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多练,落实自然朗读
2016-07-28陈梅兰
陈梅兰
[摘 要]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实现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实现集体自然朗读。教师可发挥示范作用、训练关键部位、创设朗读情境、变换朗读形式等,从而落实自然朗读。
[关键词]自然朗读 巧抓多练 落实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5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继续在每个学段目标中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还增加了这么一段话:“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揉造作的腔调。”可是遍观周围的语文课堂,学生朗读拖腔拿调、矫揉造作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集体朗读时,“唱读”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何指导学生自然朗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呢?
一、发挥示范作用,激发朗读兴趣
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显得尤为重要。有人在一次研讨课中问于永正老师,怎样指导学生朗读,他说了三个字“跟我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朗读示范,让学生明确一句话或一段话,哪儿需要停顿,哪个词需要重读,哪儿语速要快,哪儿语速要慢,语调、语气在朗读中是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的。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虽然录音中行家的朗读水准要比我们教师高,但它却无法替代我们教师的朗读示范。其一,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在听教师范读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朗读和教师作比较,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其二,教师的范读声音更真切,更具有立体感,而且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即时、直接地传递给学生,更能感染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我在朗读《小虾》一课时,用活泼快乐的语调读出了小虾的调皮和有趣。在朗读《珍贵的教科书》时,指导员在牺牲前念念不忘教科书的安危,我就用微弱的语调再现了指导员牺牲前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指导员的可贵精神。所有的学生没有一个笑场,相反,他们还有模有样地学起来,心中充满了对指导员的敬重。又如《囚歌》一课,由于作品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即使介绍了背景资料,学生们还是读得有气无力。于是,我进行了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我用慷慨激昂、饱含激情的语调读出了革命前辈覆灭蒋家王朝的决心和战斗热情,学生第二次朗读,全班那份慷慨激昂的语调一下子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怎样做才是有感情呢?学生常常一头雾水,为了达到教师的要求,他们不可避免地做作起来。教师美美的范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带动学生朗读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二、训练关键部位,掌握朗读技巧
遍观如今的课堂,有许多班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唱读”现象,集体朗读是这样,个人朗读也明显地存在着拖腔拿调的现象,有的甚至出奇的夸张。归根到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朗读指导不够或者朗读指导方法不对,即使有些教师发现了问题,但苦于班上学生基数大,教师无法一一纠正。其实,学生的语感还是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有效的集体训练得以明显改善的。
(一)训练好“的”“地”“得”的读法
据观察,学生的语感提升的第一大要素就是读好“的”“地”“得”,这三个字出现的频率很高,而大部分学生在读的时候不是读得又轻又短,就是为了能读得整齐,经常把它们读成重音。比如“美丽的花朵”,经常被读成“美丽的——花朵”,“的”字明明是轻声短读,却被读得好长、好重。这样,整篇文章读起来就成了拖腔拿调。训练好这三个字的读法,教师一开始可以着眼于词组的训练,结合语文课本抓住诸如“浓厚的兴趣”“一动不动地趴着”或者“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样的词语坚持训练。词组读好了,再把带有这些词组的句子拿出来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节奏明显有所改善,由拖腔拿调变得轻快灵动,越来越自然了。
(二)训练好轻声、儿化
方言地区的人为什么学不好普通话,除了方言影响发音系统缺陷外,很大一个原因是不会读轻声与儿化。要让学生学会自然朗读,就得掌握轻声、儿化。在轻声发音中,感叹句和问句结尾的语气助词是指导的重点,比如这句话:“你现在还好吗?”很多学生读起来是“你现在还好妈?”再如:“这是你的吧!”经常被读成:“这是你的爸!”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常常和学生调侃:读问句和感叹句千万不要带“爸妈”来。
儿化也是朗读指导的一个要点。可是,我们发现课文中并没有标注儿化音。这可为难了教师。怎样训练呢?我是让学生先感受到儿化能让朗读更加的轻松自然,然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一些常见的儿化音,还让学生读一读有关儿化音的绕口令或者儿歌,训练儿化的自然读法,然后再结合课文的相关句子进行训练。“润物细无声”地指导学生读好轻声、儿化,能让学生养成兴趣、形成习惯,从而接近自然朗读。
