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实施及创新

2016-07-19唐景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实施理论课

唐景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武汉 430205)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实施及创新

唐景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武汉 430205)

摘要:本文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中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与聚类分析等较为先进的研究分析方法论述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创新理念模型。文中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建模、优化、拟合,最终确定了理论课的基本教学模型。经过对该模型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课教学方法必须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与兴趣度;2.通过调查统计得出的影响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六大相关因子中只有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3.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任何一种因素都无法比拟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实施;创新;理论课

体育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关系着我国的全民健康。体育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体育文化内涵,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科研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教学、技能掌握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因此,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是我国体育教育工作的源头,必须当成一件大事来抓。优秀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将成为各院校及社会体育工作的主力军,体育教育事业要依靠他们一代代传承下去,因此,抓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课教学势在必行。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教学相长,教学的主要目的与目标均为学生,必须依靠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选取三所高等体育院校2012、2013、2014年级体育教育专业的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

根据研究对象与研究课题的要求,为获知更多的研究动态、研究进展、研究现状,在本次调查研究中采用了文献法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调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体育教育的前辈的论著中汲取了许多精华与养分,对于本文的成文大有裨益。

1.2.2指标统计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我们结合文后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拟对项目教学法、影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指标进行调查统计,并根据学生们反馈回来的结果进行统计指标的分析。

1.2.3数理统计

在本研究中运用了SPSS数理统计软件以辅助对教学方法的实施指标与创新指标所进行的分析,并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设置了样本的前后一致性检验以保证样本问卷的有效性。

2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2.1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创新

针对传统的体育教育理论课照本宣科式的讲授的枯燥、乏味,我们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的创新。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在竞相研究、消化、运用,在对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项目教学法的精髓在于还课堂于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进而培养学生们主动求知的热情。影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看似枯燥的理论课而言更是非常好的教学手段,无论是讲述体育的历史还是讲述体育的技术原理与动作分析,影像教学法都可以更直观、更生动明了、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讲解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讲述体育原理时,我们可以使用逐帧的动作分解,将体育原理的技术动作要领深深地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分组合作教学法是一种在项目教学法之上演绎而来的一种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由同学们自由组成学习讨论小组,用讨论的方式探究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学生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式的分组讨论在“越辩越明”的氛围中获得对真理的更为科学的、客观的、正确的认识。

上述教学方法穿插在体育教育理论理中,通过近一学期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创新,我们对学生们进行了调查问卷式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分析,从中提取出了对继续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的有益参考。

2.2影响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因素和指标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针对200名学生提交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了有效问卷198份,在198份问卷中,我们专门针对影响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因素指标进行了分析。在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指标中,我们发现其中的项目教学法[2]、影像教学法[3]、分组合作教学法[4]这三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引起了学生们较为强烈的反响。现针对与这三种教学方法相关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是分析项目教学法创新满意度,在统计分析中,我们看到了67.17%的学生支持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如果再加上满意度为3,4的学生的百分比,则基本满意度以上的学生比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说明了绝大多数学生对于项目教学法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是较为满意的。

图1 项目教学法创新满意度统计图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从基本满意到完全满意的学生的比例占据了绝大多数,完全不满意与较不满意的同学只占了总比例的8.58%。

由于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创新的影像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使用了较为先进的HDMI技术与逐帧分解分析技术[5],将运动过程中的最佳形态与原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了学生们的面前,在统计学生们的满意度情况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对于这种较为新颖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十分欢迎。

图2 影像教学法创新满意度统计图

从图1的统计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极少的学生较不支持影像教学方法,没有任何同学完全对影像教学方法不满意,这种情况在问卷调查中还是较为罕见的,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们普遍对于影像教学方法的接受度较高。在图示中我们看到从基本满意到完全满意的学生总数已经占到总学生人数的98.49%,相对于项目教学法而言,影像教学法的引入与实施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已经突破了项目教学法的支持率。未来在教学实践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多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育理论课的授课[6]。

分组合作教学法是一种对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并对每组学生布置相同的任务,由学生在组内与组间以及与教师之间进行讨论,集思广益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实施以后,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通过对学生们反馈回来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较大一部分同学对这种活跃式的思维形式也与上述两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同样广受支持[7]。

图3

但是与影像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不同的是全组合作教学法遭遇到了共计19.70%的同学的低满意度支持,从这约五分之一的低满意度中我们看到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这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这种一改传统课堂的教师讲授为同学们自由分组讨论、探讨的方式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较难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适当减少应用分组合作教学方法的授课课时,让这一部分同学有一个慢慢适应的缓冲时间。

