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模式研究
——基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
2016-07-27宋英
宋 英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
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模式研究
——基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
宋 英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
本文以“两轴一线”大学外语定位理论为指导,以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为依据,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探索,构建基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五个层面的“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模式。该模式能有效促进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通识性和学科专业性的相互融合,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使大学英语教育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区域经济发展;大学英语;分阶递进式课程模式
引言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广东是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强省,走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列,连续十几年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其他省份,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广东省独特的地域经济需要大批服务于区域经济、既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精深知识又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大学毕业生虽然持有英语四、六级证书,但英语应用能力并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这反映出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进行系统的调整建设。
1.研究理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指出:“高等教育应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丁仁仑和戴炜栋(2013:18)认为,“大学外语教学定位不当。我国不同地区外语教育情势各不相同,教学目标不必整齐划一、千篇一律。”他们提出了“两轴一线”大学外语定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既要发展符合国家与社会需求的大学外语教育,激发激励高校甚至学习者个体‘各奔前体‘各奔前程’,同时又要避免散乱无序的发展带来的无效教育、低效教育或者不同程度的教育重复浪费。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应以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的地域性与学科性为纵轴,人才培养的需求性与前瞻性为横轴,以大学外语师资建设为保障性来探讨大学外语教学的科学定位和规划。”(丁仁仑 戴炜栋,2013:17)
广东白云学院地处珠江三角洲,该地区是我国最早成功推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其地域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高校外语人才有着不同的区域需要。针对此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题为“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地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人才培养现状不尽人意,不能满足区域发展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课程体系职业性不够突出,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识英语与学科英语不能有效衔接,不能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融合。
综上所述,本文以“两轴一线”定位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为现实依据,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建设进行研究,试图构建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以期解决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模式的构建
2.1 课程建设目标
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7)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充分考虑广东省地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对英语的需求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的个性化需求,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一定科技知识、专业知识和较高文化素养的学生”;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设定为“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一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满足学生学科英语需求、促进学生职业潜能的发展的应用型专业辅助课程”,使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
2.2 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模式架构
此次课程建设“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学科内容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并配之以师资建设作为保障,尝试构建“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模式”,将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通识性和学科专业性相互融合。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确定多维度教学目标、开设多层次英语课程、创设仿真性教学环境、设计情境化教学活动和实施形成性教学评价(参见图 1)。
2.2.1 多维度教学目标
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听说读写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一定科技知识、专业知识和较高文化素养的学生”。分阶目标根据学生的初、中、高三个阶级分别制定,适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个体目标则由学生和教师根据学生本身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制定,主要靠学生自己实现,教师监督并提供帮助。
图1 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模式
2.2.2 多层次课程设置
桂诗春(2012:193)提出外语学习的几大需求:一是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二是满足社交需要,三是满足专业(职业) 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对学生的英语课程需求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水平,建立“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该体系能实现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既能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具体而言,“分阶”是指按照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入校统一分级考试成绩分成三阶:初阶班、中阶班和高阶班。在每个学期期末学生可以参加跳级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更高级别学习。“递进式”是指英语课程的设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为基础英语课程、拓展英语课程和学科英语课程,学生由基础英语学习到英语技能拓展再到学科英语学习,以实现由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自然过渡。具体课程设置如图2所示。
图2 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基础英语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级设置,设为三级:大学英语预备课程、综合课程1、综合课程2,开设对象分别对应于初阶、中阶和高阶班学生。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课程学习后进入拓展课程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为语言技能、文学文化和科技英语三个课程组,针对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文化素养提升和实用技能训练分别开设多门课程,学生可根据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选择任何课程学习。在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开设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工程英语等,以满足学生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都会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力图实现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通识化和学科专业化的相互融合。
2.2.3 仿真性教学环境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帮助学生协调各种学习活动,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全球信息化和传播媒介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胡壮麟,2004:345)的方向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多模态读写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仿真性或真实性语言环境。仿真性教学环境的创设从课堂学习环境、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英语网络学习平台、校外企业实习四个层面展开(参见图3),目标是为学生搭建“课堂语言训练、课外语言实践、网络语言操练、校外企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语言实践平台。
在课堂学习环境方面,大学英语教学首先注重人文环境的创设,即积极创设“以学生为本、师生共融型”学习环境,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关注学生个体个性发展,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同时注意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创设仿真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
在课外活动方面,开展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其内容和形式是为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而设置的,包括四个模块:氛围营造模块、文化拓展模块、技能提高模块、才艺竞技模块。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仿真”语言环境和尽可能多的真实语言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专项特长,使学生更主动、平等、自信地投入语言学习实践,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图3 仿真性教学环境
图4 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
