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实践与反思

2016-07-25吕玲艳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润禾小学河北沧州061113

学周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

吕玲艳(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润禾小学,河北 沧州 061113)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实践与反思

吕玲艳
(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润禾小学,河北沧州061113)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平台,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握学生生理和思维上的特点。在学生经历学习的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三角形内角和

我们都知道,数学的教育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所需的数学知识;第二是发挥数学在人类的思维创新方面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通过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在课程中的操作实验讨论等及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建立基本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算一算等活动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并且可以应用这一定律求解未知角的度数。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算一算等活动内容,培养其动手能力,并传授数学的教学思想。在这种以游戏为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游戏开始之前,让学生做课前准备,组织每个学生量取自己的三角纸片的角度,相互之间不传递信息。其次,组织猜角游戏,教师组织学生报出自己测量的两个角的角度,然后让其他学生来猜第三个角的角度,教师也参与其中,通过教师每次都能猜对答案激发学生对猜法进行探索的欲望。最后揭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三角形度数间的关系,提出今天的课程主题,组织学生一起来探索这个规律。

二、实践操作,探索定律

为了让学生认识内角的概念,并促进学生理解。安排学生自己读一遍教材,然后教师提出什么为内角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其自学教材的内容进行回答。根据之前的游戏情况进行感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刚才教师总是能够猜对角度,预习过的学生会提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个概念,教师提出这只是初级阶段的猜想,需要进行验证。

从特殊案例到一般案例,逐渐深入理解。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特殊案例进行观察,然后提出问题:对于一般案例来说,该怎样验证内角和为180度这个规律?组织学生将手中的所有三角形进行内角测量,并快速计算内角和,将测量和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指名让学生对自己的测量计算结果进行汇报,会发现有各种情况,有的内角和为180度,有的不是180度,有的直接自己测量了两个,计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有的内角和为180度,而有的又不是180度了呢?

三、进行折叠实验,再次验证规律

教师对刚才的结果进行总结,指出学生的测量结果有的是遵循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规律,但有的又不是,我们还可以通过折叠实验来进行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组织学生将手头的三角形纸板按照课本上的方法进行折叠,这期间教师要巡回进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地进行实验。师生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实验是否可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四、发散思维,进行讨论

首先,教师对折叠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肯定,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是否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进行验证?备选方法:(1)撕下三角形的两个角,与第三个角进行拼接,最终可以看到三个角组成一个平角;(2)选取三个一样的三角形,将三个三角形进行拼接,发现三个三角形组成一个平角,也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接下来我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尝试,进一步验证规律。

五、安排练习,归纳总结

完成教材的第1题,第2题,第3题。还要讨论问题: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多少个钝角?最多有多少个直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结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言,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最终对课程进行总结,并且学会总结和学习的方法。

六、课堂反馈,教学反思

后面还要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第4题和第5题,并进行矫正和评价。这种教学的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并且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游戏穿插,引入课题。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烈,设计这种以“猜猜猜”为模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得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2)动手操作,玩中求知。本节课最主要的、特色是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种边动手边探索边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3)创造情境,锻炼思维。教课课程中,学生通过对手头的三角纸板进行各种操作,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并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我总结到,这种自主探索教学平台的搭建,建立在很好地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整个学习过程,安排的合理紧凑。教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好学生好动的特点,整个课程过程中,都让学生处在操作、讨论、思考、计算、交流、总结的活动过程中,并尊重学生得出的结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使得教学不仅更加有效,而且非常生动、易接受。

[责任编辑田彩霞]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the Teaching of“Angle Sum of a Triangle”

LV Ling-yan

(Runhe Primary School,Bohai Zone,Cangzhou Hebei,061113,China)

Key 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students;angle sum of a triangle

Abstract:In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an autonomous exploration learning platform for students,an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teacher also needs to grasp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knowledge,teachers should spare no efforts to cultivate students’creative thinking on purpose.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11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101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