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傣医学专业学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培养模式初探

2016-07-18罗艳秋李清林李启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培养模式

罗艳秋 李清林 李启勇

【摘 要】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是中医药大学应用型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人才创新力和专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傣医学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学科特点及本人在傣医班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文中提出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信息素养为内涵,将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以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核心,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用信息;引入PBL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

【关键词】 傣医学;信息检索;信息利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43-03

云南中医学院傣医学专业的创办历程不仅是傣医学风雨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传统傣医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由师承教育向院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真实写照。自2000年起,云南中医学院与西双版纳卫生学校(现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成人高等教育民族干部专科班;2002年又与该校合作招收傣医方向大专班;2006年将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建成为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傣医医院,2006年开办中医学专业傣医方向本科教育;2011年成立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2013年傣医学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设置,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主要面向傣族地区招收傣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实施双导师制[1],这些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极大促进傣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

傣医学以“四塔五蕴”理论为核心,“人体解说”、“风病论”等为生理病理基础,以“四塔五蕴辨(病)证”、“三盘辨(病)证”和“雅解理论”等为诊疗特色,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生命科学,在区域传统民族医药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为我国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学之一[2]。傣医学作为一门传统医药学,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规律。但21世纪是信息暴增、以几何速度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海量信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现代社会,作为傣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如何有效筛选能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有用信息,如何赋予这门神奇而古老的传统医药学新的生命力,已成为评判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标准之一。

信息检索课程是傣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傣医学专业竞争力和人才创新力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科学方法课,信息检索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以傣医学专业知识为根本,将获得的各种相关信息融入自身知识体系,进而重构个人知识体系的素质。所谓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这三种能力是评价个人信息能力的综合指标,缺一不可。因此,信息检索课程的教授也就要求在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三方面要均衡发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根据云南中医学院创先提出的傣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中傣医结合、医药结合、医文结合、境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学用结合”的“八结合”要求[1],結合《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特点及本人在傣医班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个人见解。

1 以培养信息素养为内涵,将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信息素养是每个人学习能力的体现,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包括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与洞察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学术规范等具体内容。傣医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书,其中基本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概括事物本质属性而形成的各种名词术语,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傣医学专业的学生在进入本专业学习之前很少有机会接触这类名词术语,必然也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傣医药知识时对基本名词术语难以理解,对基本概念含混不清。特别是傣医学中的许多概念与术语凝聚着傣族人民独特的认识问题、看待事物的认知特点和价值取向,即使在傣族本民族的现代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常接触的,且许多傣医药典籍产生于数千年以前,传统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的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无法理解”。对于这些“读不懂”、“无法理解”的问题就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信息检索来解答,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成为傣医教学的重要内容。

尊重傣医学的思维特点,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关键环节。傣医药作为一个独立医种,具有其产生的本民族文化背景和自己民族的文献系统。傣族先贤在其本民族发展进程中,撰写出数量众多的字典、辞(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药物名录、类书等印刷型参考工具书,为学生提供查找某些古代傣医药专题内容知识的途径。近十年来,以云南中医学院、西双版纳傣医院、思茅民族医药研究所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针对傣医药古籍文献开展大量研究,出版系列专著,如《档哈亚龙》、《四塔五蕴理论研究》等,傣医药教材编写工作就是在这些基础工作之上开展的,引导学生对各种“不解问题”采取文献逆向追溯研究可以拓展其学习与研究的视角,扩大其知识面,促进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近年傣医药研究发展速度迅猛,备受关注,大量的傣医药研究与傣学方面的专著与论文等已进入各种数据库系统,但尚未形成专题性的数据库,如何对各种信息的有效检索和高效利用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方面。《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如同一把利剑,有效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不仅能反映傣医药学现代研究的最新进展,而且能涵盖传统傣医药的内涵和特色。只有遵循傣医学的思维特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为上策。而这种信息素养的培养,其核心在于以问题为导向,以工具书和数据库为途径,不断丰富和完善个人的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判断、甄别的能力,这无疑是培养和建立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2 以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核心,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用信息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特征是信息竞争,是信息获取、加工、组织、传播、应用能力的综合性竞争,是一个民族学习能力的竞争。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缩短现实世界的时空距离,加速全球信息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培养大学生具备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也是高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务[3]。信息是 21世纪的重要资源之一,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占有最大量的信息资源,并且对这些信息资源具有筛选能力,并不为信息所困,能很好地占有与利用,那谁就将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获得主动,赢得先机。信息是启发思路的基础,但海量的文献信息、与日剧增的文献、大量分布的数字资源、大量新知识的出现、多语种文章的发表均让学生茫然无措,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有用信息并与傣医药学习任务、研究任务有机结合对傣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学会查找信息很重要,但能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有用信息更重要。其实这种情况不仅在傣医的检索课程讲授中会出现,即使在中医的检索课程中也经常出现,如在课堂现场检索环节中,学生普遍反映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最无法理解的理论是“凡十一脏均取决于胆”。以该词条为题目进行检索和讨论,许多同学发现通过检索要回答“凡十一脏均取决于胆”的含义很容易,通过CNKI或是万方数据等知识服务平台,以该词条作为关键词输入,均能检索到相关的学术论文。但想要回答这个问题真正的内涵却具有一定难度,发现不同作者对这一问题却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那么,应该以哪位作者的学术观点作为准绳呢?针对此种现象,笔者引导学生针对这种有学术观点争议的问题,采取历时对比、共时对比、逆向追溯等历史文献研究法展开深入探讨,强调一方面要从医药典籍中获取答案的源头和,弄清产生分歧的源流,一方面也要检索各种权威性强的词(辞)典来找寻共识性强的答案,强调在解决这些具争议的学术难题时,不能脱离这些概念、术语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赖以生存的语境,否则定有断章取义之嫌。

