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高校发钱的方式该改改了

2016-07-22

看天下 2016年18期
关键词:行政化行政部门一流

这一次,“985”、“211”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教育部近日宣布,一批与此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失效。至于你还用不用这样的称呼,随你便——教育部说了,也不是不能继续提,但以后将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方案来统筹考虑。

其实就是没了,正如网友所说的,以后恐怕得在“985”、“211”之前加一个“前”了。这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不过也正常,一项政策,有开始,就有结束。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总结得失,展望未来。

我们先从头说起。从名称就可以看出来,“xxx工程”这种说法带着浓厚的计划体制色彩。“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做法,在一些领域也有过成功的案例,比如“两弹一星”和奥运会,确实可以在短时间集中大量资源办成,但大学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且要长期运行,靠资源堆砌(就“985”、“211”工程而言,主要是靠钱)是不行的。因此,它最原初的假设就有问题。

然后再说结果,用一句话来总结:“985”、“211”工程造就了一批“985”、“211”高校。这看起来像一句废话,然而并不是。“985”、“211”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二十年来最重要的特色,它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其他高校所难以企及。就拿科研经费来说,“985”、“211”高校占了七成,但招生人数只有全国招生人数的不到八分之一。随之带来的马太效应,影响更为深远,不赘述。也许有人会说国外也有名校崇拜,但那有相当一部分是私立学校,并通过市场竞争自然形成,而“985”、“211”则是源于公共财政的分配不公和行政部门的贴标签。

更糟糕的是,它加大了高校对行政部门的依附性。中国高校名义上是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但“985”和“211”工程实际上是对行政部门进行赋权:资格审批、成绩考核、资金发放基本上都由政府负责。对高校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挤进“985”、“211”(这两个工程都经历了不断扩容的过程),迎合行政部门设定的条条框框,而不是提高教学质量赢得市场。为什么说行政化是中国大学最大的弊端,缘由便在于此。而“985”和“211”工程显然与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再来看将取代“985”、“211”的“双一流”,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并列,这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校的身份,给了其他高校一线希望,比以前相对公平和开放,这是进步。但由行政部门自上而下主导,这点并无变化,只不过指挥棒从“985”、“211”换成了“双一流”。庄家还是那个庄家,规则略有变化,重洗一遍牌,再来一轮“跑部钱进”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对于未来,我们并不乐观。

所以归根到底,还得回到源头。第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怎么分配?高校经费政府出大头,这是常态,是现在国家的特征决定的。对于公共财政支出的这块,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至少要让所有高校(包含民办高校)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时也要开拓多元的经费来源渠道,比如哈佛、耶鲁等名校相当一部分经费就来自捐赠和基金投资,在国内,去年腾讯创始人之一陈一丹就捐了20亿办武汉学院。对于捐赠的经费,可以相对自由处理。

第二个问题: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怎么平衡?一般说来,谁出钱谁有决定权,政府出了钱(其实是纳税人出钱),还要保持大学的独立性,这就得想办法。国外的普遍做法是设置拨款委员会,作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区”。比较典型的是英国的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E),这是一个“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拥有清晰的免于直接政治控制的法定权力,而拨款的各个环节,包括分配方法、参数模型、拨款总量和结果等,都有详细的公示,并接受外部审计。

“985”、“211”工程当然不是一无是处,但在今时今日,确实已经过时了。关键还在于说过无数次的去行政化,不能去行政化,世界一流大学就是无望的。不想改变机制,只想着砸钱,这是土豪的做派,距离大学精神还远着呢。

猜你喜欢

行政化行政部门一流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