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民为本的仁政传统对当下政德建设的启示

2016-08-01马士远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3期
关键词:仁政左传

□ 马士远

以民为本的仁政传统对当下政德建设的启示

□ 马士远

孟子、司马迁都认为六经之一的《春秋》是孔子所作,孔子也自诩:“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春秋》乃人主之学,孔子之后解释《春秋》的流派有多家,著名者如《春秋》左氏学、《春秋》公羊学、《春秋》谷梁学等。《春秋》治政大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以诠释,但《春秋》诸学中以民为本的仁政阐释始终是其主流,特别是左氏学、公羊学,对我国古代的仁政传统的生成、传播与深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今天的政德建设也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左氏学以民为本的仁政传统

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作为《左传》政德思想的精华,贯穿左氏学的始终,是《左传》作者反复阐明的重要理念。在古代浓厚的天命意识笼罩下,人们对神明往往怀有极高的敬畏之心,而《左传》则明确提出了“民为神主”的重民轻神思想,强调人民是国家的基础,这是民本思想史上的一大历史性进步。此外,《左传》作者还态度鲜明地阐述了民重君轻的仁治主张,认为君主是因民而立,并从大量得民心者得政权、失民心者失政权的历史案例中申明了人民对于国家兴亡的重要性。

在神与民的关系命题上,《左传》提出了“民为神主”的思想。如鲁僖公十六年,周内史叔兴提出了“吉凶由人”的观点,认为吉凶并不由天来决定。鲁昭公十八年,子产提出了“天道远,人道迩”的主张,认为治理国家不应致力于遥远难期的“天道”,应着眼于与人们生活切近相关的人道,展现出重民轻神的真知灼见。鲁桓公六年,随国季梁更是提出了“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此处“后致力于神”的真正目的,显然是借“敬神”来“保民”。

《左传》民本思想,引入君民关系命题中,便是民重君轻。君得民心,政权稳定;君失民心,国家败亡。这是《左传》昭示的重要理念,晋文公、卫文公、季氏、齐陈氏等都因为“得民”而得政权,反之晋灵公、卫懿公、鲁昭公、齐景公等都是因为“失民”而失位亡身。鲁昭公十三年,叔向将“有民”作为“取国”的重要条件,指明了国与民之间的重要关联性,沈尹戌则说:“民弃其上,不亡何待?”更是将民心与君权联系起来。鲁哀公元年,逢滑在劝谏陈怀公时指出“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强调的亦是君主对民众的态度是国家兴亡的决定性因素。鲁昭公二十五年,宋乐祁对鲁昭公将被驱逐做出了预测,认为鲁昭公没有人民的支持,其君权必将被季氏所代替,后来历史的发展证实了宋乐祁的预测。鲁襄公十四年,师旷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民本主张,“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夫君,神之主也,而民之望也”“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对古代民本仁政传统的产生、发展与深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鲁文公十三年,当邾文公打算迁都于绎时,占卜的结果却是迁绎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面对这一结果,邾文公仍然坚持迁都,并认为天之立君的目的在于利民,只要民能得利,就是君主得利。当左右近臣提出迁都会危及其生命时,邾文公更是提出了“命在养民”的主张,认为国君的使命就是养民,只要民有利,君主的寿命长短是次要的,所以他坚决迁都于绎。对此,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杜预认为“在上者勤正其位,则国安而民息也”,主张在位君主应该勤勉国事,修身正位,国家就会安定,人民也会安居乐业;如果君主不能勤正其位,则“庶民不奉信其命,民不服政,则政难安”。

公羊学以民为本的仁政传统

公羊学派一直比较强调礼制,但关系到老百姓的现实生计问题时,公羊学则主张可以违礼而行。如公羊学先师曾批评鲁国统治者在储存祭粮的仓库着火时还举行秋祭的做法,认为不举行为好,因为民以食为天,粮食富足是安民之本,国君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人民有饭吃,保障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以防饥荒之年的出现。鲁国曾因为粮食收成不好向齐国购买粮食,此事受到了公羊学先师们的讽刺;相反,齐侯统治的地域国殷民富,则受到了公羊学先师们的称赞。还有鲁宣公推行“初税亩”制度,丈量百姓的土地时改用井田制,让百姓按亩交税,对此,公羊学先师认为古代实行缴纳收成十分之一的井田制是天下最好的税收制度,征税多于十分之一就像夏桀一样残暴,少于十分之一就是社会不够文明开化。显然,公羊学说是以惠民为出发点,反对横征暴敛的税收行为,只有减少人民的徭役,百姓才会富裕。

西汉公羊学大师董仲舒非常善于从民本角度阐发《春秋》。鲁宣公十五年,楚庄王围困宋国,当时楚国军队只剩下了七天的粮食,双方仍在坚持对抗,楚庄王派司马子反与宋国的华元相会,当司马子反得知宋国“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的情况时,在没有得到楚庄王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撤军。对此,董仲舒解释说:“今子反往视宋,闻人相食,大惊而哀之,不意之至于此也,是以心骇目动,而违常礼。礼者,庶于仁,文质而成体者也。今使人相食,大失其仁,安著其礼,方救其质,奚恤其文,故曰:‘当仁不让’,此之谓也。”董仲舒还将公羊学派的民本主张应用于现实政治实践中,致力于解决重大社会民生问题,针对西汉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的现象,对极度贫困的广大人民表现出殷切的关注,并多次给皇帝上书,提出许多安民、惠民政策。

清代学者庄存与以儒家仁政为本,在其《春秋正辞》中常常阐发重民、仁政等理论,庄存与认为,仁义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没有仁义,国将不存。大儒廖平用《公羊传》阐释西方制度,并认定西学之学说早在《春秋》学中就已经提出。虽然廖平公羊学的出发点是维护经学,却是中西各种学说的综合,其用意是在努力为经学经世致用寻找现实的出路,以之解决社会矛盾。康有为认为公羊学说的仁政学说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并通过阐述圣人之道强调民生的重要性:“夫圣人之作经,犹生民之立君,非以称尊,以便民也。若徒陈黄屋、左蠢之制,深居九重,不与民事以为尊,是刻木为神,被组为衣,翼之以泥隶,而责其治民也,莫用此尊为哉?”

以民为本仁政传统的当下启示

《春秋》左氏学、公羊学中的重民仁政传统给我们当下的国家治理以深刻的启示。人民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们应当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成果,按照仁政传统的启示,切实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努力探索使人民幸福、富裕的新途径,建设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其中的道理与公羊学的民本仁治理念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指出:“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并要求领导干部不做“以官压人”的事情,真正克制“官本位”思想,不搞“以官为本”“官贵民贱”,树立正确的民生权力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这些政策、主张是当代民本思想集中的体现,是对春秋学中的古代朴素民本思想的发展,概括了新时代下民本思想的新内涵。

(作者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仁政左传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从善如流
论孟子的天下观
孟子说仁德
论孟子性善论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左传》的军事特色及其它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