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铁路采空区地质选线研究

2016-08-01

铁道勘察 2016年3期
关键词:露天矿物探采空区

武 涛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某铁路采空区地质选线研究

武涛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

摘要某铁路穿越平庄煤田矿区,矿区内分布有大量采空区。研究了东端引入方案、中穿方案及西端引入方案,其中中穿方案地质条件复杂,存在采空、地面沉降(塌陷)、边坡稳定性等多种工程地质问题。对中穿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重点研究,针对不同地质问题进行了地质调查、物探测试、钻探验证、InSAR沉降分析、沉降盆地计算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等专项研究。根据研究结论,推荐中穿方案,并提出措施意见。

关键词中穿方案采空区边坡稳定性InSAR沉降分析

本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辽宁省西部地区,沿线经过喀左县、建平县、宁城县、喀喇沁旗、元宝山区、红山区、松山区七个县级及以上行政区。铁路等级为双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250 km,正线线路长度166.078 km,桥隧长100 km,占比为60.2%。

1方案概况

线路于宁城县穿越平庄煤田,线下分布采空区。在综合考虑地形、采空区分布、平庄站位的选择等方面,研究了三个方案,分别为东端引入方案、西端引入方案、中穿方案,见图1。

图1 方案位置

2方案比选

2.1方案评价

各方案的优缺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东端引入方案随线路长度及投资最具优势,为推荐方案,但投资较大,线路长度大,且与地方规划发展相悖,为此研究中穿方案的可行性。

2.2中穿方案存在的问题

中穿方案于露天煤矿夹缝及平庄煤田矿区内穿过,见图2。两侧露天矿相距约1.8 km,西侧露天矿开挖最大深度约200 m。根据当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中穿方案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夹缝内穿过,两侧危险区边界间距约800 m,调查期间,局部地段可见裂缝。

表1 方案优缺点比较

图2 评价线路位置

中穿方案对线路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线下采空情况;(2)采空沉降情况;(3)两侧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及其失稳后影响范围。因此,对中穿方案进行重点研究。

3中穿方案可行性分析

针对中穿方案存在的地质问题,采用了地质调绘、物探测试、钻探验证等不同勘察手段,以及InSAR沉降监测分析、沉降计算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分别进行研究。

3.1采空分析

(1)地层岩性

平庄煤盆地基底为前震旦系变质岩,在盆地内沉积了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特别是盆地内侏罗系上统碎屑沉积岩普遍发育,白垩系下统孙家湾组、第三系在盆地内呈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并有多种岩浆活动。区域地层厚度、岩性特征及接触见表2。

表2 综合地质柱状

(2)区域地质构造

平庄煤田位于受乃林—平庄—元宝山—桥头等雁行斜列的聚煤盆地内,区内构造、断层发育。线位行于背斜核部,同时受温泉断裂带控制,西侧煤层断出地表,核部及东侧煤层出露地表,煤层已被剥蚀,见图3。

图3 平庄煤田地质图

(3)物探及钻探情况

为进行方案验证,进行了大量的物探及钻探工作,共完成浅层地震反射测线20条,长度14 452 m;共完成钻孔18孔/3 984 m。

物探验证:

物探勘察采用以浅层地震反射法为主,天然源大地电磁为辅的技术方案。设备包括S-land地震勘探系统、MTU5电磁采集系统MTK。

在CVK113+500~CVK116+000工区,通过浅层地震反射物探工作,共解释推断了11处松散塌陷区或松散岩层区及3处主要断裂带,未发现采空空洞。

钻探验证:

本区钻孔中仅少量钻孔遇煤线,最厚煤层仅0.9 m,钻探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掉钻现象。

验证区内地质构造活动活跃,断层发育,存在一小型背斜,受构造及断层影响,线路附近含煤地层出露,已被剥蚀。通过物探测试、钻探验证,线路附近无可开采煤层,且线下不存在采空区及巷道。但受西侧露天矿及东侧永兴、古山煤矿煤层开采的影响加之地质构造活动,地下岩体受扰动较大,岩体破碎,裂隙发育。

3.2采空沉降分析

考虑到线路两侧分布数个煤矿,采用调查、InSAR沉降监测分析、沉降计算等方法对线路附近煤矿采空沉降进行分析。

(1)采空地面塌陷调查

线位两侧分布有山前村煤矿、盛隆煤矿、兴安煤矿大小煤矿数十个,开采历史可追溯到解放前,20世纪90年代煤矿整合为永兴煤矿、太平地煤矿、大黑山煤矿、西露天煤矿、全盛炭质泥岩矿等,其中永兴煤矿对线路影响大。该矿范围内赋存4、5、6三个富煤层,其中6组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可采厚33.63 m,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开采高程为+535~250 m,回采率高达63.9%。

勘测期间,对线路方案经过的地区进行了现场地面塌陷情况调查,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西露天街道、全盛炭质泥岩矿周围及永兴煤矿西北。

根据分析,线路附近房屋裂缝、地表裂缝主要为露天矿放坡导致,裂缝范围扩展至其矿界外,且目前仍在发展。

(2)InSAR沉降监测分析

本次勘察将InSAR监测系统性用于区域地面沉降监测,主要解译了2009-2014年该地区的SAR图像及数据。

通过自由组合构建得到19个符合条件的干涉对,进行InSAR数据预处理,SVD分解后,得到最终的沉降反演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2009~2011年累计沉降量

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在监测区域共发现8个区域沉降漏斗,三个设计方案都有效闭绕了沉降区域。其中F区的累积沉降量较大,距离中穿方案东侧约1.2 km。

(3)采空沉降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G1-G6点为现场调查明显沉陷点,位置坐标及计算参数见表3、表4。

