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家访”到“佳访”:高校辅导员立体家访模式建构

2016-07-19广

关键词:家访媒介辅导员

刘 冰 董 广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从“家访”到“佳访”:高校辅导员立体家访模式建构

刘 冰 董 广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高校辅导员家访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一环。然部分院校辅导员家访工作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少数院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甚至流于形式,缺乏顶层设计。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应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开拓,由“家访”向“佳访”转变,形成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媒介思政”大格局,最终构建以“人文关怀、‘三全’育人、私人定制”为核心的家访模式,切实增强家访工作的时效性。

媒介;辅导员;家访;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辅导员家访是高校育人格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文“化人”和思政“育人”的延伸。在某种程度上,家访有利于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交流,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而通过家访,高校也能够健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机制,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与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助推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家访现状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对于95后大学生而言,单一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已不符合其健康成长的需要,多元的“互动式”教育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辅导员家访就是这种互动式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不仅能使辅导员更加立体地看待学生,而且能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拉近心灵的距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然当下的辅导员家访在某种程度上既得到了肯定,也遭受着质疑,主要表现为家访的观念陈旧落后、家访的机制尚未形成、极少数家访流于形式。

(一)辅导员家访:在质疑中得到肯定

2008年1月11日,民心网发表题为《辅导员家访但愿不是一种形式》的新闻点评,对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定在2008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千名辅导员访千家”活动既做了肯定,又提出了质疑。点评指出:“千名辅导员访千家”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但毕竟家访的对象非常有限,“难道解决了这一千人的思想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做好我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吗?”这种质疑不无道理,但家访的效果和后来的实践打消了这种疑虑。2009年10月23日,《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家访让辅导员和我们心贴心》的通讯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报道以东北大学和辽宁大学辅导员家访为案例,东北大学通过开展辅导员家访,加深了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辽宁大学党委书记王山从该校辅导员家访对象的选择和家访形式的设计介绍了该校辅导员家访情况,并指出“高校辅导员家访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对传统的家访形式又提出了质疑:网络和通讯如此便捷的今天,何必跑到家里去家访?针对这种质疑,《中国教育报》于2013年8月31日发表题为《被搁浅的大学家访》的报道,认为信息化时代仍需要传统家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从现实情况看,高校辅导员家访在不断的质疑中逐渐得到肯定。它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工作和高校完善育人机制的需要,便于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教育合力。

(二)家访机制尚未形成

早在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家访显然就是其中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但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只有辽宁和山东两省初步建立了辅导员家访制度,使家访成为常态。从2008年至今,辽宁省参与家访辅导员近4万人次,家访学生6万多名,还规定辅导员评优和职务、职称晋升必须有家访经历。从2009年寒假至今,山东省参与家访辅导员近3万人次,家访贫困生4万多名,在建立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过程中探索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自2010年至今,虽然湖北、重庆、安徽、四川、江苏、河北、天津、广西等地均有部分高校组织过家访,但并未形成常态化的家访制度。究其原因,辅导员家访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并且大部分高校往往以院系为单位进行家访,部分辅导员的前期准备不足,家访目的性不强,导致家访效果不佳甚至流于形式。

(三)家访观念陈旧

高校辅导员家访的实践证明部分高校辅导员家访还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在家访对象的选择上较为单一,绝大多数高校家访的对象仍是在经济、学业、心理等方面“有问题”的学生,仍是“访贫问苦”。在家访的人员选择上,大多数高校只安排专职辅导员单独行动,缺乏“集体智慧”,导致家访效果不佳。在家访的时间选择上,大多数高校一般都安排在寒暑假或重要节假日期间,导致家访范围受限,家访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在家访的形式上,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部分高校辅导员家访仍只采用实地面对面家访。这种传统家访的效果毋庸置疑,但面临经费、组织与时间的保障。在家访的宣传上,大多数高校仍抱有传统媒体时代、网络时代或社会化媒体初期的宣传观念,这在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今天显得有些陈旧。并且,在宣传的过程中未注意保护家访对象的隐私,带有明显的“长官意志”。

二、从“家访”到“加访”:媒介的变局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1]做好与家长、社会的沟通、协调,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辅导员责无旁贷的责任。而家访正是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因此,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保证家访的效果。

