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阅读推广主体方阵模型构建

2016-07-26陈丽芳

中国出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

□文│王 军 陈丽芳



略论阅读推广主体方阵模型构建

□文│王 军 陈丽芳

[摘 要]阅读推广主体是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者,对于规划、设计、践行和管理阅读推广项目进而取得良好成效至关重要。基于对主要阅读推广主体的梳理,尝试构建阅读推广主体方阵模型,并对主要推广主体的职责略作解析。

[关键词]阅读推广 方阵模型 全民阅读

自党的十八大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写进党的政治报告作为重要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任务后,阅读推广作为推动全民阅读和保障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正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层面的共识与着重推进的工作。这其中,由谁去推广即阅读推广的主体至关重要,因为它是阅读推广活动得以精心设计、组织管理并顺利实施进而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可是回顾我国数年来的阅读推广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阅读推广主体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没有开展”。[1]本文将以尝试建构阅读推广主体方阵模型的方式,对此做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阅读推广体制、机制的建设有所启发,并益于阅读推广活动的整体规划、力量分配和有序有节合理适度推进。

一、阅读推广的主要主体

我们将阅读推广者视为阅读推广的主体。它主要包括机构、团体和个人。有学者认为阅读推广主体主要有各级政府机构、专业学会、民间社团等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图书馆、出版、传媒等文化机构、家庭等;[2]有学者认为主要有政府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图书馆与出版团体、教育部门和民间社团等;[3]有学者则认同政府、文化部、媒体、出版社、书店、企业、协会、各类图书馆、广大民众等主体;[4]有学者梳理、总结了各国阅读推广案例,从中可以看出,较为常见的推广主体有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各级图书馆,专业学会、基金会,民间社团、公益组织,大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出版、媒体等文化机构,个体推广人等。[5]有学者总结说,在学界提出的主要推广力量中,政府、图书馆、出版发行机构、传媒机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学校、企业、民间阅读组织、专业学术团体;最后是社区和家庭。[6]但家庭很少被提及。这说明对推广主体的构成与作用发挥的分量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也存在认识不全面的情况。虽如此,但综合起来看基本涵盖了主要的推广主体。

二、阅读推广主体方阵模型构建及主体职责分析

阅读推广是一个长期而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民的广泛参与和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应用。通过各参与主体各自功能的充分发挥、相互配合和责任担当,达成阅读推广之目的与成效。基于以上对主要阅读推广主体的梳理,笔者把阅读推广比喻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把参与其中的各方主体力量视作参战部队,尝试组构推广主体方阵模型(见图1),并对每支队伍的角色定位、责任担当略作解析。

1.协调与保障部队

协调和保障部队由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行政与行业管理机构组成,主要提供阅读推广活动的协调和保障服务,上可至国务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教育部及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中央文明办等,下及属地之各级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地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管理部门、精神文明办,等等。根据实际需要,它们可以依责发挥各自作用。

图1 阅读推广主体方阵模型示意图

协调和保障者的主要职责范围有:第一,通过立法、制度设计、发展规划、政策颁布等来保障全民阅读服务与阅读推广活动;第二,通过提供公共建设资金和财政专项经费、设立基金等,在经费上保障阅读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的建设、改善和阅读推广项目的立项、扶植和推动;第三,调动、协调社会各层面的资源和力量以建立阅读推广组织体系,并组织协调、授权开展与督促落实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第四,负责组织阅读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推广项目的评估,表彰表现突出的阅读推广项目、组织机构与个人,等等。另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有益做法,如政府及政府要员可以凭借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众人物身份号召力向全社会发起阅读倡议,并身体力行参加一些推广活动和阅读活动,以身示范,努力营造全民阅读氛围,让阅读观念深入人心,让爱好阅读、经常阅读成为社会的新常态。

协调与保障部队应主要起规划、引导、协调和提供保障服务的作用,并非“越俎代庖”而直接把阅读推广作为行政任务去落实。这其中,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作为专设机构应该起到组织协调和保障提供的枢纽作用,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下设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层级过低,[7]这不利于社会资源的组织调动和协调,建议提高其级别或者成立专门的阅读促进基金会,由国家级领导乃至国家主席担任主要负责人,并由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或者阅读促进基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阅读促进基金会或办公室,和中国阅读推广委员会、中国阅读学会一起构成“一体两翼”核心推广主体架构。