(三)训练好特殊句式
要将一篇课文朗读得自然,不能矫揉造作,也不能“一潭死水,毫无波澜”,而要用恰当的语气读出带有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音随意转,气随情动,因情用气,以情带声。在指导朗读的时候,教师不能一篇课文指导得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些特殊句式重点指导,如问句、感叹句和长句。学生先学会读这三种特殊的句式,碰到具体的语段,他们才会读出质疑的语气、读出浓烈的感情、读出明显的节奏。
对于小学生的朗读指导,我认为不要讲太多的术语。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感性思维状态,让他们跟着感觉走就可以了。所以,我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经常是:“你的朗读让我感觉白云飘得好高好高。”“我感受到你内心的激动。”“真好,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大地的一片生机勃勃。”……
三、创设朗读情境,提升朗读情感
美学家王朝闻说过:“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所以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所体验,从而形成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这样学生才能有良好的语感。
在《装满昆虫的口袋中》,我就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在教学法布尔“找纺织娘”这段时,我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师:同学们,法布尔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千辛万苦找到纺织娘,他是欣喜若狂、如获至宝,他赶紧告诉妈妈。
生:(读)“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哎呀,这宝贝是什么样子的?
生:(读)“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师:这宝贝可是来之不易呀!原来——
生:(读)“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师:法布尔花了整整三天时间,现在——
生:(读)“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高明的朗读指导并不只是告诉学生这个地方要重读,那个地方要读得慢一些,而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就读出文句的味道,朗读者得心应“口”,听者才能心从耳顺。这个片段的教学,教师只是通过情境中一些语言的暗示,学生就读得有声有色了。
四、变换朗读形式,提高朗读效率
(一)配乐朗读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与一个人的情感有着密切关系,可陶冶性情,塑造情感。因此朗读课文时,可以在乐感激荡中培养语感。
如《瑞雪图》《林中乐队》《走遍天下书为侣》等文章,文句优美,有着美妙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的语言。教学这些课文时就要以朗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品味词句,感受文本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并播放适合情境的背景音乐,创造出符合作品基调的情感氛围。在荡气回肠、撼人心魄的歌曲中,让学生去体验,然后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入情入境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竞赛朗读
小学语文朗读课堂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经常会读得有气无力、拖拖拉拉。教师强调一下,不一会儿,他们又掉链子了。竞赛朗读是一种很好的调节课堂氛围的方法。我经常用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师生竞赛的方法让学生朗读。有些学生前一刻还在昏昏欲睡,一听要比赛,就来劲儿了,马上收拾心情,进入朗读状态中。值得一提的是,要比赛就要有结果、有评价。每一次比赛后,我都会真情实意地说出朗读得好的地方,并指出不足的地方。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朗读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不断提高朗读效率。
(三)分角色朗读
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是分角色朗读,能扮演书中的人物是多么有趣的事呀。所以,我在上语文课时,遇到可以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常常是让学生一起来,喜欢什么角色就读那一个角色的语言。一到分角色朗读,班级里好不热闹!学生们因为是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都读得入情入境,连表情、动作都表现出来了。分角色朗读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教师要注意分角色前重点进行句子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把分角色朗读当成是一种目标,而不只是一种形式。
叶圣陶先生对朗读的功用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洪镇涛先生也指出:“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法。”自然朗读并非一个新的概念,只是根据语文教学现状特别强调的一个概念。我想,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立足于课堂,扎扎实实地根据不同文本做足训练,课堂上那琅琅的读书声就会走向和谐自然。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盛新凤.倡导“自然的朗读”[J].小学语文教师,2012.(3).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