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唐代的咏蜀汉诗

2016-07-19

关键词:君臣蜀汉中华书局

唐 海 宏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史学院, 甘肃 成县 742500)

论唐代的咏蜀汉诗

唐 海 宏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史学院, 甘肃 成县 742500)

在唐代众多咏叹蜀汉历史人物的诗作中,诗人对蜀汉君臣人物强烈的崇拜与向往,反映在对贤相诸葛亮的称颂与对君臣遇合的钦慕两个方面。在诗人的心目中,辅佐先主刘备、鞠躬尽瘁的军师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君爱国的道德典范;刘备仁德爱民、礼贤下士的情操,以及与诸葛亮的君臣遇合,也成为了士人们争相歌颂的重点。而这些作品对后世的诗歌、小说、戏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代;蜀汉诗;论述

咏三国诗是唐代百花争艳的诗苑中的奇葩,虽然在蔚为大观的唐诗国度里,它并不占有显赫的位置,但是它的价值和影响却是不容忽视与否定的。据刘尊明初步统计,在《全唐诗》中,咏三国的诗篇计120余首[1]60;朱一玄、刘毓忱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一书共收录唐代咏三国诗136首[2]42-93。通过查检更多文献资料后,笔者汇集唐代咏三国诗大约有二百余首。其中,论及蜀汉人物的咏蜀汉诗就有95首,而吟咏诸葛亮的有60多首,占了咏蜀汉诗的近三分之二。这里就以95首唐代咏蜀汉诗为对象,将其作一简单论述。

一、唐代咏蜀汉诗的数目及分布特征

唐代咏蜀汉诗以咏诸葛亮为中心,旁及刘备、关羽、张飞、刘禅等人物。这些蜀汉人物能够成为唐代诗人关注的首选对象,这与诗人个人经历、心理个性等因素有关,也与时代文化制约下诗人群体的共性文化心理现象有关。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唐代咏蜀汉诗,现将其篇目列表如下:

作者生卒年数量(首)诗名(人)备注骆宾王640-6842畴昔篇(诸葛亮),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诸葛亮)陈子昂650-6921岘山怀古(诸葛亮)杨 炯661-7021广溪峡(刘备、诸葛亮、刘禅)郎士元不详1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关羽)张九龄678-7401登襄阳岘山(诸葛亮)王泠然692-7232咏八阵图送人(诸葛亮),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诸葛亮)

续表

作者生卒年数量(首)诗名(人)备注高 适700-7651三君咏·魏郑公(诸葛亮)李 白701-7624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诸葛亮),君道曲(刘备、诸葛亮),赠友人三首(其三)(刘备、诸葛亮),留别王司马嵩(诸葛亮)储光羲706-7631荐玄德公庙(刘备)杜甫712-77015蜀相(诸葛亮),武侯庙(诸葛亮),八阵图(诸葛亮),诸葛庙(诸葛亮),夔州歌十绝句(其九)(诸葛亮),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诸葛亮),咏怀古迹五首(其四)(刘备),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亮),古柏行(诸葛亮),登楼(诸葛亮),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诸葛亮),遣兴五首(其一)(诸葛亮),阁夜(诸葛亮),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诸葛亮),谒先主庙(刘备)李 华715-7661咏史十一首 (其九)(诸葛亮)岑 参715-7701先主武侯庙(刘备、诸葛亮)窦 常不详1谒诸葛武侯庙(诸葛亮)卢 纶739-7991叹诸葛(诸葛亮)戎 昱744-8001上湖南崔中丞(诸葛亮)王仲舒762-8231寄李十员外(诸葛亮)刘禹锡772-8424观八阵图(诸葛亮),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诸葛亮),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诸葛亮),蜀先主庙(刘备)杨嗣复不详2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诸葛亮),题李处士山居(诸葛亮)杨汝士不详1和宗人尚书嗣复祠祭武侯毕题临淮公旧碑(诸葛亮)武少仪不详1诸葛承相庙(诸葛亮)白居易772-8464咏史(诸葛亮),寄隐者(诸葛亮),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诸葛亮),送韦侍御量移金州司马时予官独未出(诸葛亮)元 稹779-8463叹卧龙(诸葛亮),哭吕衡州六首(其一)(诸葛亮),黄明府诗(并序)(诸葛亮)殷尧藩780-8551张飞庙(张飞)李德裕787-8491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诸葛亮)雍 陶789-8732武侯庙古柏(诸葛亮),蜀中战后感事(诸葛亮)殷潜之不详1题筹笔驿(诸葛亮)杜 牧803-8521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诸葛亮)薛 逢806-8752题白马驿(诸葛亮),题筹笔驿(诸葛亮)李商隐812-8582武侯庙古柏(诸葛亮),筹笔驿(诸葛亮)温庭筠812-8701过五丈原(诸葛亮)