网络学习平台也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包括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和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能实现“教师网络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测试、网络监控”的四位一体。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按内容分为六个子库:课程库、阅读资源库、写作资源库、视听说资源库、试题库和学生语料库(参见图 4)。该资源库将涵盖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内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视频、图像、语音、文本等资源,辅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现网络和课堂的相辅相成,成为教师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将实现知识、技能、文化素养培养的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平台不仅可以学习英语知识,训练英语技能,还可以进行专业类英语阅读和翻译,促进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实现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拓展文化视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上所述三项可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全面打造仿真性语言环境,而企业实习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实践机会。在国内,应争取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久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赴企业进行实践课程实习,实现“产学结合,学以致用”。同时应积极开拓国外企业实习项目,如“暑期美国带薪实习项目”已输送了大批学生去美国进行实习,学生在英语本土环境中通过真实的情景进行语言实践,其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校外实习基地的打造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2.4 情境化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大学英语教学应将“语言情境的创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与“仿真性教学环境”相一致,大学英语在课堂、课外、网络学习和企业实习指导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使用语言的情景,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在课程内容上,大学英语教学实施“项目化”学习,教师根据每学期英语课程的单元主题设定相关项目,学生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合作”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自己制定方案,查阅收集信息,完成研究,并用英语进行成果汇报。课程内容的项目化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及应用性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情境化教学,为学生创造进行语言交际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从而培养其语言应用能力。
2.2.5 形成性教学评价
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建立有效的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基础英语课程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平时成绩占50%,其中课内学习(20%)、课外学习及网络自主学习(20%)、考勤(1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其中包括笔试成绩(30%) 和口试成绩(20%)。 具体如表1所示。这种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这种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力度,丰富过程考核形式,对学生的评定更加全面、客观、准确,有利于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表1 基础英语课程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3.大学英语课程师资建设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王守仁、王海啸(2011:9)认为,“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性别、职称、学历结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会影响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 “两轴一线”定位理论(丁仁仑 戴炜栋,2013:21)认为,师资建设是大学外语教学的保障,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外语师资队伍能否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因此,此次课程改革建设将师资建设是作为改革的保障,制定了未来三年大学英语课程师资建设规划。
3.1 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专业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师现状,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拓展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等方式,从大学、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逐年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或科研人员。
3.2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
应注重对课程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造就一批课程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在他们的示范带领下,建立高素质大学英语教师队伍。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组建一支锐意创新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实施传帮带计划、青年教师专项培训等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支持攻读博士学位、分批次进修学习,整体提升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学缘结构;通过教学竞赛、学术考核等措施,激励青年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应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和相关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锻炼。
应注重师资队伍“国际化”成长。通过选派留学、短期进修访学、与国外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邀请海外知名专家讲学等多种途径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3.3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师德 师风
应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教师管理。制订或修订有关教师行为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职业言行。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应重视教师的学术道德培养,加强学术规范、学术自律教育,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4.结语
本研究基于“两轴一线”定位理论和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需求,进行分阶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模式的构建研究。课程模式的构建从确定多维度教学目标、开设多层次英语课程、创设仿真性教学环境、设计情境化教学活动和实施形成性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该模式顺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符合当前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个性化需求。尽管目前这一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改革措施正在实施当中,但相信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最终会成为一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满足学生学科英语需求、促进学生职业潜能发展”的应用型专业辅助课程,实现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通识性和学科专业性的相互融合,促进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 丁仁仑 戴炜栋.2013.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J].外语界, (2):17-23.
[2] 高文 徐斌艳 吴刚.2008.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 桂诗春.2012.面向交际的外语教学[J].现代外语,(2):193-201.
[4] 胡壮麟.2004.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语教学与研究, (5):345-350.
[5] 教育部高教司.200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 王守仁 王海啸.2011.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5):4-11,1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http://www.gov.cn/jrzg/ 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accessed2016-7-12.
The Study of the Hierarchical and Progressive Course Model in College English—Based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Based on the“Two Axis One Line”Reorientation Theory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market demand for applied English talents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and Progressive Course Model in College English, which is carried out from teaching objectives, course sett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The course model will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umanity character and instrumental function of English and the integr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disciplinary specialty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help cultivate qualified and applied English talents suitable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making the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dapt to both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llege English; Hierarchical and Progressive Course Model
H319
A
2095-4891(2016)04-0010-06
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项目编号:GDJY-2015-C-b043)和2015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XQX-ZL2015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宋英,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篇分析、英语教育
通讯地址:510450 广州市白云区学苑路1号 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