表3 计算点坐标

表4 采空区移动参数

塌陷边界:

塌陷边界距线位的最短距离为608 m(见表5)。

表5 塌陷边界

移动盆地计算结果:

计算沉降等值线变形量10 mm的等值线离线位最短距离约566 m(见图5)。

图5 沉降等值线

3.3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地层条件、煤矿开采情况结合线路位置选取了5个代表性断面进行计算,计算参数见表6。

表6 边坡稳定性分析主要岩层参数取值

(1)1-1剖面和2-2剖面采用Slide软件中Bishop法进行计算,边坡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07和1.03,边坡发生潜在整体滑动的影响范围为650 m和240 m。

(2)3-3剖面采用FLAC软件进行分析,经过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整体上处于临界状态,局部稳定安全系数为0.91,存在垮塌的风险,但水平影响范围相对较小;4-4剖面采用Bishop法进行分析,边坡同样处于临界状态,局部沿软弱层稳定安全系数为0.968,也存在局部垮塌的可能(见图6、图7)。

图6 3-3剖面计算结果

图7 3-3剖面破坏示意

(3)由于坡度相对较陡,5-5剖面采用Slide软件中Bishop法和摩根斯顿-price法分别进行计算,考虑最不利软弱层参数进行计算,发现该边坡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在降雨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整体性滑动或崩塌,水平影响距离最大达到400 m。

4结论及建议

采用地质调绘、物探测试、钻探验证等不同勘察手段,以及InSAR沉降监测分析、沉降计算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对中线方案进行验证分析,具体结论如下。

4.1结论

(1)中穿方案线路通过区为小型背斜构造近核部位,受断层及地质构造控制,线路通过区含煤地层被剥蚀,下方主要为侏罗系上统杏园组地层,夹少量煤线,不具开采价值。通过物探测试及钻探验证,线路附近无可开采煤层,无采空区及巷道。

(2)基于InSAR监测数据评价,共发现8个区域沉降漏斗,最大累计沉降量为0.9 m,最大沉降速率0.6 m/年,目前的设计方案有效避开了上述沉降区域,但E、F沉降漏斗区距离线路方案较近,其中E区位于中穿方案东侧,西距线位510 m,监测期间累积最大沉降量为0.3 m,F区位于中穿方案西侧1.2 km,监测期间累积最大沉降量为0.9 m。

(3)基于概率积分法对线路东侧地下开采沉降总变形量进行了计算,总变形量为10 mm的等值线西距线位566 m;基于岩移参数对线路东侧地下开采移动盆地塌陷边界进行了计算,塌陷边界西距线位608 m。塌陷变形区范围和InSAR监测的E沉降区范围比较吻合,塌陷变形区边界更加接近线位。

(4)采用Slide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西露天矿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左右,安全储备不高,存在垮塌的风险,边坡发生潜在整体滑动的影响范围东距线位1.6 km,和地表开裂位置及InSAR监测的F沉降区范围比较吻合,F沉降区边界更加接近线位。东侧碳质泥岩矿露天边坡剖面坡度相对较陡,局部沿软弱层稳定安全系数为0.968,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在降雨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整体性滑动或崩塌,边坡发生潜在整体滑动的影响范围西距线位850 m(见图8)。

图8 中穿方案评价成果

4.2建议和措施

(1)线路方案推荐建议

综上所述,中穿方案线路走行于两个矿区的中间地带,两侧采矿活动活跃,露天及地下并存,但中间存在宽度约600 m的安全宽度线路可通行。

因此推荐中穿方案。

(2)综合措施建议

随着线路两侧煤矿的接续开采会造成变形影响范围逐渐扩展,因此未来中穿方案存在安全隐患,需采取以下措施。

监测措施:

对线路两侧由于露天开采引起的边坡变形、地面裂缝和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进行长期变形监测,实时掌握地表变形发展趋势,确保采矿岩移及地表变形开裂不危及线路安全。

地表变形防治措施:

对线路两侧安全范围内露天矿开采及时划定禁采范围,必要时进行闭坑停采。对影响线路安全的露天矿边坡采取抗滑桩及地裂缝注浆等方法进行治理。

工程措施:

方案线路尽量以路基形式通过,适当加宽路基,并采用满铺高强度土工格栅或桩筏结构路基本体进行加固。

参考文献

[1]武涛,马传广,等.赤峰联京沈采空区报告[R].天津: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5

[2]姜国学.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地质灾害与区划报告[R].赤峰: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2003

[3]赤峰宏圳地质勘察有限责任公司.永兴煤矿普查报告[R].赤峰:赤峰宏圳地质勘察有限责任公司,2004

[4]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5]武涛.周期性水位波动作用下库岸滑坡稳定性分析[J].铁道勘察,2013(3):26-30

[6]马传广,武涛.盘营客运专线通过辽河油田区地面变形可能性及预防措施[J].铁道勘察,2011,8(4):51-55

[7]TB10027—201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S]

[8]TB10012—2007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9]周革.采空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J].铁道勘察,2012(3):41-43

[10]尹鸿远.兰新第二双线兰州西至西宁段地质选线[J].铁道勘察,2012(4):16-19

收稿日期:2016-03-01

作者简介:武涛(1982—),男,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工程师。

文章编号:1672-7479(2016)03-0046-05

中图分类号:U212.32; P64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Geological Selection of one Railway in goaf

WU Tao

猜你喜欢

露天矿物探采空区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敦德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后采空区的治理
备战铁矿露天矿与挂帮矿同时开采稳定性研究
爆破振动作用下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综合物探方法在中深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探讨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及勘探中的应用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矿采区接续方案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