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平市秧歌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研究

2016-07-22邹孟言

运动 2016年20期
关键词:四平市秧歌东北

邹孟言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四平市秧歌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研究

邹孟言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秧歌这项民间体育活动在四平市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四平市秧歌的开展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四平市;秧歌;发展现状;对策

在全国上下全民健身活动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熏陶下,秧歌这项大家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运动得到了更好地开展,特别是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秧歌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秧歌是汉族舞蹈,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四平市又称“四平街”,是吉林省的第三大城市,有吉林省的“南大门”之称。秧歌在四平市特别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普及程度比较高,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正在进行秧歌表演或者是运用秧歌进行健身活动的人群。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网络查询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秧歌这项民间体育活动在四平市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出四平市秧歌的开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旨在对四平市的秧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以及推动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更好开展,最终使秧歌这项大众运动在四平市得到更好地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1 秧歌文化的历史源流

秧歌起源于擂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也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析福攘灾时所唱的颂欣、镶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到清代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并在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在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节假日,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有红、蓝、黄、绿。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东北,秧歌是东北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

2 当前四平秧歌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2.1 四平市秧歌参与者概述

当前四平市秧歌队员群体的年龄分布较广,但又呈现出“小少大多”的特征。总体来说,在四平市秧歌队员的人口统计学指标中,在年龄结构上体现出,秧歌这项民间体育活动中老年人参与的人比较多,年轻人较少;女性比较喜欢参加秧歌这项运动,男性不是很喜欢秧歌这项运动来进行健身娱乐活动,参加的人数较少。所以,四平市秧歌队员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都很不协调,当然这其中也它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参与秧歌活动的时间特征上呈现出:参与秧歌活动的时间越少,参与的人就越多;参与秧歌活动的时间越长,参与的人就越少。这种情况也是很不合理的。四平市秧歌队员参与秧歌活动的场地情况调查显示,主要集中在广场、街道或小区空地、家中进行,参与秧歌活动的场地比较缺乏,没有组织性,比较混乱。参加秧歌活动的人中,多数人还是动机不是很明确,这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宣传的力度,转变他们的思想。

2.2 四平市秧歌队员进行秧歌活动的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情况

秧歌的活动内容比较广泛,在四平市秧歌队员进行秧歌活动的内容中,其中健身秧歌又分为自选套路和规定套路,而且大部分仅是以徒手的简单秧歌步伐为主,训练种类除了大众的简单秧歌步伐外,多以扇子秧歌为主,其他种类包括跑驴、旱船、大高跷、小高跷等,但其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四平市的秧歌数目严重单一,没有形成多样化的训练模式,秧歌受众群体比较喜欢一些简单的动作组合,这些组合缺乏科学性,所以造成了它的锻炼效果不好。四平市秧歌队员参与秧歌活动的组织形式太少,没有组织自发参与的群体较多,结构不合理,这就造成了秩序混乱,对秧歌在四平市的可秩序发展的大环境是极其不利的。

目前四平市秧歌文化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中,社会各界支持秧歌文化发展的力度还不够和对秧歌参与群体缺乏大力的宣传。四平市开展秧歌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不是很集中,场地比较缺乏。秧歌活动群体参与秧歌文化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动机不是很强烈。四平秧歌文化对外交流活动不是很多,与外界的交流性不强,应该走“引进来,走出去”的路子,要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把人家好的东西学习过来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把自己好的东西发扬出去,这样就更有利于四平市秧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当下,群体参与秧歌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组织,缺乏创新,在秧歌活动内容上应该做到适时推陈出新。

3 四平秧歌文化的特征分析

3.1 展现地方文化特色,鼓励后人发扬与传承

在四平市秧歌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具有四平市当地特色的秧歌文化和秧歌文化环境,后人应继续保持这些优良传统,进一步更好地推进四平市秧歌文化的发展。

3.2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渠道,促进社区和谐

广大的秧歌活动参与者在参与秧歌活动当中,充分地享受到了秧歌这项民间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许多人都通过秧歌构架桥梁结成了较好的友益,大家在节假日利用秧歌来娱乐身心,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排解了许多压力,既促进了社会、社区的和谐建设,又为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做了贡献。

3.3 具有健身、娱乐及竞技相结合

秧歌既然是一项身体活动,它就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有利于改善人们的体质。总体来说,秧歌具有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为一体的功能,它们都是秧歌文化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结 语

秧歌在四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当前非常受群众的欢迎。但是四平市秧歌文化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需要加强改革创新,构设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构建合理、平衡的参与群体结构,提高参与者的文化水平,争取政府支持的力度,科学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 1 ]赵俊.山西秧歌初探——以侯马白店秧歌为例[ 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40(1):119-121.

[ 2 ]徐艳.三大秧歌在教学中的风格把握[ J ].四川戏剧,2009 (2):131 -132 .

[ 3 ]毛毅刚,矫祯玉.东北秧歌的发展与传承方向研究[ 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80.

[ 4 ]薛莲莉.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变化[ 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122-125.

[ 5 ]赵培禹,毕宏丹,董宇.东北秧歌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J ].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27-129.

[ 6 ]杨笔涵.东北秧歌与社区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115-116.

[ 7 ]李达伟,齐莹,简波.文化形态学视野下的东北秧歌文化特征[ J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1):35-37.

[ 8 ]李诺.谈东北秧歌的发展与创新[ 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3-34.

G812.4

A

1674-151X(2016)10-14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79

投稿日期:2016-09-07

邹梦言(1988—),助教。研究方向:网球运动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四平市秧歌东北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昌黎地秧歌
大东北的春节
Change and constancy: Reflections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2017年春季四平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扭起秧歌,留住记忆
四平市全力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