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船政文化 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2016-07-23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林佳梅

海峡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船政工匠院校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林佳梅

弘扬船政文化 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林佳梅

船政文化内涵丰富,它内含工匠精神。该文通过主观层面、客观层面两个角度论述船政文化内在包含的工匠精神,提出弘扬船政文化,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中,这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是高职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个人成才的需要。为此,需要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设置提高学生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匠术)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即“匠心”),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中去,真正弘扬船政文化。

船政文化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船政学堂以培养精通造船、航海驾驶专业技术人员著称。一直以来,我们对于船政文化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这部分群体,而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助手的船政工匠一直以来未引起我们的关注。对于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助手——船政工匠为目标的艺圃,以及后期的福州海军艺术学校(这里的“艺术”应当作“制造”理解,而不是今天“艺术”的通用义)历史挖掘不够,甚至这部分的历史成为断层史。这不能不说是船政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遗憾。本文通过对船政艺圃、福州海军艺术学术历史的整理、挖掘,重新审视船政文化中船政工匠群体,提练船政工匠精神。这对于丰富职业教育理论、明确职业教育目标,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1 “工匠精神”是船政文化的应有之义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何谓工匠精神?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精神理念。具体来讲,可以体现在三个层面:思想层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即“匠心”;行为层面,开拓创新、持续专注,即“匠术”;目标层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即“匠人”。工匠精神是“匠心、匠术、匠人”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从思想层面、行为层面、目标层面的高度一致。

近代以来,船政先贤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力排众议,博采众长,积极吸引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勇于进取,筑就了船政文化。船政文化是东方儒家思想文化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有机相结合的产物。船政文化内含“工匠精神”。

1.1 从主观层面上来看,“工匠精神”内含于船政文化之中

船政先人无论是其创始人左宗棠,还是其继任者沈葆桢,以及以后的几任继任者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儒生。虽然儒家思想在价值观方面倡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甚至将生产技艺贬低到“奇技淫巧”这种尴尬境地,但是这并不妨碍“工匠精神”在儒家思想的内部产生。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提到,儒家思想的价值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至善”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终极价值目标,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追求。所谓“至善”就是一种完美的境界,不仅学术是世界第一流,而且人品也是世界第一流。正是对于“至善”的执着追求,才鼓励着一代代学者不断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从价值目标上来看,这与“工匠精神”是高度一致,工匠视自己的作业、自己的事业为生命,永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通过对自己作品的精雕细琢,不断完善其作品。这种思想从本质上讲,正是儒家的“至善”。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左宗棠、沈葆桢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由沈葆桢所书,悬挂在船政衙门口的一副对联,“且慢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此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面对创办船政,创建新式海军,这一前无古人的事业,其复杂程度与困难程度远超沈葆桢的预料。但是面对重重困难,沈葆桢并没有退缩,反而是迎难而上。认为这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仔细扪心来。这副对联不仅是沈葆桢勉励自己,同时也是勉励所有船政人员。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不难发现,船政从开始创办,就带有鲜明的“工匠精神”。

1.2 从客观层面上来看,船政文化也应有“工匠精神”

船政所从事的事业是:造西洋蒸汽动力船,造西洋铁甲舰,创建新式海军。这些皆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皆是沈葆桢对联中所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事。造船的技术工艺之复杂,对制作工艺要求之精密,更是左宗棠、沈葆桢等船政先贤未曾预料。而且船政先贤左宗棠、沈葆桢强烈的民族意识,更是要求学员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五年合约结束后,所培育的学员皆能按图制造。所从事事业之艰巨,客观上也要求学员发挥“工匠精神”方能完成这一伟业。没有“工匠精神”,不可能完成这一伟业,因此“工匠精神”是船政事业的有力保障,因此,船政文化中也应有“工匠精神”。

2 工匠精神融入现代高职教育的原因分析

2.1 国家发展急需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升级,出口面临新挑战,百姓消费新需求等等。社会现实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产生了新变化。社会需要大量有精湛技艺、有改革创新思维、有奉献精神的工匠制造出全世界、全中国需要的产品。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与性能,而目前我国高科技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消费者的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只好转向国外市场。海购成了中国人的新风尚,大到家电、电子科技产品,小到普通的牙刷牙膏都从海外市场购买。面对新情况,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让新型技术人才为百姓提供高品质、安全放心的产品是现在国内市场最迫切的需求。因此,转变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模式,将培养“匠人、匠术、匠心”作为人才培养新目标刻不容缓。

