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们,要讲理啊

2016-07-30耿晶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会意字字理形声字

耿晶

袁晓园先生在《汉语具有简短明确的特点》一文中指出:“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那什么是字理教学呢?“字理教学”可定义为:依据汉字的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和词语析解,以提高学生学习字词的效率,并在字理析解中感悟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

到目前为止关于“字理知识”及“字理教学”我的学习及实践实属最初级阶段,之所以很想写写这个内容,缘于最近读字理教育专家黄亢美前辈的《汉字学基础与字理教学法》一书,黄老师在“字理教育的基本举措”一章,第一节就提出这样的观点:字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知道吗?我看到这个标题的第一感觉是:心虚!!!老师不明理,如何抓娃娃啊?所以当即决定就写自己,揭露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那“不讲理的过去”和幡然猛醒后“知书达理的现在”同时借此机会真诚地抒发对字理教学的期盼与展望——“理尚往来的明天”。

一、不讲理的过去

有一首歌叫《读你》“读你的感觉像三月……读你的感觉像春风……”用来形容手不释卷静静品读的感觉再恰当不过了,可此时,读着黄亢美老师的《汉字学基础与字理教学法》真是“读你的感觉像腊月……读你的感觉像飓风……”字字句句都抽在脸上,锤在心上!

不堪回首的20年识字教学像个滑稽的小丑般在眼前跳来蹦去:随文识记字音后,抽取出生字如“正、里、见”

师:“我们会读字音了,那么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呢?自己想想,和学习组的伙伴说说,一会儿和大家分享。”学生汇报,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培养想象力,不扼制学生思维,尊重学生多元化识字)。

“正”1生:我用数笔画的方法,横竖横竖横,组词正在;2生:我用分解法一+正,组词正好。

“里”1生:田+土组成里;2生:“老师甲+二也是里,可以不?”“当然可以了,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认识的字真多,向你学习!”

“见”:1生:见和贝很像,就差最后一笔;2生:房子里有个儿子(学生笑,师默许)

记字形汇报后,就是把生字送回原文读一读,接着展示耗时耗力做的精美课件巩固生字,最后指导书写,只是让学生记住字的每一笔写在虚宫格的相应位置,而不是依据字理让学生明白穿插避让的道理。

这就是我20年如一日的识字教学常态课,在识记字形阶段学生的方法“不管你是黑猫白猫,记住字形就是好猫,就是‘有理。”现在想来,识字课上我培养了学生学习上的“自理”品质,却舍去了另一个“理”——字的真理!接触字理教学后更是彻彻底底明白了为什么生字是反复写,写反复,仍是学生的难点,教师的愁点——无理法自偏啊!!!

二、知书达理的现在

“久错逢真知,有幸遇字理”,我情不自禁地哼唱起“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原来汉字可以这样教!

1.画出理。汉字的基本元素是描摹事物的象形字,古人造字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或像身,或像物,或像工,或像事,具有“字画合一”的特点。将这些象形字“形加符号”就是指事字,“形形相加”组成会意字,“形声相加”就构成了形声字。汉字中的象形字、会意字等大多具有见形知义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依据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图画形态引领学生去认知感悟,那样就可以趣从字生,图字映照,让学生在画面与汉字的勾连过程中,感受中国汉字特有的意象之美。

2.演出理。当遇到不好画出理的字,或者课堂气氛有些沉闷时,我们不妨让学生来表演字理,变静为动,亲身感受一下讲理的趣味。汉字中相当部分“形形组合”的会意字和“形音组合”的形声字都颇具动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对字形展开联想,而后用表演的形式展现汉字的本初含义。如:张、抑、攀等。

“张”形声兼会意字。“弓”被拉长,本义是拉开弓。

“抑”会意字。从手,从昂省形,意思是把昂起的头用手压下去。本义是向下压。引申为压抑、抑制、约束。

“攀”形声字。从手,樊声。另说会意。意思是双手使劲抓住草木往上爬。学生间可以比一比谁表演的动作更像“攀”。

3.猜出理。猜谜本身就是源远流长的文化活动,它兼文化性与娱乐性于一体,主要特点是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以诗歌形式集中描绘某一事物特征,它能使人在猜测中接受知识,培养言语表达能力。但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方法时谜面必须依据字理编制,形义有机结合,在增强趣味性开启智力的同时,要能有效地析解汉字的构字理据,让学生感受到的是科学学习汉字的快乐。如前面提到的“屋里有个儿子”(见)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都是不科学的,不提倡的。

告的字谜:摆好“牛”头祭拜,向神张“口”祈祷。

倦的字谜:一“人”身曲“卷”,困乏不睁眼。

劫的字谜:歹徒使用暴“力”,夺“去”他人钱财;如此车匪路霸,必须严惩不贷。

三、“理”尚往来的明天

写到这里我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个个教学场景:

明天的备课,一定是老师们忙碌于到书中网上查找字理,熟记本义引申义,练画字理图,研讨选取哪种方法解析字理,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领悟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好的渗透字理教育,将字育与德育无缝结合。

明天的课堂,不再只是老师的勾画讲解,一定是老师刚讲了“彳”的本义:和行走、道路或脚的动作有关,学生便会推理分析出:徐,形声字,彳形,余声,指慢慢行走,运用:“我仰望着国旗徐徐升起。”也许明天的课堂,黑板展示的是学生画出的字理图,课堂回荡的是学生讲给学生的字理故事……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回到家里,我们都着了魔般,见到熟人就问:“你知道‘德字我们祖先是怎么写的吗?是怎么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这个字原来是什么意思,现在是什么意思?我给你画个图讲讲吧”就这样我们口口相传,颂扬着祖国灿烂深厚的民族文化;我们笔笔描绘,描绘出博大精深的民族智慧!

老师们,在我心中,字理教学是教学改革中的奇葩,它朴实无华深邃绵长,最后我把一首改编的歌曲,敬献给一直苦苦寻觅,默默守望,孜孜弘扬民族文化的“字理英雄”们,是你们用心血缔造了教育界的“传奇”。

传奇

只是因为在教法中

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梦想着早早把字理传给学生

从此我开始孜孜不倦

想你时你在小屋(王秀娅创建的“字理小屋”)

学你时你在群里(曹玉兰创建的“字理教育”群)

读你时你在书中

用你时你在课堂

科学识字遵循汉字特点

这样的识字方法才情趣盎然

宁愿用这一生传承弘扬

我一直坚守字理

从未走远

猜你喜欢

会意字字理形声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近四十年来会意字研究综述
形声字运动会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汉语会意字的概念整合
有趣和会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