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卸任总理这样出书

2016-07-26宗禾

畅谈 2016年8期
关键词:朱镕基李鹏温家宝

宗禾

相较于过去常以“集体智慧结晶”面目出现的中共领导人文选,近年来前国家领导人出书的体裁逐渐走向多元,越来越生动有趣,越来越贴近读者。

“真实是本书的生命。”温家宝曾对《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编辑组这样要求。近日,这本表露温家宝浓浓地质情怀的书籍出版发行。

实际上,这本介绍“地质人生”的书是他卸任国务院总理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书。早在2013年,温家宝已经出版过一本《温家宝谈教育》。

国家领导人在卸任后出书已不鲜见。记者梳理发现,三任总理李鹏、朱镕基、温家宝卸任后都有书籍出版,其中李鹏出书最多,共13部,朱镕基出版书籍3部。

他们有的出版了个人性的专题日记,有的出版了讲话录……相较于过去常以“集体智慧结晶”面目出现的国家领导人文选,近年来前国家领导人出书的体裁逐渐走向多元。这些书受到广泛关注,不少还上了畅销书榜。

内容:两位总理卸任后将日记公开出版

温家宝的地质情怀

1968年,温家宝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二队任技术员,曾长期在祁连山和北山地区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找矿工作,工作区域涉及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将专业性较强的地质笔记出版,无疑与温家宝的地质情怀有关,用他的话说,“表达我对地质工作的无限怀念之情”。记者了解到,温家宝于2014年3月提出出版意愿,当年3月下旬出版社收到笔记本原件,总字数约四百多万。温家宝在自序中表示,从2013年3月开始,自己有闲暇慢慢翻看这些笔记本,这些笔记“是我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温家宝在书中还新撰写了24篇回忆文章,使得整本书有传记的性质。

《温家宝地质笔记》的第一部分是野外地质考察笔记,其中所选笔记、日记和回忆文章,反映了作者当年穿行于崇山峻岭、戈壁荒漠从事野外地质考察的工作内容。

温家宝在1970年5月27日的工作日记中写道:

5月25日傍晚,到了二指哈拉大坂下,由于修公路,山沟堆满了碎石,骆驼队无法通过。在天黑前,我们抢修了道路。当晚,支了帐篷,在地铺上度过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起身。在八点钟前,打好了驮子。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翻过了二指哈拉大坂。

在蛇眼沟安了基站。基站附近没水,在距基站一里多的地方有两个积水坑。于是,我们就用肩挑水。同时,在近处挖坑储水。基站附近没有柴烧,我们就在一个晚间,捡了200多斤牛粪,解决了烧柴问题。

工作日记中,还记载了不少温家宝当年的生活细节,其中,他不愿在打扑克上多费时间这一件小事令人印象深刻。

温家宝在1970年5月18日的工作日记中写道:昨天出发,夜宿张掖,今天到达祁连。虽然已是初夏,但在翻越4300米的俄博大坂时还是非常冷的。我们又穿上了皮衣,戴上了皮帽。山区河流的巨厚冰雪才刚刚融化。

现在,同事们都在打扑克。我不愿在那上面多费时间。我想,只有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学习,才能弥补我资质的不足,才能不空耗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1981年4月7日,温家宝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其中他提到,“要在45岁以前攻破英语”;“要做一个干练的管理干部,有远见卓识、明确目标,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不图虚名,不骛虚声,做事要有计划,应该办的事切实抓紧,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力求避免。立大业必须有大志,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要有非凡的勇气和极顽强的毅力。我将为祖国奋斗一生,并将此精神留给我的儿女”。

朱镕基语录掷地有声

退休领导人出版作品,多是将此前的讲话、报告等整理发表,朱镕基所出版的三部书就均属此类,他将自己在上海及国务院任职期间的讲话、演讲以及答记者问整理出版。

2013年8月12日,《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由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向全国发行。

朱镕基于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收录了他在这一时期的部分讲话、谈话、信件、批语等106篇,照片83幅,批语及书信影印件9幅。

据悉,该书编写经过长达近两年的整理、核实、删减等大量工作,近300万字的原始文稿最终被挑选出30多万字的内容入书。

而早在2009年,《朱镕基答记者问》的出版也是备受读者热捧。《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除了“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书中还有另外3个部分“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在境外的演讲和答问”“接受香港记者随行采访”,其中不少内容是首次在国内公开发表。

朱镕基在任总理时是中外记者追踪紧盯的采访对象。他回答记者问题时,有的话雷霆万钧,有的话富有朴实感,还有的言谈幽默风趣。而其即席回答的作风也常常赢得喝彩,为人所熟知的“棺材说”和“雷区说”是最典型的了。1995年,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因腐败问题被查处,副市长王宝森畏罪自杀,朱镕基得知后极为震怒,提出:“查处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自己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李鹏揭中越关系正常化内幕

李鹏退休后主要以日记的形式写回忆录,先后出版了《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起步到发展——李鹏核电日记》《电力要先行——李鹏电力日记》《立法与监督——李鹏人大日记》《市场与调控——李鹏经济日记》《和平发展合作——李鹏外事日记》等日记体回忆著作。

随着李鹏的职务变动,日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1983年-1988年,李鹏任副总理,分管能源、交通和重点建设,日记也多为有关这些领域的记载;1988年-1998年,是李鹏任国务院总理的10年,其时的日记覆盖全局,是名副其实的“总理日记”;1998年-2003年,李鹏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济方面的立法与监督,以及李鹏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情况,则是这五年日记的重点内容。

在《和平发展合作——李鹏外事日记》中,李鹏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中越关系正常化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期,越南出兵柬埔寨。1979年,中越关系降至最低点。1986年12月,阮文灵担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阮文灵调整政策,寻求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

