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研究

2016-07-19付百学崔云飞李彩丽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付百学,崔云飞,姚 刚,李彩丽

(黑龙江工程学院 艺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研究

付百学,崔云飞,姚刚,李彩丽

(黑龙江工程学院 艺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摘要:基于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和创业五大教学平台,将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确保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构建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基于实践教学的组织、运行和质量提升,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提出培育实践教师的策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监督、控制和反馈,保障实践教学良性运行,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应用

实践教学是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1]。

1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艺术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将军训、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专业认证、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科研、学科专业竞赛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确保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建立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l所示[2-3]。

图1 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1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教学平台由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实验中心等组成,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平台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行初期培养[4]。

突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验证性实验从基础层次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用于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开放式实验用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项目设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验证性实验到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再到自主开放式实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艺术学院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尤其是近几年对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新专业进行了重点投入。现有画室、纤维编织实验室、原画实验室、动检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动画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数字影像实验室、影视制作中心、游戏开发实验室、网络媒体制作中心和数字音频实验室等。结合实验室建设规划,将建设和完善艺术创意设计中心、视觉设计中心、产品设计实验室等,以更好地满足专业实验教学的要求。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设计创作过程的理解,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对实验项目进行重组优化,整合实验内容,突出专业特色,使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创意能力[5]。

推广工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工程项目驱动课程,将理论知识分为模块,每个模块结合实际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设计并完成相关任务,提升了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了学习热情。

艺术学院基于工作室建设,逐步推广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近几年,工作室师生承担并完成校内、校外工程项目20余项。艺术学院加大在政府部门和行业学会立项工作的力度,在承办国家级或省级艺术作品展、艺术类作品大赛、学术研讨会等方面,获得政府(或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联合立项,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推动学校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加快艺术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扩大学校社会影响。艺术学院2013年在哈尔滨市科技学会立项,并获资金资助,成功举办了黑龙江省第七届漆画展暨学术研讨会。2015年,与哈尔滨市政府部门初步达成立项意向,将进一步拓宽立项范围,拓展立项空间。

1.2实训教学平台

实训教学平台由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等组成,开展综合实训、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教学平台继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优化校内资源,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采用开放式管理,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在相应的场所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艺术学院近年来加大对漆画中心、油画中心、艺术创作实训室、产品设计实训室等的投入力度,更新或补充仪器设备,拓展实践项目,不断完善其功能,并对学生全面开放,确保实习实训效果。

加快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基于漆画、油画等学院特色,动漫、数字媒体、视觉传达和冰雪文化等学院专业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利用政府政策、企业技术和资金等支持、学校提供的条件等,承接艺术人才培训任务,搭建艺术创作与文化交流的场所,为社会艺术文化发展与传承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漆画创作基地于2007年设在我校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工作室在承接相关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作作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设计和承接工程项目等提供了实战平台。目前有专业工作室10个、名师工作室2个。工作室有研究方向带头人,形成了一定特色,能承担工程任务,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工作室的良性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学风建设,有利于培育专业方向领军人物,为专业特色发展提供了支撑,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保障;通过定期举办各类艺术作品展、艺术专业学术讲座、创作校园景观(艺术长廊、涂鸦墙、校园雕塑)等,营造了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师生艺术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类科技竞赛,获国家级奖100余项,省级奖200余项。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使学生顶岗进行实战训练。校企联合在校内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承接工程项目,采用企业运作模式,为学生创造实战条件;校企联合在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选派学生参与企业项目设计与施工。通过举办设计创作竞赛、设立专项奖学金、专题讲座、企业优先录用毕业生等形式,进行校企深入合作[6]。

学生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实训,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设计与创作,积累了从业经验,提高了设计能力,通过学校课堂与企业课堂互动,学生将企业项目设计与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将“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艺术学院不断加强校企合作,近几年与黑龙江省四维影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唯乐屋(北京)软件有限公司、哈尔滨品源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哈尔滨创奇动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雪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与企业多次接触和相互了解,本着相互协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确定合作内容,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互聘、学生实习与就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联合进行项目研发、共同承接和完成工程项目、开展专业领域学术研讨活动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目前,艺术学院建有16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创造了良好条件。艺术学院制定了“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办法”、“学生外出实习安全协议书”,为实习学生购买保险,规范了实践教学环节安全管理,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艺术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求和社会发展,实时更新校企合作企业,在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实验室、工作室;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联合培养学生;工程项目联合教学;企业课程嵌入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目前已于唯乐屋(北京)软件有限公司签订了课程植入合作意向函,课程为:PAWS3D跨平台动漫游开发沙盒,涉及动画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1.3社会实践教学平台