2.主力部队

阅读推广的主力部队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体操作者,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以落实责任主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图书馆学会及下设各专业分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及下设各委员会,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及下设各研究部、联盟,阅读促进基金会或办公室(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设立)和各种科技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应成为主要的推广者。各级各类图书馆舍、农家书屋和科技文化中心则可充当活动平台,提供主要活动场所、阅读资源和专门人力资源。这属于非营利公益性质的推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大力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探索向社会购买阅读推广服务,引导、促使或成立一些相关文化传播公司、培训机构或其业务部门从事阅读推广服务而成为阅读推广的市场主体。适当引入市场力量,充分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既能使阅读推广活动更切合国情、民情和民众阅读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引入适度竞争,使各项资金和资源得以优化使用从而取得更好效果。

主力部队的主要职责是:第一,设计阅读推广项目、方案、活动等,并向政府部门提议并具体承担和落实实施;第二,开展阅读及阅读推广调查和研究,不但要研究具体的活动策略、方式,更要加强对阅读读物、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方面的建设、提供和培育手段的研究;第三,积极创新阅读推广策略和方法,转化研究成果,塑造阅读推广品牌活动;第四,打造并提供阅读推广活动服务平台,为其他社会推广力量提供帮助与服务,等等。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阅读推广要注重数字化手段的价值与应用。

3.左、右协同军

协同是对主力、尖兵的配合。分为左、右协同军,主要是根据协同推广主体的性质及其贡献范围和贡献大小提出的大致的提法与分类,因为其中除了专门从事阅读推广的公益组织和个人,其他的各有各自的专有社会职责,如果其方便并愿意的话,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不过协同力量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其不但可为其他推广力量的有力补充,利于社会整体阅读推广氛围的形成与扩散,而且完全可以通过自行培育或利用国家扶植力量打造出品牌推广项目,和主力部队一起“百花齐放”,取到较好的实际推广成绩和协同效果。

左协同军概念是从营利性经营机构的角度提出的,主要包括传媒、出版发行企业、“三网”企业以及各类一般社会性企业等。传媒主要负责资讯报道与服务、阅读推广节目策划制作与播出、阅读宣传与舆论引导,来普及阅读观念,提振阅读文化,并适当捐助活动资金和阅读物品等。出版发行企业则主要负责策划出版优质阅读品和阅读推广科研成果、结合出版物营销和书(刊)博会等大力宣传倡导,推广阅读,出版营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阅读推广行为。

这里专门提出“三网”(电子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企业主要是因为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三网融合”进程中的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子通信网日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基于它们诞生或改造了许多各类企业的同时,数字出版业务、数字出版企业以及新的出版流通渠道、各种数字阅读方式也应运而生,无论从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还是从社会责任承担来看,开办阅读文化或出版商业类网站、频道、客户端,提供低价乃至免费的网络通道服务,如配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的建设架构数字阅读通道并实施阅读业务流量低价或免费策略、阅读点播与推送服务等,或者通过提供资金赞助、读物捐献等为阅读推广添柴加薪,都是责无旁贷的。

其他一般企业则可以利用赞助、捐款等形式参与阅读推广,不妨考虑和企业形象宣传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各类企业也可以创造出一些灵活的形式在小范围内组建如企业家读书会、读书俱乐部或国学俱乐部、阅读爱好者联盟等,既能交流、分享读书心得、经验,也实际上打开了一扇把阅读文化带回企业、带向社会的大门。

右协同军主要是在非营利层面形成的概念,但凡可以且有意愿配合阅读推广活动的社会公共机构、公益组织、学术团体、民间社团等及一些从事公益活动的个人,都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这些非营利社会机构和个人参与阅读推广可以采取从事阅读文化、阅读推广研究以及直接以各种形式参与配合或者自行组织阅读推广活动,也可以结合自身业务开展阅读、赏析文化方面的普及与传播活动。

