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动式可视人工流产器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7-24胡建芳韩雪芹
胡建芳 韩雪芹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23002)
·经验交流·
旋动式可视人工流产器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建芳 韩雪芹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23002)
重复人工流产可导致子宫颈及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损伤[1]。旋动式可视人工流产器是通过弹性旋流环的旋转缠取,剥离妊娠物的方法终止早期妊娠,具有不产生负压、无需扩张宫颈、安全有效等特点。笔者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年1~6月在本院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手术妇女220例,根据自愿选择的手术方法分为刮宫组(110例)和旋动组(110例)。纳入标准:年龄20~39岁,配合随访,身体健康,排除人工流产手术禁忌证,停经≤50d,阴道彩超确诊宫内妊娠,孕囊直径1.0~3.0cm。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
旋动式可视人工流产器及一次性旋流环由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XRL-VK(鲁食药监械生产许 20100018号)。
1.3 方法
旋动组:将一次性旋流软环放入手柄前端的卡槽内,上推外套管,将旋流环固定在外套管内,送入宫腔后将外套管退回,在彩超引导下,将旋流软环置于孕囊处,以200~400转/min的速度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点动旋流环,缠取、剥离孕囊,并在静止状态下退出宫颈,检查缠附的绒毛组织是否完整,再次进入宫腔内旋转缠取,观察有蜕膜缠附于旋流环,宫颈口有蜕膜组织溢出,将旋转环套管回退1/2于宫角处清除残余蜕膜。全程彩超引导下操作,术后检查收集的胚胎组织是否与孕周及术前彩超提示相符,测量并记录出血量及组织物。刮宫组:在彩超引导下行常规负压吸宫术。所有研究对象术前6h均口服米非司酮75mg、术前1h含化米索前列醇400μg,术后常规服用屈螺酮炔雌醇3个周期,术后10 d门诊复诊,彩超检查排除宫腔妊娠物残留及观察内膜厚度,询问并记录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术后40d电话随访月经恢复情况。随访至术后3个月。
1.4 观察项目
①术中出血量:旋动组以无菌治疗巾血渍直径计算,血渍直径5cm计量为5ml。刮宫组过滤组织物后量杯计量。②出血时间:从手术结束至阴道流血干净的天数。③月经恢复情况:记录从手术结束至月经复潮的天数及经量比既往减少情况。④术后服用3个周期屈螺酮炔雌醇后月经量较既往仍减少或闭经者,宫腔镜检查是否存在宫腔粘连,并依照2000年Nasr 等[2]提出的宫腔镜下的评分系统判断粘连程度。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对象的年龄、月经周期、停经天数、人工流产史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术中、术后情况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天数、月经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宫颈粘连情况
两组经量较既往减少者中有20例(刮宫组1例拒绝宫腔镜检查)于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宫腔粘连及粘连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1 两组对象一般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人工流产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与刮宫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情况比较[例(%)]
*与刮宫组比较P<0.05
3 讨论
传统负压吸宫术中,当宫腔与腹腔形成较大的压力差时,会导致宫腔内血液沿输卵管逆流[3],而且反复吸刮宫壁,不但出血较多,一定程度上也损伤了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其修复和再生能力低下[4]。任何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的操作均可以导致宫腔粘连的发生[5],而与人工流产有关的内膜损伤则是宫腔粘连的主要病因[6]。研究表明90%以上的宫腔粘连与宫腔操作有关,66.7%的宫腔粘连发生在流产刮宫后[7]。较高负压是人工流产综合征及远期宫腔粘连、闭经、内膜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8],降低人工流产术中宫腔压力是减少负压吸宫对子宫内膜及其基底层的影响, 消除宫血逆流现象的可行办法[9]。
旋动式可视人工流产器在临床应用中无需负压,其利用直径4mm的一次性旋流环的旋动缠取孕囊,达到终止早期非意愿妊娠的目的。本院从2014年11月开始,对停经天数≤50d,孕囊直径1.0~3.0cm的妇女应用旋动式可视人工流产器终止妊娠,并于2015年1月开始将其用于重复人工流产等高危因素者。本文观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负压吸宫术相比,旋动式可视人工流产器用于有重复流产的高危因素者,在减少人工流产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及月经复潮时间、降低宫腔粘连比率方面具有优势。对于是否能够改善人工流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还需要大样本量的远期观察。
[1] 颜景杏, 洪顺家. 宫腔粘连诊疗研究的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 20(11):910-912.
[2] Nasr A L, Al-Inany H, Thabet S, et al. A clinicohysteroscopic scoring system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J]. Gynecol Obstet Invest, 2000,50(3):178-181.
[3] 王雪莉.育龄妇女人工流产与继发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10,17:715-716.
[4] 曾祥丽.152例无痛人流后引起闭经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1,13(2):357-358.
[5] 曹兴凤,王霭明,赵勇,等.宫腔操作对育龄女性的影响[J]. 生殖医学杂志, 2014, 12(6):435-441.
[6] 华莹,陈文兵,章凡.吸刮宫术后子宫粘连37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 (31):4407-4408.
[7] 古云霞, 涂玲. 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9):91-96.
[8] 孙克立,钱春妹,马蕾,等.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的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20(2):121-122.
[9] 张运辉,陈婵玉. 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颈和宫腔粘连发生比例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21(1):3.
[责任编辑:张 璐]
2016-04-13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