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森伯格重访中国:是垃圾,还是艺术?

2016-07-29沈佳音

看天下 2016年20期
关键词:伦斯艺术界伯格

沈佳音

1985年11月,美国波普艺术大师罗伯特·劳森伯格第一个在中国美术馆办当代艺术大展,把经历了几十年写实主义审美教育的中国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无论是动物标本,还是包装箱装置,抑或是拼贴画。

三十年后呢?今年六月,劳森伯格的作品再度来到中国。当他的展览在北京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北京大学教授、艺术评论家朱青生依然毫不留情地说:“当时中国很多艺术界的人就说这是一堆垃圾。”

不过,劳森伯格倒真的被认为是在垃圾中“拾”得艺术的艺术家——他经常在纽约的街巷里转悠,也到垃圾桶里翻找,看到有意思的东西就留着备用。

中国艺术界还是对劳森伯格心怀感情的。在尤伦斯,艺术家叶永青与身边熙熙攘攘的年轻观众挤在一起看展,转角他就遇上了炙手可热的天价艺术家曾梵志。在三十年前,他们都是站在劳森伯格作品面前仰视的懵懂年轻人。“85年的举头仰望,劳森伯格为中国艺术家的认知提供了一幅宽阔的当代性参照系。而经过这些年的搬砖运瓦,面对世界和日常生活才得以获得一种平视的角度。”叶永青认为劳森伯格对自己的启蒙是转折性的,“我突然开悟,原来艺术也可以置于周遭和日常。我的画面里第一次出现了原本厌恨逃避的重庆发电厂的烟火世界。”

那次展览对于当时中国的艺术界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它与刚刚开始的“85新潮”艺术运动不谋而合。黄永砯、徐冰、谷文达后来的创作都能看出受到劳森伯格的影响。

劳森伯格成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称为美国艺术的顽童。他的成名作之一是《擦掉的德·库宁的素描》:他让著名画家库宁捐出一幅画,再把它擦掉。可以认为,劳森伯格擦去的不是一幅画,而是艺术和生活之间的那个泾渭分明的边界。六十年代,他和安迪·沃霍尔一起用丝网印刷工艺做拼贴作品,成为并驾齐驱的两位波普艺术大师。

1982年,劳森伯格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带着30箱艺术品造访安徽泾县,这里出产有着千年历史的宣纸。他要求造纸厂做了两件之前从未做过的事:造出一种坚硬到可以立起来的纸,以及一种薄到近乎透明的纸。不过,由于当时造纸技术被认为是国家机密,劳森伯格不能进入工厂,只能在招待所指挥。

劳森伯格和团队还去上海的商店挑选了一些带有中国女孩、花朵、水果等图案的明信片。他又选取了“真、变、个人、光、干(四声)、号(二声)、丹心”这7个中文字词。每个词都用纸浆堆砌,从画面上凸起,再加上明信片的局部,而这些局部也分别用很薄的宣纸覆盖。他一共做了7个系列,共491张纸上拼贴。这部分作品在1985年的中国展览上有得到展示。

那次中国之旅中,劳森伯格用哈苏相机拍摄了逾五十卷胶片的摄影作品。后来他据此完成了作品《中国夏宫》,一幅100英尺(30.5米)长的摄影作品,这一次也在尤伦斯展出。

这次展出的另一幅作品更加庞大,是《四分之一英里画作》,由190部分组成,长度约305米。从1981年到1998年,他搜集美国的各种“片段”:T恤、剪报、照片、旧书等各种材料。“有一天我醒过来,这个念头把我吓得要死:我一步步地把美国的每一寸拍下来。”劳森伯格曾这么说。这也是该作品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展出。

这像是一个包罗万千世相的万花筒,是一种没有形式的形式。劳森伯格要消除的就是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叶永青将之视为终身的礼物:“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谋图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通过艺术告诉我们,人生也是一场有趣的游戏,不论对错,不分等级与贫富贵贱。”

猜你喜欢

伦斯艺术界伯格
李鹏鹏书法作品
我的爸爸叫焦尼
“我”来了
为何“老女人”取代“男青年”成为艺术界的宠儿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艺术分配中的符号互动
尤伦斯与他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心
英国艺术界讨论公共艺术的地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