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学校武术联盟引发中小学武术校园发展再思考

2016-07-19

运动 2016年22期
关键词:武术体育教师校园

张 宁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全国学校武术联盟引发中小学武术校园发展再思考

张 宁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而青少年体质却呈下降趋势,出现肥胖症、自闭症等生理、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数量也逐渐增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武术的发展必须与青少年的成长挂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2015年全国学校武术联盟代表大会暨联盟会员单位教师培训会”会议中所提出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方案,并依据武术联盟对武术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对当前武术在中小学校园开展所存在的进步空间及发展思路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

全国学校武术联盟;中小学;武术;校园发展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武术项目)”简称为“全国学校武术联盟”。本联盟受教育部体卫艺司工作指导,由上海体育院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其他体育院校、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普通中小学试验单位,以单位名义自愿参加的全国性的学校武术协作组织机构。2015年11月13日,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2015年全国学校武术联盟代表大会暨联盟会员单位教师培训会”,其目的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中小学武术课的改革,更好地发展武术和传承中国武术文化。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仅仅把武术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或者说一种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若能更好地将武术引入中小学校园的体育课堂,不仅能够丰富中小学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而且这是在现代文化思潮冲击下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本文以此为契机,对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改革路径进行探析。

1 学校武术所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关于学校武术的话题写的热火朝天,原因多样。国粹武术在中小学校园的尴尬境况不得不使我们反思。在体育市场化的大条件下,武术比赛少有问津,观众寥寥可数。历史上,武术表演、比赛“方圆十里皆来观”盛大场面已不复存在。虽然目前武术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并与国际接轨,但在人们对其认知程度上却略有遗憾。

1.1 教育领导部门重视程度

一个项目的开展,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我国各类中小学体育课堂已沦三大球等含有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内涵运动项目的“地盘”。中小学的领导对武术没能正确地认识和缺少积极的态度是武术在中小学校园中发展所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中小学的领导对武术的认识仅限于竞技武术,这是对武术片面的理解。他们认为套路的技术动作复杂,散打又是一个意外多发的项目。并且学校领导更多地从升学率的角度出发,担心武术课会影响学生学习,所以在支持程度上差强人意。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中小学武术教育事业发展,但国粹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情况却依然不容乐观,甚至在一些规定开设武术课程的中小学,不仅没有增加武术的内容,反而将武术课改变为其他在社会上反应较好的体育项目。如果学校领导对武术认识的不清晰,重视力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强。第一线的广大体育教师就会因为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很难独自撑起武术在校园中的发展重任。

1.2 基层武术教师的培养与职业素养

1.2.1 普通体育教师 中小学的武术教师,大多由体育教师代职。我国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大多由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培养,擅长足球、篮球、排球等现代体育教学。这些体育教师中曾经从事过武术专项练习的更是少之又少。当他们面对中国传统的武术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并且复杂的武术项目,并不是一般体育教师短期就可以掌握的。在学校武术教学中,很多教师仅注重肢体动作和形态,而忽视对武术文化理论方面的讲解,造成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也仅停留在肢体动作方面,没有进行武术内涵及武礼的学习,难以通过中小学的武术教育普及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很难达到防身自卫、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目的。

1.2.2 专业武术教师 还有一少部分专业的武术教师,他们是来自于各个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通过单招进入大学校园,大多技术能力很强,但文化水平相对薄弱。中小学体育课需要的是能从事不同项目教学的教师, 民族传统体育属非师范类专业,在培养方案中缺乏教育类的课程,造成本专业学生到中小学任教时,虽然自身技术很好,但讲解不够清晰,教学技能不足,学生无法理解。在教育质量上,难以满足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使他们无法顺利在中小学校园中任教,造成专业人才流失的状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区分训练与教学之间的区别,运用艰苦的训练方式,会打消学生习武的积极性,并且不能够满足全部的中小学学生的锻炼需要,无法保证武术在中小学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会影响到武术的普及与发展。

