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6-07-28赵晓燕
赵晓燕
[摘 要]新课标倡导阅读教学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兴趣,积极鼓励学生,给他们信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善于自主学习,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29
语文新课标倡导阅读教学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教学的最终成果还需要通过学生来体现。传统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强调知识的传授。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学生学会终身习,这样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文本内容感兴趣,他们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激发兴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问题激趣
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其主导形式主要通过问题来体现。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主动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推促他们自主学习。尤其新授课,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比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进行设疑:“将”是谁?“相”是谁?“和”的经过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使他们对文本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二)情境激趣
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他们对比较直观的形象,往往更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篇课文,可以用刘欢演唱的《好汉歌》进行导入,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三)朗读激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朗读。比如,教学《孔子游春》这一课的“论水”部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孔子的思想情感。多种形式的朗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
二、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就要转变应试教育的思想,给学生予时间、平台,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他们学习、思考的过程,注重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而不在于一字一词的得失。在阅读教学中,对一些可讲可不讲的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教师适当进行点评、鼓励,给学生信心;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让他们展示自己,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帮助、指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当然,学生的信心,更多需要方法来支撑。因此,教师在给予鼓励的同时,还需要适当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比如,教学《少年闰土》这一课,教师就可以设置多种练习,引导学生分析少年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然后在对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少年闰土的性格,准确理解人物的性格;最后补充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苏教版教材的每一册,编者都安排一两个重点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理解编者意图,尽可能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而且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贯穿于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要把自主学习贯穿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并进行严格的训练,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笔者曾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四到”,即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笔者还要求他们边读书边摘抄,定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比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一课,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着重指导他们思考:第一次见面时,爱因斯坦穿着怎样,在小女孩眼中是怎样的;第二次见面,爱因斯坦有了怎样变化,小女孩又是怎么说的。这样,让学生进行前后对比,感受小女孩的可爱,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和蔼可亲。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掌握了对比的方法,更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积极鼓励学生,给他们信心,让学生学会、善于自主学习,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