2.2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人才的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自从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定位,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更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可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是人才的质量,将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必要的。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作为马尾船政学堂的后继者,更应该把这种工匠精神发扬光大,继续开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2.3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人生的发展。作为向全社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契合用人单位对人才“吃苦耐劳、技术好、人品好”的要求。同时,也应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与本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到学校后,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对社会大环境的政策法规关注度不高,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模糊,对社会贡献的意识薄弱。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职业教育中,让每一位高职生成为“有专业技术的匠人,有创新能力的匠术和有民族使命感的匠心”,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真正体现,是目前高职教育必须要秉承的教育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是每个人的中国梦,是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义务与职责。社会发展需要人才有工匠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高职生职业教育规模与目标时就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和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3 工匠精神融入现代高职教育的具体路径

船政学堂“匠人、匠术、匠心”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值得今天中国职业教育所借鉴。将船政文化内含的工匠精神融入现代高职职业教育中去,其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3.1 营造以“弘扬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任何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型本质是文化的转型,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工匠精神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信念和精神,这表明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水平的提高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校园物质文化的综合。校园的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与核心,因此,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精神境界与办学水平。以什么样的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就关系到这所学校从领导、教师和职工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关系到这所学校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所继承的精神,所以,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

营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需要从学校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入手。

首先,营造以“弘扬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主要是人的建设,即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职工。从管理者层面看,在确定办学目标、办学机制、办学特色时就要将工匠精神摆在首位,从各个方面进行制度细化,以求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追求的执着、对技艺掌握的钻研、对职业道德的坚守。从教师层面出发,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通识教师,都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形成对“真、善、美”的高雅精神追求,也就是对专业知识的真、对价值追求的善、对人性追求的美的一种精神境界。再次,从学校职工角度出发,无论是行政工作人员还是实验员,每一位职工都要在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在服务教师与学生中将工匠精神体现到每个细节。无论是管理层、教师还是职工,都处处体现工匠精神,以身作责,做到学生教育工作。

其次,营造以“弘扬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在教室、实训室、体育设施、校园环境、图书馆、食堂、宿舍等硬件建设上都要体现出船政文化的历史以及船政人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使学生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能感受到深厚的工匠精神对其的召唤,将工匠精神深入学生的心与脑,并内化为自身的信仰与追求。

3.2 设置提高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目标

高职院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设置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的常规工作,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职业教育应该免于陷入培育、生产“机器人”,而是应该见技术、见技能,见人的素质素养,见人的全面持续发展。所以设置专业课程、实训、以及实践时应以培养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益求精的匠术和有价值追求的匠人为目标,体现人文素养的关怀,体现对学生职业生源发展的长期展望,体现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3.3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

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包括职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也就失去方向。工匠精神具体落到职业教育上,就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总体上过分强调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吃苦精神,缺乏集体观念,缺乏合作意识,对学生长远的发展不利。纵观船政150年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皆是在船政学子高尚的人品、为国家分忧、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中实现的。弘扬船政文化内含的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国家的义务、民族的责任、社会的贡献、职业的操守、生命的关怀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等。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无不透着对船政文化的秉承,对继承“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船政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把培养有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益求精的匠术和有价值追求的匠人作为发展目标,是弘扬船政文化的一种具体实践,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李小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EB/OL].(2016-05-13).http://www. jyb.cn/zyjy/zjsd/201605/t20160513_659488.html

[2] 沈岩. 船政学堂[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3] 金秋蓉, 肖郁哉. 观澜船政文化[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4] 刘亮亮, 王艳辉. 马尾船政对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启示[J]. 学术探讨, 2012(3): 21.

[5] 潘懋元.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2): 41-50.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2016年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船政文化融入现代高职职业教育的路径研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编号:DJ60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船政工匠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匠风采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一带一路”背景下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探究*
船政文化对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工匠赞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