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让科普童话教学更美
2016-07-28赵春娟
赵春娟
[摘 要]《小蝌蚪找妈妈》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童话,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示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这篇文章,凸显语文课程新理念,以读为本、以生为本,语文实践张弛结合。教师教得游刃有余,学生学得其乐融融;课件精美,语言动听,板书简洁明快。
[关键词]阅读教学 科普童话 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60
《小蝌蚪找妈妈》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的一篇科普童话,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示了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的生长变化,文章生动有趣。但是,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篇幅较长。如何在进行语言实践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到科普知识呢?执教者对这篇课文进行了反复的解读,演绎了一堂精彩的语文美育示范课。
一、板书形象生动,开题情境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寓教于乐的童话。孩子们对小蝌蚪这种小小的生命,充满着好奇与兴趣。所以,王老师在导课环节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王老师出示了一幅图片—— 一丛绿绿的水草,几只黑黑的小蝌蚪。
“小蝌蚪!”孩子们大声说。
王老师趁机将小蝌蚪的图片粘贴在黑板上,又拿出“青蛙”。“孩子们,这是谁?”
“青——蛙——”,看到形象直观的“小蝌蚪”和“青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起来了。
王老师趁热打铁:“谁知道它们两个是什么关系?”
“小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王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王老师在图片“小蝌蚪”和“青蛙”中间写了一个漂亮的“找”字。
王老师由直观的图片导入,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板书以图代字,减少了板书的时间,体现了看图学文的特点,形象直观,并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有趣的学习情境之中。更重要的是,这样为后面的板书留下伏笔。这样的设计匠心独运。
二、借助字源字理,识字具体化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一般的生字孩子们往往用“猜一猜”“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学习。运用字源字理的识字方法,既能让孩子们很快地记住字形和字义,更能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印象也更深刻。王老师在学生充分交流识字后,选取了“鼓”这个字进行教学。
王老师首先出示了“鼓”字的篆文“”,让孩子们观察。“同学们,你们看,早先的‘鼓是这样写的。你看到了什么?”
“老师,我看到一个人站在鼓旁边,敲鼓呢!”
“老师,我看到一个人手里还拿着鼓槌呢!”
王老师趁机指导:“对,瞧,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呀。这就是一个人手里拿着鼓槌在敲鼓哪!你记住了吗?再读一遍。”
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不仅记住了“鼓”的读音,还知道了汉字形成的过程,识字效果好。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呢?如果教师能在每堂课中都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孩子们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三、归类指导写字,方法灵活化
写字是语文教学中又一个重点。新课标明确提出:每一节语文课中都要有指导写字的环节。语文教育专家多次提到,要让学生由不会写到会写,由会写一个字到会写一类字。在本课教学中,如何体现写字指导的意义呢?王老师认真分析了要求会写的10个字,有5个是左右结构,有4个是上下结构,有1个是半包围结构。而半包围结构的字也是一年级学生很少见到的一种结构。于是,王老师重新对生字进行排队,将10个生字按照结构不同进行分类呈现,重点凸显半包围结构的字——“灰”。
“同学们,刚才青蛙生字宝宝们站着整齐的队伍,考了我们。现在呀,本课中会写的生字也站着整齐的队伍来了。快点看一看,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站队的?”
“第一行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行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行是独体字。”细心的孩子看出了老师的用心。
“你眼睛真亮。可是,第三行的‘灰字是独体字吗?”