2.3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影响因子技术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在因素分析中,我们分别选择了文后问卷调查中学生们集中度较高,反映较为强烈的六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归因比对分析。

表1

针对表1的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课教学的统计归因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影响参数为教学方法的创新,其均值达到了4.571在同样的影响因素中排在首位,其次依重要程度分别为学生自主的体育意识、领导重视程度、学生的体育能力、素质能力、学业繁重程度等。

下面以更为直观的图示将上述表格数据转化为图形方式显式表现教学方法创新的巨大影响力。

图4

由图4的图示,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不仅教学方法的均值直方图扶摇直上,而且在方差的分布上教学方法也是遥遥领先的,与其他五种因素之间的距离说明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对于体育教育理论课而言是举足轻重的。这样的分析结果也与我们针对三种创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分析不谋而合,再次印证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学生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的巨大影响力。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影响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创新的力量是无穷的,创新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以不断的创新引领学生们走进体育教育这个充满了活力与挑战的事业中来是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8]。

2.4针对理论课影响因素的Q型聚类分析

Q型聚类分析不但可以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支持与融合的关系,还可以从中看到因素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于分析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9],以及创新的实施对于学生接受程度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种较为先进的研究手段。我们首先将调查问卷所得的每一个数据点进行原始数据的有效性检测,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0]。下面我们就针对统计所得到的上述六种因素进行Q型聚类分析。根据对六种因素的平均距离,我们对六种因素进行了样本Q型聚类分析,下述表格即进行聚类所得到的群集聚类表。

表2 聚类表

从表2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经过群集运算以后所得到的系数中仍然以第6项即下图中的第6项所对应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值为最高。因此,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聚类的大致结果。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观察Q型聚类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聚类平均组间联接树状图更为直观地查看我们研究的这六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定何种因素才是影响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11]。通常在聚类树状图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具备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其数据指标要比较高,即在树状图中的数据图形的高度要高,另一方面是其层次要较高。通过这两方面,我们就可以从Q型聚类图中找到影响教学的关键性的核心要素。

无论是项目教学法还是影像教学法,抑或是分组合作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必须以问卷调查结合课堂的观察对学生们的接收程度、兴趣度、理解程度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以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来验证教学方法,只有经过科学的分析与研究才能保证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创新的品质。

图5

从图5可以看到在体育能力与领导重视程度的第一层群集聚类支撑之上的是素质能力与学业繁重或功课过多的第二层群集[12],在第二层群集之上的是领导重视程度与学生自主的体育意识的第三层群集,高居榜首的就是一枝独秀的最高阶——教学方法的创新,我们从聚类图中更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方法创新的力量。

3小结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课我们分别采用了三种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在对这三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与评估过程中,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对研究目标学生们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惊喜,更多的是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三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分别获得了约90%、98%、80%左右学生的支持,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热情,教学方法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导本应属于他们的课堂,让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听讲。经过对文后的调查问卷的仔细分析与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学方法创新之后学生们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与兴趣度的极大的改善。更为欣喜地看到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新式教学方法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大关键的核心要素。经过对新型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创新,体育教育理论课这门传统学科又焕发出了不一样的青春活力,学生在创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与感召之下又对这门课时较少且较难教授的课程燃起了兴趣之火。

参考文献:

[1]吴明智,曾吉,李志伟.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1,(5):22-23.

[2]陆美琳.江苏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讨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5):48-49.

[3]陈瑜.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材改革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7,(4):43-45.

[4]高军.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92-93.

[5]刘月晨,付玉坤.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改革的几点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0,(1):68-69.

[6]王朝军.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研,2001,(4):42-43.

[7]李旭强,李明.提高体育专业足球课的教学质量[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4):9-11.

[8]皮德华.高校足球文化透析[J]. 当代教育论坛,2003,(10):13-16.

[9]齐锋.普通高校足球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5,(6):5-6.

[10]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60-1261.

[11]于蕴,虞荣娟.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3-65.

[1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9.

Implement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n Theory Cours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TANG Jing-l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dapts method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in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n theory courses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Her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ory cours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are sequenced, modeled, optimized, fitted, and an basic teaching model of theory courses are ultimately decided. After studying the model, it is safe to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the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theory courses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must be innovated. Only innovation can improve students’ acceptability, understanding and interests during the teaching; (2)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has the biggest impact on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among all six factors; (3)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s found to have the unparalleled for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implementation; innovation; theory courses

收稿日期:2016-01-15

基金项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12j031)

作者简介:唐景丽(1979-),女,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2-0119-05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实施理论课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