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我的入党情结
2016-08-01□刘萍
□ 刘 萍
父亲与我的入党情结
□ 刘 萍
我的父亲、伯伯和叔叔都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说,我是在一个有着良好家庭教育和党的熏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着一些别人不曾有的优越感。但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为实现自己入党的愿望,我苦苦等待了多个年头。
我老家在乡下,父亲是一名乡镇干部,很小的时候,我就随父亲到集镇上求学。父亲是个严肃且很有原则的人,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对我们兄妹几个就更不用说了,近乎苛刻。他还时常教育我们要做个诚实守信、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叔叔是一名军人,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全村人的骄傲。父亲便拿叔叔为榜样教诲我们兄妹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奋发读书。受此影响,我从小就对中国共产党有一些朦朦胧胧的认识和美好的憧憬。到了初中,我填写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时,惊奇地发现,我在家务农的伯伯竟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最初的向往,觉得一家人都是党员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习了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党有了更深的理解。
初中毕业时,我考取了巴马民族师范学校。1992年,我报名参加了学校业余党校。一年后,经考试成绩合格顺利结业,并先后被学校党支部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还记得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时,是父亲手把手教我写的,他对我充满了期望。正当我欣喜的时候,不好的消息传来,因为我是自费生的缘故,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被否决了。为此,我情绪低落了好长一段时间。
毕业后,我分配到一所村小学任教,学校条件相当艰苦。报到那天,父亲把我送到学校的山脚后,递给我200元钱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钱,以后你要自立了。”说完便走了。学校坐落在半山腰上,离山脚还有好长一段路,要不是有学生来接我,我还真不知如何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到学校。当时,我觉得父亲真是个狠心人,心里委屈极了。那晚,在破烂的宿舍里我哭了。之后数年,我换了好几所学校,父亲也曾多次到学校附近的村屯下乡,但他从没有来看过我,也没有给过我一分钱。因为长期下乡,饱一餐饿一餐的,父亲患了严重的胃病。这期间,我不时从别人谈论中听到,父亲是个热心的人,是个好领导,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坚守教育第一线的体验和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慢慢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苦难的经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财富。慢慢地,我没有了当年父亲是乡镇领导的优越感,学会了自立、自强和自信,学会了从容生活,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在父亲的影响下,1995年,我重拾入党的信念,再次向乡镇教育组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处处以父亲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向父亲证明自己,没有他的关照和袒护,我照样能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俗话说,好事多磨,接下来的好长一段时间,我的申请没有任何回应。直到1997年我由聘用教师转为县公办教师,乡镇教育组领导才找我谈话,并告诉我申请书在学校搬迁过程中遗失了,问我是否还有入党的想法。于是,我第三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99年,在组织的严格考核下,我实现了多年的愿望,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岁月如白驹过隙。如今,父亲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我也从一名普通教师逐渐成长为一所学校的负责人。现在想来才明白,当年别人眼中父亲所谓的老革命、老脑筋,其实是他以自己的行动捍卫内心的信念。他不是不爱我们,而是身为公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心存大爱,舍小家顾大家。为此,我以父亲为荣,也时常很骄傲地向别人谈起我的父亲。在工作中,我倍加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殊荣,像父亲那样树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踏实做人,实在做事,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一名不愧于时代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