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2016-07-28王海刚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峰镇畜牧兽医站甘肃酒泉735000
王海刚(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峰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酒泉 735000)
一起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王海刚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峰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酒泉 735000)
摘要:2015年2月1日绿康源养殖公司的猪场保育舍从产房转保仔猪(21日龄)330头,经2 d的询栏观察发现45头仔猪皮毛松软、怕冷、食欲不佳,当天晚上就有8头仔猪突然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药敏试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确诊为猪副嗜血杆菌病。采用奇放线菌素—丽可胜—力复菌素、氟苯尼考、复方达氟沙星、硫酸庆大-小诺霉素、阿莫西林、支原净等药物进行了治疗,此病得到有效控制,及时制止了该病的恶化和蔓延。
关键词: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诊断;治疗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主要临诊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共济失调和被毛粗乱等。该病仅发生于猪,常见于5~8周龄的保育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从2周龄的哺乳猪到4月龄的育肥猪亦可感染发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流行病学特征与猪的链球菌病、支原体性肺炎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都有相似之处,临床很容易将由这几种细菌所引起的疾病相混淆。目前不少人对它缺乏良好的认识,甚至忽略它存在的影响,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 材料
1.1病例材料
2010年2月1日绿康源养殖公司的猪场于该天上午从产房转保了330头仔猪,分22栏饲养,2月3日经询栏发现仔猪有发病迹象,经调栏一共48头。分作3栏进行观察饲养。当天晚上就有5头仔猪突然死亡。发病仔猪以被毛粗乱、皮肤松软、食欲不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不协调、战栗)、耳朵发紫、关节肿胀、跛行、呼吸困难(图1)为主要特征。经体温测量平均温度在40.8℃左右。该猪场技术部主任诊断为转保抗应激引起的应激性疾病,在注射了青霉素、对乙酰氨基酚等一些抗菌消炎解热药和饮水加黄芪多糖后,结果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2 d后又有3头仔猪死亡。
图1 后肢多发性关节炎、呼吸困难
1.2设备与药品
1.2.1仪器与器械手术剪、手术刀、无菌手套、注射器、显微镜、抹片、镊子、高压锅、
1.2.2试剂与药品草酸铵结晶紫溶液、95%酒精溶液、石炭酸复红、黄芪多糖、阿莫西林、青链霉素、氨苄西林钠、磺胺六甲氧、恩诺沙星、氟喹诺酮类、氨基比林、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复方达氟沙星注射液、氟苯尼考注射液、奇放线菌素—丽可胜—力复菌素注射液。
2 方法
2.1诊断方法
根据病猪及病死猪的临床症状,猪场连续三天对病猪反复注射氨苄西林钠、青链霉素、磺胺六甲氧、恩诺沙星等药品,效果均不明显。为了尽快确诊此病,进行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诊断方法。
2.1.1剖解检查对1头发病仔猪和5头病死仔猪进行剖检。剖检发病仔猪肺脏淤血,水肿,关节液增多,浑浊(图2)。其中死亡仔猪剖检可见肺、心、肝、肠管表面存在大量灰白色蛋皮样的薄膜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胸腔、心包内有数量不等的淡黄色积液和胶冻样渗出物,心外膜与心脏粘连。肺脏肿胀、出血、间质增宽。全身淋巴结显著肿大、坏死、切面灰白色,有的颌下淋巴结严重肿胀、出血和坏死,腕跗关节肿胀,切开皮下呈胶冻样,关节腔内有少量渗出液和纤维素。有大量的心包液,胸腔液,呈淡黄色,较透明,也有的略带红色,肺脏表面和心脏表面布满一层黄色的纤维蛋白绒毛,肝脏、脾脏、肠道也布满黄色的纤维蛋白,整个腹腔粘连,全身淋巴结肿胀。
图2 肠浆膜出血、腹腔积水
2.1.2涂片检查无菌取病猪的心、肝、脾、肺、肾脏、淋巴结、心包液、腹水和关节液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自然干燥后镜检可见一种大小不等,短小杆状、球杆形、丝状等多种不同形态的细菌,细菌呈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2.2防制方法
2.2.1药物防治由涂片检查结果可知该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可采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首先按200 g阿莫西林颗粒拌入1 t饲料、150 g黄芪多糖粉末加入1 t饮水的比例每天进行饲喂饮用,对体温较高的病猪配合肌肉注射氨基比林0.2 ml/kg退热。将剩余39头仔猪平分3栏,3栏依次采用如下三种方法进行药物治疗。
方法1:病猪一颈侧用奇放线菌素—丽可胜—力复菌素注射液肌肉注射0.1 ml/kg,重症病猪0.15 ml/kg,1次/d,连用6 d。同时另一颈侧用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0.1 ml/kg,1次/d,连用6 d。
方法2:病猪一颈侧用氟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0.1 ml/kg,重症病猪加倍,1次/d,连用6 d。同时另一颈侧用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0.1 ml/kg,1 次/d,连用6 d。
方法3:病猪一颈侧用复方达氟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0.2ml/kg,1次/d,连用3d。同时另一颈侧用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0.1ml/kg,1次/d,连用6d。2.2.2护理措施一是将剩余39头仔猪分三栏进行饲养,并与其他猪群隔离。对猪舍、水料槽采用菌毒杀喷洒消毒,每2 d一次。二是改善饲养环境,用干石灰缓慢铺洒在粪床和猪床周围的走道上,一周2次,保持猪舍内干燥。三是在保持舍内温度变化微弱的情况下,每隔5 h打开猪舍窗户通风10 min,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猪舍空气新鲜驱除臭味氨气[1]。四是对无临床症状的282头仔猪进行紧急免疫,采用用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进行紧急免疫;饲料或饮水中预防性投药,添加支原净20 g/kg、阿莫西林15 mg/kg,连喂7 d。
3 结果
3.1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对重石猪场的现场察看、病史询问和资料查阅等方式对此起疾病进行调查发现,此猪场已建场6年,猪舍内外消毒不严谨,圈舍内为保持恒温猪舍常通风不良且舍内空气湿度大,饲养环境较差。此前保育舍有相似症状的病例出现,基本上按一般的疾病进行处理,最终约半数因食欲废绝、机体消瘦或肿胀而死亡。产房母猪均只进行过猪瘟、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
