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资本与文化共舞
2016-07-22邢明旭
邢明旭
四川出版集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在吸引各类产业投资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力量投资文化产业方面为业界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这是一个文化狂欢的时代,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助推让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日子。而快速成长的文化消费市场也引得各路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情不断高涨,文化产业资本运作越来越活跃。据统计,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66起,同比继续小幅攀升,除23起未透露并购金额外,其他并购总规模达1499.04亿元,同比增长50%,整个文化产业热闹非凡。
面对汹涌而至的社会资本,如何引导其有序进入文化产业,避免资本逐利性对产业的透支,实现资本与产业的共赢发展,成为不少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而除政策外,国有文化集团在资本落地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在涉足文化产业投资的国有资本中,历经转型的四川出版集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在吸引各类产业投资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力量投资文化产业方面为业界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出版人》:四川出版集团应运而生,能否请您介绍四川出版集团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思路?
罗勇:自2011年四川出版集团将旗下出版业务注入四川省出版发行产业的上市平台——新华文轩之后,集团定位于转型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团,采用“资本+实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目前集团产业布局重点围绕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教育、文化地产、影视娱乐等几个产业板块,并通过资本经营的手段锁定产业资源、推进产业孵化,逐步实现集团若干产业板块在境内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同时,集团的资本经营业务通过金融投资、基金投资等手段,逐步优化集团资产配置,并形成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在不脱离文化主线的前提下,利用资本经营的手段积极再造主业,实现资本经营与实业经营的良性互动与资源协同。目前集团旗下已经有四川省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四川发展润恒文旅基金等,并投资了鱼说科技、“百视通”、芒果TV等项目。
《出版人》:能否请您介绍四川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罗勇:四川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我省最大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实行政府出资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模式,基金总规模50亿元人民币,一期10亿元人民币,重点投资于符合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且富有成长潜力的未上市文化类企业股权(含新建企业、增资扩股、并购重组)和优质已上市文化类企业股权。投资领域包括:新闻出版发行、文化艺术、影视娱乐、文化旅游、网络动漫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新兴文化业态以及相关细分领域。在具体投资标的选择上,主要采取7/3及6/4策略,即70%的项目投向成熟型项目,30%的项目投向早期项目;60%投资四川省内项目,40%投资其他区域。
《出版人》:选择影视作为一大投资方向,四川出版集团有着怎样的思考?集团主要关注哪些标的?
罗勇:影视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影响力,2015年国内电影票房达到400多亿元的规模,增长近50%就是一个明证,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主旋律影片也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证明主旋律影片也可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川出版集团作为国有文化产业集团,把影视行业作为投资的重要领域,力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今年集团投资了《天火行动》《金珠玛米》等电影。《天火行动》是由集团联合峨影集团和绵阳文旅集团共同投资的反映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及时代变迁的主旋律影片。《金珠玛米》是由集团联合昌都市康延川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树树树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讲述60年前昌都战役大背景下,汉族解放军战士华山为了筹集粮食,只身进入藏区腹地,历经险阻并最终取得理解和信任的影片。这两个项目在故事题材、演员阵容和影片制作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质量保证,预计均在年内能够实现院线上映,并可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出版人》:近年来IP的价值被越来越多文化市场的参与者所看重,在您看来,什么样的IP值得关注与投资?
罗勇:经过时间沉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IP当然是好IP,我国的四大名著、一些著名的历史和文学题材都是,这是属于传统的优质IP。但传统IP的塑造需要较长的时间,利益格局也比较固化,更多地是企业结合自身优势资源进行再开发。目前IP互相转换和变现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小说、游戏、动漫、影视剧和衍生品开发等可充分融为一体,但好的IP一定是适应一定的文化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渠道,迅速传播并取得特定群体关注的小说、动漫形象甚至是“网红”等,也正在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和影响力,值得引起关注。我们集团也积极地与业内领先的文化投资机构保持联系交流,发掘这一领域的一些爆发性的增长机会。
《出版人》:随着IP价值被热炒,作为传统内容源头的出版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大IP的构架中来,一些如磨铁、博集等出版企业已经开始自建影视部门,全面参与到IP从诞生到最终完成转化的全流程中,您如何看待出版企业的“跨界”运作?
罗勇:目前文化产业进入了全产品、全产业链的时代。好的IP既可能来源于传统图书,也可能来源于网络小说、游戏、电影、动漫等等,通过文化产品的跨界,基于同一个IP,从一种产品形态衍生出若干的产品形态,最大化开发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目前文化产业的大趋势。对于出版业的IP而言,影视和游戏是较好的两个变现领域,传统的出版企业应该加强在这两个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培育,以增强自身对既有IP资源的再开发能力。
《出版人》:选择文化旅游作为一大投资领域,四川出版集团有着怎样的思考?哪些文化旅游方面的投资标的是四川出版集团关注的?
罗勇:四川省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作为拉动藏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的出台,我们看好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沿藏羌彝文化走廊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旅游产业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投资机遇。我们关注沿藏羌彝文化走廊的景区开发及转型升级机会;近年集团沿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进行旅游文化布局已经初见成效,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区签署了旅游文体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投资了西部旅游牧场等优质项目。我们也关注基于互联网的B2B、B2C等各类境内旅游平台的股权投资机会。在掌握了一定的景区资源以后,就可以逐步形成产品的设计和线路运营能力,并且与旅游平台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
《出版人》:相较于其他国有资本涉足文化产业投资,您认为四川文化产业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罗勇:四川文化产业基金的投资人包括四川出版集团、川投集团、峨影集团、川报集团等一大批省内国有企业,四川省政府也向基金提供了引导资金,在四川省内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和协同能力,立足于推动四川文化产业的升级与创新,在省内资源掌控方面相比其他国有资本具有区位优势。同时,四川省文化产业基金与业内领先的文化产业基金保持了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在拓展省外文化产业资源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出版人》:目前国有资本涉足文化产业投资方面,您认为还存在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罗勇:国有资本涉足文化产业,一是不能忘本,忽视了自身的资本属性,在对项目的筛选中要符合国家的宏观导向,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要积极发挥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积极实现社会效益的应有职责;二是投资的决策层要及时更新思想,认真学习和跟进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把握“互联网+文化”的投资机遇;三是要保持投资团队的专业化,专业的投资团队和科学的投资论证流程是控制投资风险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