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分析: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

2016-07-23谢九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权威人士雪崩月份

谢九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上半年GDP实现6.7%的增长。应该说,这样的成绩要略好于市场预期,不过,如果考虑到全年6.5%的最低增长目标,下半年稳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7%,创下28个季度来的新低,由于二季度经济状况并无明显好转,市场普遍预计二季度增速可能会低于一季度,从而导致上半年整体增速下滑。不过,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增速和一季度保持一致,实现了6.7%的增长,使得上半年增速也稳定在6.7%的水平。

虽然上半年经济增速并没有跌出6.5%~7%的年度增长目标之外,但是基本上也很难发现过多的亮点,相反,一些新的问题正在陆续暴露,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隐患,比如民间投资的雪崩。进入2016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突然陷入断崖式下坠,去年底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其中国有控股投资增速为10.9%,民间投资增速为10.1%,民间投资增速基本和全国整体投资和国有投资保持一致,但是仅仅过了半年,民间投资突然雪崩,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9%,民间投资增速仅为2.8%,如果仅从6月来看,当月的民间投资增速其实已经出现负增长。

某种程度上,民间投资的雪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隐患。今年5月份,“权威人士”谈及国内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第一条就谈到“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然后才是“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不难看出民间投资下降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分量。我国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贡献了超过六成的GDP、六成的纳税,以及超过八成的就业,如果民间投资保持目前的雪崩态势,即使中国经济表面上能够维持6%~7%的增速,也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性意义。

面对民间投资雪崩的局面,今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在各省(区、市)、各有关部门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赴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和专题调研。对于民间投资大幅下滑,督查组在6月份最终汇总成四大原因——首先在政策法规落实方面,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缺乏配套细则,有的政策针对性、操作性还不够强;其次,在政府管理服务方面,行政审批有待进一步精简优化,地方监管服务有待同步提高;再次,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玻璃门”“旋转门”在一些地方、行业仍不同程度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企业负担重;最后是企业自身发展方面人才缺乏,用工成本高,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等等。应该说,以上问题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并无太多新意,真正想要解决民间投资雪崩的问题,还需要更多实质性的改革。

在民间投资雪崩的同时,国有资本却保持高歌猛进之势,今年1~6月,民间投资增速下滑至2.8%,而国有控股投资增速则高达23.5%,“国进民退”的力度之大为近年来罕见。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正是依靠国有资本的高速增长才保持了整体投资增速不致过快下滑,但从更长远来看,如果民间投资无法回暖,仅仅依靠国有资本显然独木难支,难以持续。

由于国内外经济需求都较为疲软,今年上半年的进出口延续颓势。2016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1.1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3.3%,其中出口6.4万亿元,下降2.1%,进口4.73万亿元,下降4.7%。由于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上半年的出口,按照人民币计价,上半年出口累计下降2.1%,如果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了7.7%。考虑到英国退欧给当前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下半年中国的进出口依然并不乐观。

与投资、进出口相比,上半年的消费引擎相对平稳。2016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尤其是今年6月份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6%,创下年内新高,其中家具、家电实现了较快增长,显然也是和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息息相关。

如果从下半年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将更大于上半年。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但是上半年楼市的火爆可能很难持续全年,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6月份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数据已经开始全面回落,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6.1%,增速比1~5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9%,增速比1~5月份回落5.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2.1%,增速回落8.6个百分点。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势头,房地产在下半年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大大减弱。在失去了房地产引擎的支撑之后,下半年经济将面临更大的考验,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下半年中国经济是否需要再次大规模放水?

今年一季度,国内的货币环境极度宽松,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超过2009年一季度的4.5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量6.59万亿元,同样创下历史同期新高,3月末的广义货币(M2)余额14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4%,超出全年13%的预定目标。与此同时,一季度的经济也实现了6.7%的增长,好于市场的预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5月份,“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声:“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其中“去杠杆”就是“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与此同时,权威人士还专门谈及“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在权威人士讲话之后,货币政策过于宽松的现象开始有所收紧,5月末货币投放增速回落,广义货币(M2)余额1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1个百分点。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0.10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9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少5798亿元。最新公布的6月份数据有所改善,但距离一季度的宽松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在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下半年货币政策是继续“权威人士”所坚持的去杠杆、不放水漫灌,还是会在压力下重回宽松,将成为下半年最大的悬念。从降准来看,自从今年3月1日降准之后,迄今已经将近5个月没有实施降准;从降息来看,上一次降息还停留在2015年10月。今年6月份英国退欧之后,市场原本高度预期英国会在压力之下选择降息,以此刺激英国经济增长,不过出人意料的是,7月14日,英国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5%不变,自2009年3月起,英国已经将0.5%的基准利率保持了7年之久,即使是退欧也没有打乱其步伐。

猜你喜欢

权威人士雪崩月份
雪崩大危机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The shocking disappearance of flights
权威人士解读“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
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
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
2月份国内煤炭需求依然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