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自拍现象中人的主体性的建构

2016-07-23续蔚一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主体性角色扮演

续蔚一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网络自拍现象中人的主体性的建构

续蔚一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设备的日益完善,网络自拍作为一种图像传播方式,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受到欢迎,自拍者主体性的发挥也愈加明显,这种主体性集合了人类在新媒体时代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又包含了人对虚拟社区、社交媒体的理解。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人的主体性的角度对目前盛行的网络自拍现象进行剖析,使人们对网络自拍现象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识,对正确引导“网络自拍”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网络自拍;主体性;使用与满足;角色扮演

上传自拍照片已经成为社交媒体用户以及网民发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CNNI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络日趋“视觉化”。“用户拍照片并上传到社交网站所占的比例达到52.7%”[1]。微信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朋友圈月活跃用户达到2.7亿,每日上传图片数量过亿[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日益完善,网络自拍在社交媒体以及一些综合社区网站蓬勃发展,流行于国际间的脸谱网(Facebook),至今已拥有约9亿用户,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社交网站,该网站以会员分享各种类型的自拍照片而闻名。截止2015年10月,美图软件已拥有超3.7亿用户,月活跃用户9 000万,每月产生照片38.7亿张,从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可以看出“自拍”已逐渐成为全民习惯[3]。其次,各种网络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兴起,也为“自拍族”带来了巨大的展示平台。

“主体性”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传统哲学,李泽厚在1979年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中提出并引入中国。他提出“主体性是人面对世界进行着自觉自由的实践活动,是把人的实践作为核心,让客观的对象世界和内在的心理世界围绕人的实践建立、运动、发展”[4]。网络自拍的主体意识是指人意识到自己是网络自拍的主体,自觉地在拍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网络自拍作为网络社区是一种存在方式,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网民实现其主体性构建的平台。

1 网络自拍对心理诉求的满足

依据伊莱休·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人们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而这种需求与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网络自拍的主体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也是寻求心理需求的满足。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分享,交流的欲望,想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通过某种方式得到宣泄和表达,而网络自拍正是这样一种对内心压力的释放,拍摄者将自己平时的生活照,工作照等通过专业且操作简单的美图工具进行适当美化之后,上传至论坛以及社交媒体平台,向虚拟空间的陌生人更好地展现自己,渴望得到夸奖与赞美。南京大学教授周宪在《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一书中指出:“视觉消费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体验式消费,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视觉快感的满足,一种通过视觉产生的自我认同的满足感”[5]。自拍照被自拍者上传至网络以及社交媒体,受到好友的“点赞”,从而在心理上获得自我认同的满足感。

2 网络自拍为个体形象的展现提供了空间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个人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梅洛维茨在《空间感的失落》一书中将其称为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微信朋友圈、博客、微博等虽然属于私人领域,但却有着批判学派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的特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当下人固守着属于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小空间,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感性体验,却同时又不断地将视线投向更大的公共空间”[6]。很多网民将展示自我形象、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的照片分享在朋友圈、微博、空间相册,获得他人的赞赏与关注,而这些私人空间在使用和功能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独占性和排他性特征,因此,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开始转换,公共空间的使用也呈现出私人化的特征。而网络自拍作为表达私人感情,寻求自我认同的形式,公共空间的私人化为个体的自我展示和自我欣赏提供了空间,为自我在网络上的存在构建了一个稳定的存在位置。

3 网络自拍与虚拟场景的角色扮演

符号互动论大师乔治·米德的把人们通过辨认交往符号和角色而预知对方反应的能力称为(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7]。不同于社会角色的是,网络环境是与真实环境脱离的虚拟存在,很多在现实社会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在这里都可以被完成,例如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通过操作简单的修图软件,对照片的光影、色彩、构图精心修饰,就可以获得一张具有明星气质,甚至可以和时尚杂志封面人物媲美的图片,或是通过修图软件中的场景设置,将自己置身于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更有甚者,借助于修图工具中强大的美容功能,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表现力,再将修改和美化过的照片,分享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使得个体的形象和角色更加形象与多样,在虚拟空间中实现着自我期待和角色扮演。

4 网络自拍加强了网民对自我映像的管理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提出印象管理的概念。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 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8]”网络自拍会倾向于这种“控制性”的表达,图片在拍摄地点的选取以及美化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性,与面对面的沟通和交往相比,即更容易进行印象管理。自拍者在拍摄照片时可以选择生活场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塑造形象,遮蔽不被他人接纳的弱点,展现出令他人欣赏的一面,无论是拍照的背景环境、拍摄角度、拍摄时间还是自己的装扮、表情和姿态都完全由自己掌控。而用户在对自己的照片进行处理时,也获得了对自我形象的操控权。例如,很多自拍照片的背景是旅游景点以及高档酒店等,这就是自拍者在用一种更直观,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向他人展现超前的生活品味,出众的才能,时尚的生活方式等,从而呈现出自己内心中对理想形象的期待。

5 结束语

总之,我们需要以辩证的眼光和冷静的心态来看待当前的“网络自拍”现象,智能手机技术在革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变化,社会也在历经转型,目前所做的研究也许只能涉及“网络自拍”的一个方面。读图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很多网民将自己的照片配一些辅助性的文字说明,通过分享的方式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扬,张扬个性、理想与追求,让自己内心的欲望得到宣泄,从而获得心理满足。其次,网络自拍作为一种人际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了虚拟社区,促进了虚拟社区的繁荣与发展,这是社会演变和生物进化的结果,我们不能抵抗这种潮流和趋势。因此,我们应该持宽容的态度,防止自拍文化被主流文化吞噬,保持其趣味性和创意性,更重要的是网民的自我约束,把握好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同时,网站论坛以及社交媒体的管理者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拍照和上传”功能大受欢迎[EB/OL].(2014-09-11).http://www.aliyun.com/zixun/content/2_7_10921.html.

[2]微信合作伙伴大会披露:每日朋友圈上传图片数量过亿[EB/OL].(2013-11-19).http://media.sohu.com/20131119/n390406030.shtml.

[3]美图公司9亿终端覆盖四大领域投资引领美丽产业新风暴[EB/OL].[2015-11-20].http://finance.jrj.com.cn/2015/11/20093620106570.shtml.

[4]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1):14-21.

[5]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6]孟建.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4):64-70.

作者简介:续蔚一,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2-0067-02

猜你喜欢

使用与满足主体性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的动漫媒介接触动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