“是半包围结构!”有学生指出。
“对,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上边的一横一撇,包住了下面的‘火字,这样的字就叫半包围结构。像这样的字我们还学过‘包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灰。”
看似简单的引领,却是教师别具匠心的设计。分类出示生字,让学生感知字的结构;借助课堂生成,凸显教学重点。以一字带一类字的写字指导,让学生掌握了一类字的写法。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提倡这样的教学。无痕的过渡,让教学更有针对性,也增强了学生学写生字的兴趣。
四、彰显文本重点,训练情趣化
《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文本较长,但是文质兼美,小蝌蚪的样子描写、青蛙的样子描写,小蝌蚪与鲤鱼阿姨的对话、与乌龟妈妈的对话、与青蛙妈妈的对话,都是教师用来指导学生朗读的内容。同时,文章还承载了普及科学知识的,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青蛙的捕虫本领等任务穿插在文本中。连环画插图,也是本文呈现的又一方式。教学时不容忽视。如此高容量的文本载体,舍弃哪一部分都觉得不舍。既不能上成科学课,又不能上成说教课,这恰恰是我们语文教师最难把握的常见问题。王老师在教学中勇敢跳出文本,依据新课标理念,以读为本、以生为本,凸显童话特点、语文特点,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将文本处理得深入浅出,环环相扣,有扶有放,既有朗读方法的点拨指导,又有人文情怀的感情升华,更有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同学们刚才读书真认真呀!瞧,谁来了?”教师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小蝌蚪。”它们长什么样子呀?教师直接出示文本:“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教师指名读,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和插图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并读出特点“大大的”“黑灰色”“长长的”“游来游去”。
(二)朗读对话,点拨指导
教师借助图片,引入学习情境,想象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教孩子找食的心理活动,体会小蝌蚪也想找到妈妈的急切心情;再出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对话,为读好对话打下情感基础。在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后,教师采用了有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引导同桌读读小蝌蚪和乌龟妈妈的对话。在交流汇报中,王老师相机指导。“小蝌蚪,你怎么读得这么着急呀?”“小蝌蚪,你怎么读得这么高兴呀?”引导孩子把小蝌蚪急切找到妈妈的心情和误以为找到妈妈的高兴劲读出来。
简简单单的朗读指导,在看似无意的对话中实现了。在这个环节中,体现了朗读的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这样,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有所感知、有所感悟,培养了他们的语感,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
在学生看到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王老师结合文本特点,设计了动作表演朗读的方式,寓教于乐,符合儿童爱动的特点。“同学们,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多高兴啊。来,让我们也像小青蛙那样一边读,一边做动作。”顿时,教室里成了快乐的海洋,孩子们学着小青蛙的样子一蹬一蹦,还有的甚至“呱呱”地叫起来。
(三)科普知识,相机渗透
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但又不能上成科普课。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强化科学文化知识,淡化语文学习。
依据本文每一段的开头都是以小蝌蚪的身体变化为过渡的特点,王老师巧妙借助插图,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一共有5幅插图,展现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长尾巴—后腿—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教学中,教师没有过多地去引导学生读表现变化的句子,而是借助图片,用“圈部位”的方法,巧妙提示学生注意小蝌蚪的身体变化。整个过程没有过多的语言,没有冲击文本教学的整体,为后面的整体回顾做好铺垫。在整篇课文学完后,王老师将体现小蝌蚪生长的句子和图片一起再次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理解非常到位,他们将不同时期的小蝌蚪的图片排序、张贴就简单多了。这样的巩固练习既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又生动再现了小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到青蛙外形的漂亮时,王老师不失时机地问孩子:“青蛙不仅外形漂亮,你还知道青蛙的哪些知识?”孩子们的智慧被点燃,有的说:“青蛙的眼睛有特点,只能看动的东西。”有的说:“青蛙是捕虫能手,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王老师借机进行保护青蛙的思想教育,使孩子们受到思想的启迪。
五、拓展课外阅读,凸显主题化
在学生张贴小蝌蚪的变化顺序后,一幅体现小蝌蚪与青蛙的成长生态图就呈现在大家眼前了。这时,王老师不失时机地引领孩子观看蚕、蝉等的成长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还有许多小生命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愿望,为孩子埋下探索神奇自然的种子。这样的设计,既体现大语文的教育观,又凸显了本文的主旨,深化了单元主题。
纵观整堂课,35分钟的时间,王老师环节处理得当:时间分配合理,凸显语文的课程理念,过渡自然大方,文本训练张弛结合。以读为本、以生为本,教师教得游刃有余,学生学得其乐融融;课件精美、语言动听、板书简洁明快,整堂课给人以美的享受,真是一堂“美美的语文课”。
我想,对执教者来说,一堂学科美的课的背后,是教师对课标的深入解读,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品读,对学生认知的充分尊重,对教学方式的反复斟酌,对教学媒体的精益求精,对教学语言的推敲揣摩。如果,每堂课、每门学科都能从“再美一点”的标准去备课、施教,就会掀起学科美的课堂改革的浪潮。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