[HTH][STHZ]3 引入PBL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HT][ST]

《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是本门课程的重要内容。PBL教学模式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是个很好的方式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有必要的专业知识,然后分头查找资料,相互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并讨论如何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4]。PBL教学模式从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学习方法,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巩固自己本专业知识、培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课程体系。这种以“重点讲授、自学为主、加强练习、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可实现由“单向”传授知识向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自学能力、激发求知欲的“讲授-自学”的互动式教学转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笔者在PBL教学模式创新方面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1 检索课题的形式 检索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工作环节,也是傣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所必需具备的基本功。根据傣医学的学科特点,该种形式的检索主要分为设计选题范围、确定检索主题、比较与筛选检索材料等三个步骤。首先教师要设计好初步的选题范围。当然也可自行确定题目,或师生共同确定。在确定选题范围时要结合“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MeSH词表)和现代医学概念,运用“知识元”、“知识包”等“最小概念”,将傣医药理论的核心概念、名词术语等作为选题范围,供学生讨论、参考、筛选。其次,确定选题范围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来确定检索主题。学生在检索主题时尽量要将每个概念、每条理论、每项学说的检索,回置于傣医药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范畴的梳理、理论概念的考证、理论内涵的阐发,尽可能扩大对该检索主题背景资料的掌握。最后,对所检索主题所涉及的各种素材比较与甄别,确定有用信息。对所检索主题的基础资料充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甄别、分类等方法,确定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并对有用信息二次乃至三次检索,深化对《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药史》等课程的理解和领悟。这种要求学生带着任务深入发掘各类信息资源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从目的性不太明确的被动学习过程变成有目的的主动的追求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3.2 检索小组的形式 信息检索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虽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无法采取小班教学的形式,但通过划分检索小组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大班教学灵活机动不足和个人检索协作不够等教学方式的缺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意识和协作能力的提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所学内容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些甚至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那么小组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也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易于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并有效地利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4]。在教学中可将每班同学划分为几个小组(由班级总人数决定),每组由5~8个同学组成,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共同检索、共同讨论等方式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創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3.3 毕业设计课题的形式 大学本科专业的学生都将面临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如何教授学生运用信息检索课程写好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毕业设计课题往往有一定的独特性,难度不会太高,但是直接搜索往往也很难得到较好的结果。这就要求学生要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提炼关键词,合理选用检索策略和检索技巧,而这恰恰是信息检索课程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在采用毕业设计课题方式教学时要和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紧密相关,这样学生不仅比较熟悉,而且能起到巩固专业知识的效果。由于将来毕业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类似的课题设计,学生普遍比较重视,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毕业设计课题的形式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由于与学生个人的学业生涯息息相关,更容易被接收与推广。

总之,《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作为一门科学方法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双重属性的特点。普遍性在于这门课程适用于任何一个学科和任何一个领域,而特殊性在于其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要求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符合专业特点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从教育心理学来讲,每个学生都有区别于他人的性格特点和潜能,而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教授给他们运用文献、获取知识、鉴别信息和发现情报的能力。这种能力如同一把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可以让学生自由遨游知识的海洋。可以说,《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将不仅是教授图书馆利用和信息获取方法的技能,更要将其升华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熊磊,陈林兴,杨梅,等.“八个结合”助推傣医学人才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2015,02:217-219.

[2]张超.傣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3]梁晓天.“信息检索与利用”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探讨[M].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8):176.

[4]黄楠. PBL运用于信息检索课教学的探索[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2:106-109.

(收稿日期:2016.04.20)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培养模式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地理信息检索中空间相似性度量的一种模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