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心圆里绘前程

2016-07-25姜明广陈炳健

关键词:招工梧州市梧州

姜明广+陈炳健

明朝解缙在诗里描写梧州胜景道:“拍天二水通交广,耸日高城跨北山;茅屋竹筏依古濑,筒槽渔艇满江湾。”古城梧州坐落桂粤湘三省交界,北望帝陵,东接云浮,怀抱西江,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或许正源于此,当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落户梧州,也能得风气之先,上连中心,下接地气。近年来,梧州市利用远教平台开展的“走进站点、共谋职业”活动,就是围绕中心、凝聚地气的一个创新举措。

点式布局,瞄准就业需求

梧州市地接广东,人口众多,历来是外出务工大市。梧州市远程办针对本地实际,开展个性化服务,对准基层就业需求,为基层群众就业创业搭桥指路、保驾护航。

构建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供需对接零距离。在远教平台开设“党员务工信息”专栏,由专人负责定期搜集人社部门和“两新”组织的招工信息,及时更新用人需求变动情况,确保就业信息传递能够快速及时、辐射范围广。同时,深入全市各工业园区及产业基地调研,把企业情况、招工简章制作成图文信息或宣传片上传平台。目前,已协助21家规模较大、用工量多的企业摄制了宣传片。这些宣传片发布在远教平台上,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参考。以梧州甜蜜家蜂业有限公司员工生活为蓝本拍摄的《追花逐蜜养蜂人》一片因内容翔实、富于生趣而深受群众喜爱,也帮助了群众了解这家企业。甜蜜家公司的老总说:“现在有人来我们这儿求职,我们就先放一遍这部片子,他们就了解这份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了。”

构建与远教成员单位直通渠道,第一时间宣传就业信息。梧州市远程办建立了与各远教成员单位尤其是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长效沟通机制,第一时间获取就业创业信息,并积极谋求与成员单位的深入合作。今年3月份,梧州市人社局、市妇联开展“春风行动”,为就业妇女提供了文员、保育员、工人等1000多个岗位。梧州市远程办及时将这一信息公布在平台上,策应了“春风行动”。永隆塑料五金电器有限公司人事部主任江海妮反映,“春风行动”宣传到位,他们公司这次招聘应聘人员多、素质高,一次就招到了200多位熟练工。

构建农产品供需网络平台,助力农村电商发展。在远教平台大力宣传农村电商扶持政策和成功经验,引导农民工转变思想,着眼点从“就业”向“创业”转化。蒙山县新圩镇古定村村民曾祥日以前也曾出门务工,后来从远教平台上了解了本地电商扶持政策后,他萌发了创业念头。在远教站点的引导下,他大胆尝试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将本地的柿饼、蔬菜干、红薯干等土特产放到网上销售,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型“农村经纪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至今,梧州用工企业通过远教平台发布招工信息上百条,实现招工人数2万余人。梧州本土就业和返乡创业人口也呈现上涨势头,其中新增电商从业人员近千人。

环式推广,制造涟漪效应

为了给活动创造条件,使活动顺利开展、有效落实,梧州市远程办进行了一系列辅助性工作。

定期在远教站点集中开展党员干部大学习活动。结合“远程教育助我走富路”“培训返乡农民工”等活动,通过党组织“集中组织学”、利用闭路电视“统一转播学”、发动群众“按需自发学”等形式,开展有声有色的学习活动,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或自主创业。去年春节,在广东佛山打工的藤县藤州镇潭东村村民胡浩雄返乡探亲,在远教站点了解了梧州市有关就业信息,当即决定带着妻子返乡就业。如今的胡浩雄已是藤县新舵陶瓷公司的一名保安队队长,月收入5000多元;他的妻子黄雪是公司仓库部的仓管员,可谓是“夫妻双双把家还”。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全方位就业创业课堂。梧州市根据本地实际,制作了一批实用技术类培训课件。《六堡茶手工炒制的关键三步》等一系列实用技术课件针对本地企业招工热门岗位,指导基层群众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掌握就业技能,形成了空中就业课堂。同时,梧州市各县区充分发挥远教站点职能,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站点开展培训,邀请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到现场讲解企业招工政策,打造了现场就业课堂。梧州市民何晓梅是一名“单亲妈妈”,曾因为没有工作生活拮据。去年8月,在社区远教站点的帮助下,她学习了有关业务技能,应聘成功,成为龙圩区的一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如今,何晓梅的生活已有了明显起色。

开展远教进企业,与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教育培训对接。跟进两新组织“红色方阵”建设工作,及时在规模以上企业设立远教站点,尤其是针对用工量大、工人流动速度快的企业,强化远教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融合。截至目前,梧州市已建立非公企业远教站点45个。梧州高清铝型材厂党建指导员梁雄芳介绍说,他们厂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对工人岗位技能要求相对较高。远教站点进驻厂里后,结合厂里的生产经营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铝型材生产、企业经营与市场营销等专题的专场培训,与企业经营活动对接很好,也及时为企业新员工加了油、充了电。

链式跟进,服务逐步深入

梧州市远程办为活动制定了“服务一人、落实一户”的指导方针,强调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并着力探索把活动长期深入开展下去的有效机制。

强化沟通机制,根据信息反馈改进提升工作质量。责成终端站点管理员在集中播放日收集基层群众就业需求和就业反馈情况,对已实现就业和创业的群众注重跟踪服务。藤县的潘建龙大学毕业后在广东做白领,去年返乡创业,成立了大鲵繁育专业合作社。为了扶持潘建龙创业,藤县远程办多次到他的养殖场调研,询问他的需求,针对他的困难为他争取了创业贷款,给他介绍了对口专家。潘建龙说:“当初远程办扶持了我上马,如今他们又一路为我保驾护航。我的成功离不开远程办的支持。”不仅是潘建龙,还有很多成功就业和创业的群众都对远程办这种“负责到底”的做法表示赞叹。

设立激励机制,吸引企业靠拢远教平台。为了激励企业了解远程教育,并积极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招聘活动,梧州市各级远程办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办法。对于和远程教育合作密切的企业,将之确立为非公党建示范点,并为企业拍摄宣传片,配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甜蜜家公司也是梧州市挂牌的非公党建示范点之一,这些年来梧州市远程办一直将甜蜜家公司作为典型进行宣传,除了为其拍摄纪录片《追花逐蜜养蜂人》外,还从企业文化宣传和员工思想教育角度为其拍摄了宣传片《甜蜜的事业甜蜜的家》。

设立学先进服务网,形成典型带动效应。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开辟树典型、学先进专栏,对利用远教平台和通过远教技能培训找到工作和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进行宣传,以扩大共谋职业活动的影响力。几年来,梧州市先后组织各县区专题片制作团队,拍摄了《爱做梦的人》《老潘家的“丝绸之路”》等一批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反映自强不息就业创业典型的专题片,为活动深入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远教杠杆虽然小,撬动起来作用大。梧州市远程办以民生为圆心,以服务为半径,在引领群众就业创业之路上凯歌高唱、激情飞扬!

(作者陈炳健为广西梧州市委组织部干部)

猜你喜欢

招工梧州市梧州
梧州市第八中学 勤奋创新 润心立德
中共梧州城工委
梧州市房价运行和减少金融杠杆的思考
梧州市留用地工作调研报告
留守媳妇
将安全培训融入招工就业全过程
招工景象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梦梧州(外两首)
如此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