这里尤其要强调如编辑学会、图书评论学会、出版者团体协会、出版促进会、出版基金会、作家协会、一些文学文化艺术团体(如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基金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及其下属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各级妇女协会、妇女儿童基金会以及各地教育基金会等组织机构更应身体力行。编辑学会、作协、出版者协会促进会、文学艺术团体等可以多研究、多创作、多出版针对不同阅读对象的阅读精品,多参与或组织作品阅读评介与文化宣传活动。妇女联合会、教育基金会等则可以积极从妇女儿童这条线深入开展妇女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抓住了妇女儿童这条线,就等于抓牢了阅读推广的一个得力抓手,这个对我国来说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尝试。

4.尖兵方队

尖兵方队主要包括家庭、社区(街道)、村镇、大中小学、幼儿园以及一些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属于插入阅读对象身边的前线小分队。

家庭是阅读元单位。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过“耕读传家”的良好传统。家庭阅读文化的塑造与传承对于整个社会阅读文化氛围的形成至关重要,可以说家庭里养成的文化观念与文化习惯相伴人的一生并能代代延续。这就需要大力宣传阅读的意义,普及阅读观念、知识和方法,促进家庭成员们的阅读自觉与自为,希望借此重建家庭藏书和亲子共读观念,培育起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社区(街道)和村镇属于家庭的上一级社会单元,它们可以利用直接管理与服务之便把单个家庭组织成群成片进行集体宣讲与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也可以便利地深入居民家庭,这些都非常有利于阅读推广活动渗入阅读推广链条的最末端,也能更好地收集到阅读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现在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的兴起,需要数字化的阅读推广手段与之相适应,搭上智慧家庭建设的便车不失为阅读推广活动进入家庭的又一便利方式。因此,社区、街道和村镇应充当起阅读推广平台的角色和马前卒,主动对接阅读推广委员会、图书馆等阅读推广主力军,积极唤醒居民阅读意识,引导阅读习惯养成,组织阅读活动下社区、进家庭,倡议亲子阅读,让阅读服务深入基层贴近民众。

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和家庭紧密相连,可以说是家庭的延伸,一般设有图书馆或图书室,它们可以直接对接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层面的活动,而且作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殿堂,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对于一个人的阅读知识、阅读能力、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的培育很重要。这些教学和幼托机构不但应积极配合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在校内、园内开展,为其提供场所、时间和人力保障,而且要积极开设阅读指导课程,推进电子书包项目实施,举办阅读节、阅读竞赛、阅读联谊等活动推进学生、孩子阅读及其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些社会培训教育机构尤其是早教类公司,也可以申请参与或承担一点具体阅读项目的推广工作。如果阅读需要和阅读能力的教育成为社会的共识与需要,阅读方面的培训就会自然地成为商业性业务项目。在尖兵方阵中,家庭又是核心与关键,因为家庭不仅对阅读文化的传承、阅读兴趣的培养与阅读习惯养成等举足轻重,而且从实际上看,社区(街道)、村镇、大中小学、幼儿园以及一些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等的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成效取得,恐怕最终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家庭这个基本阅读元单位作用的发挥。

三、结语

本文初步探讨了阅读推广主体的责任担当和结构分布问题,建构了一个旨在帮助在全国宏观层面上理解和认识各推广主体的社会位置与功能发挥的理论模型,以启示全国阅读推广体制、机制的建立。有条件的省、市、地区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考模型搭建属地“一体两翼”核心架构,或者类似体制、机制,以方便更好地配合全国阅读推广或者因地制宜开展区域阅读推广活动。但是各主体要注意形成自己完整顺畅的运作体系,肩负起推广责任,并注意细分阅读推广对象,针对各阅读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将阅读推广分级、分类,深入、耐心、长效化,灵活、多元、常态化,着眼长远,锐意创新,避免流于形式化或者嘉年华式的推广活动,以期早日实现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国家目标和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1]莫泽瑞.阅读推广的国内研究现状与展望[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8)

[2]王翠萍,刘通.中美阅读推广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5)

[3]黄文镝.近年来我国社会阅读活动概述[J].图书与情报,2010(3)

[4]王玉波.我国的阅读推广研究进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

[5]赵俊玲,郭腊梅,杨绍志.阅读推广:理念方法案例[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6]丁娜.全民阅读推广力量的角色建构[J].图书馆论坛,2014(2)

[7]李新祥.全民阅读“热”的“冷”思考[J].出版广角,2013(7)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阅读推广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