染患者10例,使用利尿剂患者5例,腹膜透析患者2例,使用静脉高营养3例,临床表现:严重脱水,昏迷,血浆渗透压>350 mmol/L,血Na+>155 mmol/L。有10例低血糖症患者,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5.6±2.9)岁,诱因:3例患者服药后不进食,2例患者擅自增减降糖药,2例患者自行购药,其他原因3例患者。临床表现:饥饿感、软弱、焦虑、心慌,肢体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5例乳酸酸中毒患者,女性患者3例,男性患者2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53.6±2.5)岁,诱因:不适当使用降糖药患者2例,酗酒患者1例,乳糖过量患者2例,儿茶酚胺类药物过量患者1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急诊治疗:达到急诊现场后给予患者及时的吸氧、生命体征监护,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达到医院后在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疗。

观察组按照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发病原因实施急诊救治:

(1)急诊救护:首先护理人员达到现场后对患者立即进行血糖监测,确诊患者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实施不同的急诊救治方法(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患者迅速建立2条经脉通道,进行快速的补液,开始时使用生理盐水补液1~2 h,补液量在1 000~2 000 mL之间,及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经皮下持续泵注胰岛素0.1 U/(kg·h),根据监测的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及时给患者进行补钾治疗。(2)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给予患者吸氧、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对于血压较低,血钠<150 mmol/L的患者,首先用等渗液恢复血容量和血压,如果血容量恢复,血压上升而渗透压不下降时改用低渗液。补液时先快后慢,头2 h输1 000-2 000 mL,以后逐渐递减。如果输液后血糖降至13.9 mmol/L时改为5%的葡萄糖液或者5%生理盐水。(3)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推注40~60 mL的50%的葡萄糖至患者好转或者清醒后继续静脉滴注10%的葡萄糖溶液。同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4)乳酸性酸中毒:进行一般的生命体征监测,补液恢复血容量,补充碱性液体,等渗(1.3%)碳酸氢钠100~150 mL静脉滴注,血pH值≥7.25时可以停止补液。应用小剂量胰岛素[4]。

(2)现场急救:急救人员达到现场后首先将患者置于平地,解开领口和裤带,及时清理鼻腔内的异物,禁止喂水、喂药等行为,防止窒息。采用低流量吸氧,让患者保持充足的脑血流量,防止脑部组织的缺氧而损伤。对于抽搐的患者禁止强行按压肢体,避免患者将舌头咬伤。药物治疗时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率以及肌张力情况。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动作要轻柔,运输途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血糖浓度等生命指标,保持患者呼吸和静脉通路的顺畅。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血糖逐渐恢复,意识清醒,血压等生命体征逐渐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减轻,临床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临床症状无任何减轻的迹象[5]。

1.4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该次的研究结果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t和χ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急诊治疗后的效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缓和的临床总有效率(4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n(%)]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患者的组织以及重要器官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糖尿病患者有30%~40%会出现一种以及以上的并发症,且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起病急,发病迅速,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发生率高达55%[6]。因此有效的急诊治疗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急症的病程短,起病急,通常起病在24小时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糖尿病常见的急性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以及乳酸性酸中毒等,这些急性并发症都会引起患者的昏迷、意识模糊等,严重的可导致患者的死亡。糖尿病急症的类型不同,起病的原因和临床症状等也有很大的不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多由于急性感染、应激、医源性原因等,而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原因[7]。在治疗中一般进行降糖治疗和血糖监测实施急诊救治,而胰岛素也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给予胰岛素治疗能够迅速纠正患者的物质代谢紊乱。梁永松等对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的血糖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与常规治疗效果明显。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会逐渐失去意识,并且昏迷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急诊救治中要根据患者昏迷的病因才能够有效的治疗[8]。低血糖昏迷患者一般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降糖药物机体对糖的吸收能力逐渐降低,导致大量的降糖药物在身体内的堆积,进而形成低血糖昏迷。在急诊治疗时一定要跟怒患者的发病原因实施救治,这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效果。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患者一般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该急诊救治的关键在于补液恢复血容量,补充碱性液体,一般运用等渗碳酸氢钠进行静脉滴注,待血pH恢复正常后停止补碱。经过该次的研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缓和的临床总有效率(4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急症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发病原因等综合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清亮.靶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5-17.

[2]阿孜古力·托合提,姜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急诊救治方法与效果评估[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90-91.

[3]何启蓉.80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962-963.

[4]王晓瑞.3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9):146.

[5]朱才雄.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0):15-16,17.

[6]王兵.急诊手术在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16):3559-3560.

[7]贺志宽,董文星,孟继明,等.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及可行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3,34 (24):56-58.

[8]胡俊杰.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诊治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5):114-115.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6(a)-0098-02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1.098

收稿日期:(2016-03-02)

[作者简介]张国英(1986.12-),男,福建泉州人,住院医师,主要从事急诊医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急诊治疗急症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针灸疗法在院前急症救治中的应用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夜间急症多 千万别忽视
急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用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经方治疗急症3例
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