3.2实验室检验
取肝、脾直接涂片,经美蓝染色镜检,发现有单个细长的球杆菌,无边毛,无芽孢,呈两极着色,为革兰氏阴性菌。该菌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经37℃24~48 h培养,生长的菌落小,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取少许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形态与直接涂片一致。
3.3诊断结果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可进行初步诊断,结合细菌学检查可确诊为猪副嗜血杆菌病。
3.4治疗结果
由于目前在我国流行的猪副嗜血杆菌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当仔猪发病时,治疗难度较大[2],见表1。
表1仔猪发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
笔者对剩下的28仔猪再进行跟踪观察治疗1周,并在其饮水加入黄芪多糖,28头转归仔猪病情明显好转,没有出现死猪也没有不良症状出现;未发病的285头仔猪经隔离并用支原净、氟苯尼考、阿莫西林药物预防一周后停药观察了14 d,再没有出现其他病例,猪群基本恢复正常。
4 讨论与分析
转保仔猪疾病发生初期,猪场采用青霉素治疗,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发病仔猪呈渐进性消瘦转归。其主要原因是猪副嗜血杆菌对青霉素耐药性的产生或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仔猪。由于猪副嗜血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笔者在进行了药敏试验后,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治疗[3]。
由于猪副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常在菌,因此表面健康而带菌的猪可成为传染源。在转群、断奶后失去母源抗体保护、其他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可出现症状。因此该病的发生往往会受到仔猪断奶、长途运输、换栏、换料、天气骤变及猪舍环境条件恶劣等应激的影响。因此应减少应激因素,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预先应用抗应激药物。
该猪场猪群密度过大、过分拥挤、舍内空气混浊、湿度大、氨味浓、对猪群未进行猪副嗜血杆菌疫苗接种是导致此次猪副嗜血杆菌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使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颗粒、庆大霉素注射液、嗜血康注射液等药物很快控制了病情,因此,在保育阶段应阶段性地在饲料或饮水中连续数天添加敏感药物和抗应激药物可有效净化和控制猪副嗜血杆菌病。
在诊断过程中,由于猪副嗜血杆菌株生存条件要求高,分离培养困难,可采集病料送有条件的化验室诊断,同时应注意与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支原体肺炎相区别诊断。
5 小结
对于该病的诊断除了要有一套临床诊断方法外,最重要的是在于平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规模化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进出物品严格消毒;建立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猪舍保持清洁卫生,按时消毒,保持舍内通风;发病时要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并进行全群药物预防,控制病原,减少应激。
5.1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平时要加强对猪舍环境卫生的管理,勤打扫,常通风,实行严格的定期消毒制度。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疫病蔓延和扩散。用百毒消或百优碘交替使用,每周3次。二是转保猪舍猪群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在易发本病的早春和深秋季节,猪舍内应在保证温度的基础上,每天通风2~3 h。三是减少应激,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在疫病多发季节,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和高免干扰素,可减少应激。由于猪副嗜血杆菌病在应激的情况下更容易转化为临床症状,故应减少应激。另外减少猪群的流动,杜绝猪生长各阶段的混养状况等。
5.2坚持免疫接种
使用疫苗防治本病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病情反复发作或严重的猪场,更应抓紧抓好免疫注射。可选用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进行免疫[4]。
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也要进行免疫,根据猪场发病日龄推断免疫时间,对仔猪而言一般在10日龄到30日龄内进行第一免疫,每头注射1 ml,15 d后再重复免疫一次,二免距预计发病时间至少10 d以上[5]。
5.3药物预防
仔猪断奶后一周,可以在日粮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如在饲料中加阿莫西林200 g/t,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和科学的免疫程序,以增强猪群的体质,提高猪群机体免疫力为主,是预防猪副嗜血杆菌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5.4药物治疗
隔离发病仔猪,标本兼治原则,彻底根治,防止反弹,促进机体快速康复。猪只一旦发病应立即选用针对副猪嗜血杆菌高效敏感特效的药物,氟苯尼考、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奇放线菌素—丽可胜—力复菌素等按说明书进行治疗,重症者加大剂量治疗。
参考文献:
[1]黄建华,唐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5),42-44.
[2]梁大明,朗晨辉,郝明运.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其综合防制[J].中国动物保健,2004,(6):42-43.
[3]王留,张代.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药敏试验[J].畜禽业,2010:26-27.
[4]Done S H,Paton D J.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clinicaldisease,pathologyandimmunosuppression [J].Vet Rec,1995,136(2):32-35.
[5]陈申秒,魏建忠.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研究进展[J].养猪,2007,(4),52-54.
(编辑:赵鹏飞)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99X(2016)04-0044-03
作者简介:王海刚(1985-),男,甘肃嘉峪关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