续表

作者生卒年数量(首)诗名(人)备注薛 能817-8802筹笔驿(诸葛亮),游嘉州后溪(诸葛亮)李 翰不详1卧龙岗谒武侯祠(诸葛亮)费贯卿不详1闲居即事(诸葛亮)刘 叉不详1入蜀(诸葛亮)李 频不详1送友人游蜀(诸葛亮)章孝标不详1诸葛武侯庙(诸葛亮)李山甫不详2代孔明哭先主(刘备、诸葛亮),又代孔明哭先主(刘备、诸葛亮)李咸用不详1题陈将军别墅(诸葛亮)赵 嘏不详1述怀上令狐相公(诸葛亮)吴 融不详1和寄座主尚书(诸葛亮)许 浑不详1南阳道中(诸葛亮)陆龟蒙?-8811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诸葛亮)罗 隐833-9092筹笔驿(诸葛亮),淮南送李司空朝觐(诸葛亮)韦 庄836-9102喻东军(诸葛亮),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诸葛亮)胡 曾839-?4咏史诗·五丈原(诸葛亮),咏史诗·泸水(诸葛亮),咏史诗·南阳(诸葛亮),草檄答南蛮有咏(诸葛亮)刘 兼不详1中夏昼卧(诸葛亮)罗 邺不详1上东川顾尚书(诸葛亮)贯 休823-9121送人征蛮(诸葛亮)崔道融不详1过隆中(诸葛亮)张 俨不详3贞元八年十二月谒先主庙绝句三首(其一)(刘备),贞元八年十二月谒先主庙绝句三首(其二)(刘备),贞元八年十二月谒先主庙绝句三首(其三)(刘备)周 昙不详2蜀先主(刘备),后主(刘禅)汪 遵不详1南阳(诸葛亮)徐 夤858-8871蜀(诸葛亮)李 中920-9741读蜀志(诸葛亮)

(本表根据朱一玄、刘毓忱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孙绘茹的《唐诗中三国题材之研究》(国立台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王润农的《唐代诗歌中的三国图像》(私立东吴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等数据进行绘制。)

从上表可以看出,唐代诗人对蜀汉政治集团始终是给予高度关注的,而这些咏蜀汉诗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首先,从咏颂的对象来看,作品的内容涵盖了蜀汉政治集团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如先主刘备、丞相诸葛亮、大将关羽、张飞以及后主刘禅,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则是殚精竭虑辅佐蜀汉的军师——诸葛亮。在95首唐人咏蜀汉诗作中,涉及到诸葛亮的诗作就有85首,可见,在唐人的眼里,对诸葛亮的崇拜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风尚了。其次,从作者与作品的数量关系来看,作者共有54人,大多数诗人只有一两篇,但也有多达十几首的。如杜甫就有15首,足见他对蜀汉政治集团的认同。第三,从作品的质量来看,有不少诗篇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二、唐代咏蜀汉诗的内容

唐代诗人在咏史诗中对蜀汉人物的关注与诗人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特征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使得咏蜀汉诗在不同的诗人作品中表现出了许多既有共性的时代文化底蕴,又体现出了丰富而极具张力的文化价值。

(一)对贤相诸葛亮的称颂

在95首唐人咏蜀汉诗作中,涉及到诸葛亮的诗作有85首。在唐代众多诗人心目中,诸葛亮不仅是爱国忠君的典范,更是智慧的化身。在不同的诗人笔下,都体现出了尊崇诸葛亮的心理倾向,首开唐人先河者是骆宾王,他在《畴昔篇》[3]835与《幽絷书情通简知己》[3]860中曾有“诸葛才雄已号龙”、“《梁甫》卧龙才”的感叹。而在推崇诸葛亮的众多唐代诗人中,杜甫最具代表性。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五>中,杜甫对诸葛亮给予盛赞,诗云:

诸葛大名垂孙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4]2511

瞻仰了武侯祠后,杜甫以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诗句、以激情昂扬的笔触称颂了诸葛亮,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诗称武侯令名与宇宙并存,功业万古如同凌空的雄凤飞翔。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尽管蜀汉的气数衰终,难以恢复,但他仍然意志坚定地操持军务,最终积劳成疾而身死。诗人表现出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对此诗,刘克庄曾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考亭、南轩,近代大儒,不能废也。”[5]1507此外,杜甫还有“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登楼)”[4]2480“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诸葛庙)”[4]2506“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八阵图)”[4]2503等名句颂扬诸葛亮。