经过中越双方秘密联络,1990年9月3日至4日,阮文灵偕同越南部长会议主席杜梅,与中国领导人在成都举行了会晤,这成为中越关系正常化的转折点。1991年11月,新任越共总书记杜梅等来华访问,两国宣布中越关系正常化。

过程:温家宝与编辑见面八次李鹏打字口述并用

三位总理卸任后出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参与度高。

责任编辑何蔓透露这样一个细节,每次将书稿交给温家宝,他总是能在五天左右的时间内退回来。书稿体量很大,年过七旬的温家宝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看完,效率之高让何蔓印象深刻。

“每页都有批示。”何蔓说道。在向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后,编辑组将600余条意见合并成386条交给温家宝,温家宝和编辑组一起将问题逐个解决。

与温家宝相同,李鹏对于回忆录的出版也是亲力亲为。据媒体报道,自2005年开始,李鹏便筹划进行回忆录的写作。2012年底,李鹏将一本打印好的完整书稿交给出版社,里面连照片摆放位置都已经安排好了。内容全部由李鹏撰写,没有工作班子。李鹏通常是直接在电脑上写作,常用一台黑色的笔记本电脑,后来由于年龄原因,李鹏采用口述方式,打好腹稿,对着录音机口述,然后由身边工作人员将录音整理出来。

原则:讲话实录原汁原味

当年笔记一字不改

三任总理退休后出版的书籍,封面风格有所不同。朱镕基的所有书籍封面都是他本人的照片,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曾对媒体表示,以《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为例,封面照片是根据朱镕基办公室的意思挑选,这张照片能反映朱镕基本人的风貌。而温家宝的两本书籍都没有采用照片作封面,李鹏出版的十三本书中,仅回忆录使用照片作为封面。

记者获悉,除几代核心领导人最重要的著作由中央指定给人民出版社外,其他退休常委的著作出版主要取决于领导同志的个人意愿,出版社主动做工作的空间很大。记者也发现,出版社的多样化以及“专业对口”、“工作对口”的特征在这些书籍出版中有所体现。比如温家宝的两本书,《谈教育》是由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地质笔记》则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李鹏的很多书籍是交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李鹏论三峡工程》则交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据媒体报道,在《电力日记》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之时,李鹏就提出,“我还要写一本回忆录,其中很多内容是在电力系统工作的情况,到时也请你们帮忙出版。”

记者注意到,真实是此类书的一大特点。黄书元曾披露,在编辑讲话实录过程中,朱镕基曾一再嘱咐,一定要保持他讲话的原汁原味。

这次《温家宝地质笔记》编辑过程中,温家宝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何蔓告诉记者,温家宝反复强调真实,将其作为这本书编辑的指导原则。要求对当时笔记一个字不能改,当初怎么写的,就怎么展示。所以书里影印件中的文字错误仍从其旧,仅以注释标出,对于正文部分的笔记错误,在后面以括号形式标出。“本书所录笔记完全是原始记录。”温家宝在自序中写道。(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华社、人民网、《新京报》、《现代快报》、《山西晚报》等)

领导人出书,怎么审?

曾在中央党史研究室供职15年的历史学者韩钢介绍说,在内容环节,除了法律规定的出版报审程序外,“领导人的书没有刚性的政治审查。”不过,有时是领导人自己会主动提出审查要求。《朱镕基讲话实录》在送到中办之前,朱镕基还分别将书送给一些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国务院各部委部长的老同志。“送给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审查,目的在于减少错误,我在这里面批评了别人,你不让人家辩解几句,那不行吧。”朱镕基在一次清华大学的座谈会上这么说。

而如果是出版领导人的文选,书则由领导人本人审定。根据新华网的介绍,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所编的《江泽民文选》,“经作者逐篇审定”。同样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的《邓小平文选》,邓小平也是逐篇审定了全部文稿。新华网介绍说,对编入了邓小平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这段时间内主要著作的第三卷,作者还亲自指导了编辑工作。

事实上,除了对样稿的“审查”,书在形成之前就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根据1997年当时新闻出版署的一项规定,出版反映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图书,必须严格执行专题申报、审批制度:“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所属出版社,须将选题和稿件报主管部门审核并提出意见后,报送新闻出版署审批;新闻出版署在审批过程中,必要时可视不同情况,分别送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军事科学院等部门协助审核。凡出版反映健在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图书,必须征得本人同意才能出版。”

领导人出书销量好,稿费多捐献

“即使身不在其位,人们对为官者、特别是领袖的阅读欲望是强烈的,这也是卸任高官出书的市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说。领导人出书销量往往特别好,如《朱镕基答记者问》总销量过百万,吴官正的《闲来笔潭》不到一个月发行45万册,李瑞环的《看法与说法》销量也过20万册。而一般学术书籍5000册就算卖得很好了。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透露,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版税按常规计算,—般在7%~10%之间,发行量大时会上调。

中国卸任高官的稿费大多以设立基金会或资助他人的方式捐出。2004年,邓小平亲属将他生前稿费100万元捐给遵照其遗愿设立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同年,李瑞环亲手创办了桑梓助学基金会,将《务实求理》一书所得的100万元稿费捐入,旨在帮助品学兼优的特困大学生;2005年,李岚清用个人全部稿费200万元发起成立了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

2012年,李鹏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出稿费300万元,设立了“李鹏——延安助学基金”。

此外,吴官正出资115万元设立了昱鸿奖学金,朱镕基设立了“实事助学奖学金”等。

猜你喜欢

朱镕基李鹏温家宝
李鹏鹏书法作品
高速公路扩宽桥梁设计研究
如果邓小平在,会称赞你吗
Creative Cram
cute pandas
朱镕基慷慨助人严律己
《温家宝地质笔记》出版发行
慈善家,朱镕基的新身份
新书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