确保家访效果的前提是辅导员最好亲自家访,且家访次数要适宜。但从现实看,传统家访的效果虽然毋庸置疑,却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辅导员仅靠寒暑假时间进行家访,且家访经费有限,只能走访少部分家庭,对大部分学生只能采取电话家访等其他家访形式。而部分学生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让辅导员实地家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局限,甚至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从而导致部分家访流于形式。

从当前实际看,绝大多数高校家访队伍匮乏,家访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但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保证家访的效果,就要从原有的基础上“加访”。家访形式可以在单独访、电话访、信访、网络访的基础上增加集体访、委托代访、家长座谈会等;家访对象从省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情感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学生逐步向所有同学渗透;家访的队伍以专兼职辅导员为主,必要时加上部分学生干部或学生工作相关人员;家访的时间从寒暑假的基础上增加重要节假日,或出差顺路家访。如下图所示:

传统家访的“加访”路径前提是可以得到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高校安排的家访经费远远达不到家访效果的预期。如果再遭遇学生的不配合,家访的效果那就实在是不敢恭维了。

“能否站在时代前沿,适时主动地研究掌握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高校的稳定。”[2]媒介的变局为传统家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或许有助于改变传统家访的被动局面。从传播媒介发展的视角看,媒介产品形态的更替、传播模式及受众的变化使人们从传统媒体时代、前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初期大踏步跨向后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时代的报纸、广播、电视,前互联网时代的web1.0,社会化媒体初期的博客、BBS等都曾风靡一时,但很快又被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和移动APP所取代。新媒介逐渐消解了传统媒介的边界,它提供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数量及其交互性的特性几乎重构了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人们对社会化媒体平台产生了严重依赖,日常生活愈来愈“媒介化”,甚至一旦离开媒介就会出现无聊、焦躁、困惑、易怒、抑郁等情绪。同时,新媒介的这种特性也导致了大众传播的“小众化”,“沉默的螺旋”在小众传播的今天已然不复存在。当代大学生借助手机移动终端随时在圈子里发状态表达自己的意见,表现自己“在场”的状态,避免被圈子“遗忘”而导致的“社会孤立”。“发状态、刷存在”在大学生中已是司空见惯。根据一项对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55.87%的学生手机不在身边会感觉焦虑,27.61%的学生产生幻听,64.64%的学生经常查看是否有未接来电或未读短信,32.75%的学生手机24小时不离身、晚上睡觉时也开机, 25.38%的认为手机削弱面对面交流的欲望,56.06%的学生上课也会经常玩手机。因此,当代大学生对手机媒介的过度依赖与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为媒介家访的实现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与传统家访相比,媒介家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上图所示,媒介家访几乎不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其家访对象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学生,家访的时间相对自由,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软件畅所欲言,避免了少数传统家访造成的尴尬局面。媒介家访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被打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媒介家访的这种自由性、在场性、互动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家访的效果,形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媒介思政”。尤其是移动App的开发与应用更是使“媒介家访”成为一种“私人定制”。

但“媒介家访”在给辅导员家访工作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隐患。“媒介家访”的开放性、隐蔽性改变了传统的“人-人”交流模式,家访对象的信息有可能会被隐匿,从而造成道德约束弱化、师生关系疏远等问题,进而导致人际关系冷漠、信任危机、人格异化,与家访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从家访的顶层设计角度看,传统的家访与“媒介家访”应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传统面访的家访和没有媒介家访的家访只会是掩瑕藏疾。两者都需要经过修整完善,并应用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中,从而实现从“家访”到“加访”的立体转变。

三、从“加访”到“佳访”: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从“家访”到“加访”的外部条件若能顺利实现,那么高校辅导员家访面临的关键问题则是如何进行家访,以实现家访的初衷,让家访成为“佳访”。胡锦涛同志曾说过“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3]家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对家访对象的人格、个性予以充分尊重,使家访对象个体发展的主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得到重视,以便最大限度的激发其创造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潜能。为此,高校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形成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情感教育模式、以全员育人为核心的社会支持模式和以“私人定制”为核心的咨询发展模式。

(一)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情感教育模式

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构建大学生情感教育目标体系, 并对其进行系统指导, 使大学生通过情感教育建立相对稳定的情感价值体系,形成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目的所在。而人文关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先决条件。因此,人文关怀理应且必须应用到高校辅导员家访过程中。