同时,盛唐诗人对诸葛亮亦很推崇,其诗云:“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王泠然《咏八阵图送人》)。”[3]1175“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驱驰千万众,怒目酸中原(李华《咏史》)。”[6]1590“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角立一方初退舍,拟称三汉更图王。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归蜀降吴竞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窦常《谒诸葛武侯庙》)。”[4]3025

到了中晚唐,追怀诸葛亮功业的诗歌越来越多。武少仪称赞了他的联吴抗曹策略:“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诸葛丞相庙》)”[7]3693;刘禹锡赞道:“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8]4106;杜牧歌颂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沈思。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9]6063;薛逢夸赞他不仅能指挥千军万马又对刘备倾心尽力:“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讦漠。身依豪杰倾心术,目对云山演阵图(《题筹笔释》)”[9]6384;而罗隐称许他为刘备北征东讨、出谋划策:“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策 (《筹笔释》)”[10]7607。

另外,也有许多诗作表现了诸葛亮的超凡脱俗和神秘莫测,如刘禹锡的《观八阵图》: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避余威。

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8]4027

诗人盛赞了蜀相诸葛亮的谋才将略以及八阵图的神奇,在对诸葛亮的倾慕和无限神往中隐隐见出了诗人济世雄心与以“知兵”者慨然自命的壮志豪情。此外李商隐还有“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9]6211之句来称颂诸葛亮的治军谨严,其死去虽已有数百年之久,但他的形象依旧凛然生威,直到现在此处的猿鸟彷佛还在惧怕他军书的威力,风云似乎也爱护着他的营垒,护卫军营周遭的藩篱。李山甫用“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10]7415抒写诸葛亮乘雷电而意气奋发、风神飞动的俊逸形象,尽现了其英雄之气。而李中以“报国尽神机”[11]8611、李山甫用“鲸鬛翻腾四海波,始将天意用千戈。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9]6211、温庭筠作“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12]6780、胡曾借“蜀相西驱十万来,秋风原下久裴回。长星不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10]7477来描写与诸葛亮有关的怪异之事,表达对诸葛亮北伐中原的英雄业绩半途而废的惋惜之情。

(二)对君臣遇合的钦慕

《三国志·诸葛亮传》曾记载刘备得到诸葛亮时,曾感叹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13]761《三国志·先主传》中亦记载其君臣之关系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13]744,这种理想的君臣关系成了唐代诗人心目中君臣相得的楷模,使得他们在诗中反复吟咏着这一君臣关系的理想模式和典范意义。

对刘备、诸葛亮君臣遇合称颂最早的诗人是李白,其《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曾云: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6]1737

诗人对诸葛亮得到刘备三顾茅庐的礼遇之后,两人形成了“犹鱼之有水”的君臣关系进行了歌颂,并对诸葛亮辅佐刘备叱咤风云、建立功业表示了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了李白在政治上积极进取的理想与抱负。此外,“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君道曲》)”[6]1696,“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赠友人三首》其三)”[6]1766等诗句亦是对君臣遇合的歌颂。

李白之后,诗圣杜甫对刘备与诸葛亮“犹鱼之有水”之君臣契合、同心共济的关系也不断地加以礼赞。杜甫对诸葛亮知遇于刘备后两人开启的一段君臣遇合佳话给予了真诚的颂赞与由衷的向往,其《诸葛庙》一诗云: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4]2506

此诗中,杜甫借孔明以自况,其中“君臣当共济,圣贤亦同时”是杜甫对诸葛亮功勋的体认,也是他寄希望于朝野上下,希翼能精诚合作而扫除祸乱。此外,杜甫还满怀深情地写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4]2433;“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咏怀古迹五首》其四)”[4]2511;“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谒先主庙》)”[4]2504;“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遣兴五首》其一)”[4]2293。这些诗句里,杜甫反复阐述着刘备、诸葛亮二人亲密无间,共济契合的关系。在面对诸葛亮庙前“柯如青铜根如石”的古柏,他慨然写下了《古柏行》,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谷之古柏,来称颂雄才伟略、忠心不二之诸葛孔明。诗虽句句咏古柏,实为声声颂武侯。在杜甫诗中反复出现如“君臣当共济”这类的诗句,强调的正是刘备与诸葛亮二人之相契一体,生前如此,死后亦然,而又不为时空阻隔所改变的君臣关系。