社会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素质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组成,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7]。

以学生社团为主,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参加国内外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承接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艺术类实践项目,为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能力搭建平台。做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范围,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所学专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大学四年的教学、科研、艺术实践和公益活动等环节。安排素质拓展学分,将创新创业活动、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教育10学分。

1.4创新教学平台

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主动适应我国万众创新、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黑龙江工程学院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创新教学平台依托于艺术创作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工作室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学科专业竞赛、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逐步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8]。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创意产业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应向创新教学转型,面向工程实际设定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为学生创新实践创造条件。以学科专业竞赛、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为依托,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艺术设计与创作;以学生课外艺术创作活动为载体,建立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

艺术学院近3年学生申报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获17项校级立项,5项省级立项。学生近100人次参与项目研究。创新训练项目“综合因素关照下的整体厨房设计”在项目实施中,承接了10余套整体橱柜设计;“冰雪雕艺术在哈尔滨艺术文化市场中的应用研究”在项目实施中,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国家二等奖1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检验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增强了学生与客户交流的能力。

以赛促学,以展促学。鼓励和引导学生将其创作作品,适时参加国内外各类科技竞赛和专业展览。制定创新综合考评分,设立创新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创新,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和展览的积极性[10]。

团队参赛,提升质量。针对学科竞赛项目,可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团队,确定多个设计创作方案,通过比较择优确定最佳方案,从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以不同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作能力。

艺术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科技竞赛和专业展览,如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厦门)漆画作品展、全国青年美展、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国际设计美术大奖赛、中国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全国高等学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展览会、国内和国际大学生冰雕和雪雕艺术设计创作大赛,获奖100余项;参加黑龙江省漆画作品展、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大赛暨民间艺术品设计大赛、黑龙江省装饰艺术作品展、黑龙江省民间艺术作品展、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大赛、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哈尔滨大学生动漫作品大赛、黑龙江省大学生冰雕和雪雕艺术设计创作大赛等,获奖200余项。

1.5创业教学平台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主动适应我国大众创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大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和寻求合作等方式进行创业。自主创业是大学生成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检验高等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尺度,是减缓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教学平台,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实践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市场开发和经营能力。创业实践是创新实践的延伸与应用。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创业教育的要求,聘请成功创业人士为创业课程兼职教师,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11]。

艺术学院依托专业工作室等平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近3年学生申报的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40项校级立项,20项省级立项,推荐国家级立项7项。学生近200人次参与项目研究。创业实践项目“风格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在项目实施中,承接了10余套住宅的室内装修设计;“漆缘漆画工作室创建”在项目实施中,与相关行业公司签定了供销合同;“牵雨晴环保工艺品体验工作室”在项目实施中,进行了产品销售和体验式操作;创业训练项目“手机动漫研发推广计划”在项目实施中,进行了市场调研和产品推广。在2013年学校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中,我院共有8个项目参展。参展成果有天然漆茶艺品、天然漆餐具、漆画、环保工艺品、橱柜、首饰盒等实物和室内空间设计效果图。参展成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2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1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如实验教师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和实践教学档案管理等制度,制定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办法、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和社会实践教学指南等教学文件。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艺术学院对实验室进行合理规划,将实验室由实验实训中心管理,划归专业系管理,由系主任负责并安排教师具体管理。体制的改变,充分调动了系主任和实验室管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彻底解决了实验室授课、开放管理、仪器设备及时维护、仪器设备有效利用、实验室整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2)运行管理

由二级院(系)的专业系(教研室)、实习实训中心负责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安排落实教学任务,并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

3)质量管理

创新实验课考核模式。将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针对艺术类专业实验课的技艺性、技能性和表现性等特点,采用艺术作品、展演等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展示其艺术创新思想和创作能力[12]。