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要与家访对象互相平等、尊重、信任,对与家访对象建立的情感基础进行深入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其施加影响。抛弃传统的说教方式,在以情感化的同时伴之以理,激发家访对象的真实情感,使这种情感更有原则、更有深度。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家访者要时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创设情境唤起家访对象的情感体验。具体来说,辅导员要用真情融入受访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经历等信息,尽力还原学生成长的客观环境。在此基础上,关心学生情感变化,做一名学生可信赖的聆听者。在家访结束后建立“家访档案”,并在适当时机进行回访,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辅导员的良苦用心,让家长对学校的育人工作更加支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要尽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对学生进行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前行的动力,努力以情育情、以知育情、以行育情、以境生情,形成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情感教育模式。

(二)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社会支持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04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总结、提升出来了“三全育人”的大德育观。“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成了“三全育人”的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辅导员家访正是践行“三全育人”的大德育观和实现立德树人多领协同创新的生动体现。

全员育人指为构建一个目标明确、运转高效的思政工作管理体制,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形成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思想引领者。传统观念总把党团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与参与者。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决定了单靠这些人员无法实现预期,必须全员参与。为此,学工领导干部、学科骨干教师、学生党员干部等参与家访,分别从提升思想政治素养、规划学业、参与学生工作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与学生及家长展开交流。全程育人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学生在校期间,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分工配合,加强所有的育人环节。寒暑假期间,通过开展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例如,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挖掘优秀典型,社会可开展“四进社区”“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再将情况反馈给家庭,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手段,通过“奖助贷”、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辅导员通过家访可以提高以上教育手段的准确度,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

(三)以“私人定制”为核心的咨询发展模式

“只有发展性的高等教育才是解放的高等教育, 只有发展性的、解放的高等教育, 才可能让大学生的德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自主地成长。”[4]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必须贯彻发展性的高等教育理念,为受访对象提供相应的咨询,逐渐从“访贫问苦”到“帮助就业”、由“物质帮扶”到“精神援助”,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立德树人多维度协同创新和多学科协同创新的需要。在当前条件来看,咨询发展具有服务性、个性化、实用性、专业性等特点,涵盖了“权益保障咨询、职业生涯咨询、学生事务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学业发展咨询和经济辅助咨询”[5]六个方面。其中,职业生涯咨询与学业发展咨询是学生当前最需要提供的两种帮助。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在提供咨询时要与家访对象进行精神交流、耐心聆听,发挥受访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了解其真实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其发展的个性化指导方案。以职业生涯咨询为例,辅导员要聆听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并以掌握的学生个人真实信息为切入点,客观评析学生的目标制定,讲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再鼓励学生大胆践行。针对每一个受访学生而制定出的指导方案均是“私人定制”,这就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辅导员家访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关键环节。从长远看,辅导员家访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和途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从当前看,部分高校辅导员家访又仅仅流于形式。在家访的基础上进行“加访”和“佳访”,形成家访工作的立体模式,或许会在某种程度上为家访工作提供指导。但如何使家访常态化、制度化,如何由“家访”变“佳访”,如何将辅导员家访提炼为一种现实可行且值得推敲、经得住检验的模式,这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考虑的迫切问题。

[1] 陈永华.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新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 刘景龙,魏苗菊.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6).

[3] 刘龙洲.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N].人民日报,2004-05-31(9).

[4] 蒋永华.人文关怀: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3).

[5] 盛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特征及模式创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6).

[责任编辑:左福生]

From “Home Visit” to “Good Visit”: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Home Stereo Mode

Liu Bing Dong Guang

(College of Art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College counselors’ home-visiting is a bridge between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and a key link of all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But some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 home visits are still complacent and conservative, and some even merely become a formality, lacking of top-level design. In the post-socialization media era, college counselors should innovate the form of the visits, changing the “home visit” to “good visit”, thus form a frame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pporting by media. Finally the visit form centered on humanistic care, three demotions education and private custom will be constructed and efficiency of home visits will be improved.

media; counselor; home visi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2015-11-08

刘冰(1986—),女,河北保定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董广(1987— ),男,山东聊城人,文学硕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媒介传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中央专项配套资金青年人才培训与研究支持计划“WXY201F017”、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从传统到媒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转变”(15SZZ04)成果之一。

G41

A

1673—0429(2016)01—0106—05

猜你喜欢

家访媒介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家访策略研究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