李杜之外,岑参《先主武侯庙》、储光羲《荐玄德公庙》、张俨《贞元八年十二月谒先主庙绝句三首》、周昙《蜀先主》等诗对刘备、诸葛亮的精神相通、鱼水交情进行了热情歌颂,钦慕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委婉地流露出了诗人们怀才不遇、屡受压抑的不平情绪。

张大烛说:“正是诸葛亮和刘备之间这种‘风云际会感通契合’的君臣关系,成为唐代诗人心目中的共同企慕。所谓‘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白居易诗,引自《三国演义》)。 ”[14]57而关四平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由于诗人各自经历、际遇及思想意识、切入角度的个性差异,虽同是企盼君臣遇合,但其诗作的立论重心、观察视角与思想意蕴亦各个有别,这就使得君臣遇合思想的表述呈多角度、多层面的丰厚形态。”[15]49由此可见,唐代诗人以一腔热血为诸葛亮写照,这既是对古人君臣契合的钦慕,又是诗人心曲的折射,他们将自己报国为民的赤子之心与怀才不遇的悲叹倾泻在了字里行间之中。

咏蜀汉诗除了颂刘备、诸葛亮之外,也旁及到了关羽、张飞、刘禅等人物。但从总数上来说这类诗作极少,主要以颂扬关张与贬斥刘禅为主,也从未引起后人的关注,在此不再赘言。

在兴复汉室的伟大理想感召之下,蜀汉英雄人物笼罩在了亮丽的历史光环之下,但是随着蜀汉英雄人物的消亡,蜀汉政权的终结,建立在蜀汉英雄人物悲剧之上的贤相与君臣遇合的美景破碎了,这种“悲剧之美”对士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唐代诗人中普遍存在着推崇蜀汉、认同蜀汉的心理倾向,在这种心理作用的驱动下,诗人由对诸葛亮的赞扬,进而对其所在的蜀汉政权寄予了认同。而在唐代咏蜀汉的诗作中,也便分化出了对诸葛亮的崇拜与对君臣遇合的钦慕两种吟咏范式,而这种范式的确立,对后世有关蜀汉的诗歌、话本、传奇乃至《三国演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 刘尊明.历史与诗人心灵的碰撞--唐诗咏三国论析[J].文学遗产,1992,(5).

[2] 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3]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2册卷55-卷146[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4册卷216-卷271[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 (唐)杜甫.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3册卷147-卷215[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5册卷272-卷345[M].北京:中华书局,2013.

[8]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6册卷346-卷423[M].北京:中华书局,2013.

[9]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8册卷480-卷548[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0]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10册卷631-卷702[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11册卷703-卷795[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2]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9册卷549-卷630[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3] (晋)陈寿撰.三国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 张大烛.万古凌霄一羽毛——唐诗中的诸葛亮形象[J].南平师专学报,2005,(3).

[15] 关四平.三国历史的诗意化——唐代咏三国诗与士人心态[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责任编辑:刘 力]

Study on the Poetry about the Kingdom of Shu Han in Tang Dynasty

Tang Haihong

(Department of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Cheng xian Gansu 742500, China)

In numerous Tang Dynasty chant the history of Shu Han character of poems, the poet of the Shu Han monarch character strong adoration and yearning, reflects in Yin phase Zhuge Liang’s praise with the monarch and his admiration of two aspects. In the poet’s mind and help to Lord Liu Bei, spared no efforts in the strategist, Zhuge Liang is not only the incarnation of wisdom, loyalty and patriotic moral model; Liu Bei Ren Aimin, Synod of sentiment, and Zhuge Liang of the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haphazard, has also become a focus of scholars scramble to sing the praises of the. These work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oetry, novels and dramas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Tang Dynasty; the poetry about the kingdom of Shu Han; study

2015-11-21

唐海宏(1974-),男,甘肃徽县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学院,讲师。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校级科研项目“唐人诗歌中的三国情怀”(项目编号:2014LSSK02009)。

I22

A

1673—0429(2016)01—0037—06

猜你喜欢

君臣蜀汉中华书局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明清两朝边疆治理中的西夏历史借镜——兼论明清君臣的“西夏观”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21世纪蜀汉灭亡原因研究述评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On the Resurrection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Jian’an Period
学渣当自强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Binary Mixtures of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and Ionic Liqu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