风景写生和专业考察。强调实习之前合理安排任务,实习结束后提交规定作品,结合专业实习内容,适时举办实习作品展,以展促建,以展促教,以展促学;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提供与各界交流的平台,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艺术学院2015年举办了风景写生作品展、专业考察摄影作品展,集教、学、做、展于一体,丰富了实习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找到了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也为今后学生实习积累了经验。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艺术学院结合艺术学科专业的特点,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改革,其成果主要以艺术作品形式体现。近几年,艺术学院每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作品主要有漆画、编织、雕刻、模型、形象识别系统手册、包装实物、动画片、微电影、纪录片、展板等。2015年举办了首届本科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展出毕业设计作品200件,以环境设计、招贴与VI、包装与书籍装帧设计、工业产品、动漫作品、影视作品等为主要形式,提供了与各界交流的平台,营造了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艺术学院参加了2014年、2015年黑龙江省大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评审活动,来自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组织的省内行业专家、省内高等学校资深学者组成的评审组,对本轮毕业设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与艺术学院的主要领导、系主任和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借此明确改进方向,发挥优势,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2.2培育新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如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影视动画师等;鼓励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讲学;聘请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兼职教师。

艺术学院积极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培训,近三年安排10名教师进行了为期1年的企业挂职锻炼,另有9名教师具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从大中型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9人作为兼职教师;积极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修学习,安排教师到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进行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4人次;安排教师到清华大学3人、首都师范大学1人、东北林业大学1人等高等学校进行为期1年的访问学者;有6名教师赴俄罗斯进行师资培训。通过访学和工程实践锻炼,开阔视野,更新理念,丰富实践,充实教学内容,提升科研能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名校学到名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学到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学到教学前沿的动态信息,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给我们带来新的参考。

2.3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对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监督、控制与反馈,确保实践教学过程有效进行,是总结经验、完善实践教学过程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信息反馈、信息采集与管理和教学督导等。搭建实践教学信息网络,通过实践教学检查、实践教学例会、信息反馈信箱和座谈会等渠道,获取准确、详尽的实践教学信息,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校级督导负责全校实践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审核、监督与落实,并对校外实习进行指导与监督;二级院系教学督导对实践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成果等进行审核与监督。建立和完善学校、二级院系、实验中心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健全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对实践教学管理、教学效果、教学队伍和实验室建设等进行综合评价,由学校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教学督导、实验教师、学生和企业等共同组成,采用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方法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以促进实践教学水平逐步提高[13]。

3结束语

科学地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对实践教学进行监控与评价,有利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优化,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扬.吉林省民办普通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2]魏克湘,刘迎春,董丽君.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4-76.

[3]黄华明,王萍,吴傲冰,等.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176-179.

[4]徐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16(4):67-69.

[5]李兴国,顾东晓,任元璞.教学设计与氛围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147-151.

[6]刘龙和.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7]陈勇军,刘涛.高等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4):131-136.

[8]钟宏桃.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8):154-156.

[9]袁静,姬长武.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研究[J].学术探索,2013(9):145-148.

[10] 田丰.大学生设计大赛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 (11):53-54.

[11] 鲁敏,王胜永,李成.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的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5):529-533.

[12] 刘刚田,曹慧敏,马骏.地方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35(4):95-98.

[13] 陈宇飞,王兴亮,王苏凤.理工科院校艺术类实践教学考核评测方法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4,28 (4):136-139.

[责任编辑:路晓鸽]

On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for arts major

FU Baixue,CUI Yunfei,YAO Gang,LI Caili

(College of Arts,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50,China)

Abstract:Based on experiment,training,social practic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five teaching platforms,this paper arrang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as a whole,which can ensure the continuous line of four years of practice teaching,construct the art major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colleges,and train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employment ability.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running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quality improvement,it provides a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A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practice teachers is proposed to ensure a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a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supervision,control and feedback,and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operation 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arts major;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application

DOI:10.19352/j.cnki.issn1671-4679.2016.03.019

收稿日期:2015-12-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4G115);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JG2014055);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407);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科研团队项目(JT1508)

作者简介:付百学(1967—),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679(2016)03-0075-06

猜你喜欢

艺术类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有效实施
在未来理想化艺术教育观念下思考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试析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