1.3 学生及家长对待武术的认知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05—2007年的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大多是从武打片、武侠小说中了解的。每当提起武术,人们的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等词。但通过武侠电影、武侠小说这些渠道了解的武术都只是片面的,带有迷信色彩,使人们觉得中国武术高深莫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也越来越直观,现实中的武术远离了国人一厢情愿的想象,并不像平日里传说中的那么勇猛,更不像电影中那般出神入化。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所想要学习的是被神话了的武术与现实中体育教师所教的内容差距很大,但当看到教师的武术展示时,使他们对武术大失所望,并且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感到吃力,从而逐渐失去兴趣,最终选择放弃。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很多,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一点的磕磕碰碰都会让家长心疼不已。问及父母为何不让孩子进行武术学习时,很多家长均认为武术注重技击攻防,所以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相对比较危险的运动项目。并且,武术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于其他项目来说较高,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短时间内家长看不到成效,就会觉得孩子没学到东西,从而影响了家长鼓励孩子习武的积极性。

2 全国学校武术联盟的引发的若干思考

2.1 各级教育领导部门重视力度是推动中小学校园武术发展的有力保障

国家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是武术在中小学校园长期发展的有力支撑,是规范武术课程内容的关键。建立健全的武术管理、监督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并严格监督是武术在中小学能够顺利进行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相关部门领导应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资力度,在具备条件的学校里开设武术教学,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中小学各部门领导要紧密配合,加大对武术的重视程度,把多样化的的武术内容融入中小学校,全面提高学生习武术兴趣。同时,授课教师还应不断加深对武术文化内涵的了解,并借助现代媒体等措施加大对武术项目的宣传力度,提升学生对武术的认知与认同。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与学生升学相挂钩,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武术的发展。武术在中小学校园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是现如今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各领导部门和基层教师齐心协力,武术才能够顺利并长期地在中小学校园中开展。

2.2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中小学校园武术发展的基础

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教学中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加强修养,不能只注重个人专项知识,中小学教师应要做到一专多能,具备全面的知识,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现在有很多专业武术教师进行教学,他们用的是“武术训练”的方法,而不是“武术教学”。我们进行武术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育人而不是培养专业竞技运动员。目前的武术课,整节课学生都是在努力练习,娱乐趣味性不大。校园中习武对象的水平参差不齐,体能等各项身体素质无法承受如此形式的训练课,致使学生觉得武术课太辛苦,不愿意再接受高强度的训练。一名优秀的武术教师要具备超强的技术能力及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有着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及热爱,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各项需求,以保持学生对武术课程的热情与兴趣。

为了解决中小学师资匮乏及专业知识欠缺的状况,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武术培训活动,在培训中不仅要进行技术练习,还可以经常性组织观摩武术精品课程,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切实提升武术师资质量,让教师在交流中增长教学能力,加深对武术的认知。并且还可以面向全社会招聘武术教师,实行武术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这样可以拓宽武术师资招聘渠道,以应对师资匮乏问题。

2.3 学生学习武术的能动性是中小学校园武术核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学校课程质量的重要途径。武术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武术来塑造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在课堂中,教师不但要讲述中国武术的起源、发展脉络,也要讲武术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让学生在感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背负着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以及弘扬传承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巨大压力。

3 结 语

武术项目种类繁多,因此要秉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武术项目。武术套路是武术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武术传承及对外推广的重要形式,所以近年来提出的“淡化套路”的提法并不妥当。武术套路不能“淡化”而应“优化”。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年龄性别等特点,有选择性地学习一些简单的内容,并且所选内容要有当地的特色和传承价值,让每名学生在自己力能所及的范围内都能够锻炼身心,培养武德,品尝武美。武术不仅要有肢体动作的学习,还要重视武术文化的培养,尤其是武德、武礼的学习。武德是武术弘扬民族精神核心内容,武礼更是中国人尊师重道、不矜不伐的重要体现。只有理论与技术两头抓,才能够更好地使他们文武并进,德艺双馨。学校武术是武术传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从娃娃抓起,让武术在中小学校园中能够可持续开展,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武术,学好武术。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的武术传统作风,又要加强武术精神、道德理论的学习,促使每名学生都能成为自尊、自信、自强的优秀青少年。

[ 1 ]赵光圣,戴国斌.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1):84-88.

[ 2 ]余宏伟.新课标实施背景下学校武术发展之研究[ 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 3 ]郦悦晨.上海市青少年武术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 4 ]程楠.河南省中小学武术健身操推广状况调查研究[ D ].开封:河南大学,2012.

[ 5 ]张峰,赵光圣.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1):77-80.

G852

A

1674-151X(2016)11-09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2.049

投稿日期:2016-09-28

张宁(1994—),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套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武术体育教师校园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