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B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效果观察
2016-07-18冯利娜刘林湘汤平
冯利娜 刘林湘 汤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B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效果观察
冯利娜刘林湘汤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成分:姜黄素)联合B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采用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BD方案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采用BD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的M蛋白及浆细胞比例等指标,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比71.4%,P=0.002),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比28.6%,P=0.0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57.1%比53.6%,P=0.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B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降脂通络软胶囊;不良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近年来,新药硼替佐米的应用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使其治疗疗效取得了较大提升,但目前为止仍然为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因此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有必要。研究证实姜黄素可显著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1],且姜黄素联合硼替佐米可显著提高硼替佐米诱导MM细胞凋亡的能力[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采用降脂通络软胶囊(成分:姜黄素)联合BD方案及单用BD方案治疗初诊MM,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住院初诊MM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BD方案(观察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7~68岁,中位年龄58岁;IgG型14例,IgA型10例,κ型2例,λ型2例;DS分期:Ⅰ期9例,Ⅱ期3例,Ⅲ期16例;ISS分期:Ⅰ期9例,Ⅱ期4例,Ⅲ期15例。单用BD方案(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47~67岁,中位年龄57岁;IgG型13例,IgA型8例,κ型3例,λ型4例;DS分期:Ⅰ期8例,Ⅱ期4例,Ⅲ期16例;ISS分期:Ⅰ期7例,Ⅱ期4例,Ⅲ期17例。所有病例均经多部位骨髓穿刺、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尿本周蛋白电泳、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全身核素骨扫描、全身骨骼DR、MRI、多部位骨骼活检及免疫组化等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符合张之南[3]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用BD方案:硼替佐米1.3 mg/m2,d1、4、8、11皮下注射,地塞米松20 mg/d,d1~2、 d4~5、 d8~9、d11~12静脉滴注。观察组在BD方案(用药方法及剂量同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降脂通络软胶囊,每个疗程化疗开始时服用,100 mg/次,3次/d,21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M蛋白、血生化、心肌酶、电解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尿本周蛋白电泳、骨髓细胞形态学等指标。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4疗效评价参照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uropean Cooperative Group fo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EBMT)的疗效评价标准[4],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微小缓解(MR)、无变化(NC)、平台期、CR后复发、疾病进展(PD),其中CR、PR与MR之和记为总有效率,无变化、平台期、CR后复发、PD视为无效。4个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
1.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观察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667,aP=0.031<0.05;bχ2=9.333,bP=0.002<0.05。
2.2不良反应观察组共1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其中恶心、食欲不振7例,手足麻木6例,下肢水肿4例,便秘2例,肝损伤1例,低钾1例。对照组1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53.6%,其中手足口周麻木7例,恶心、食欲不振8例,下肢水肿4例,便秘1例,皮疹1例,低钾1例。两组间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未影响进一步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P=0.788>0.05)。
3讨论
降脂通络软胶囊的主要成分是姜黄素,姜黄素是从姜黄属植物根茎中提取获得的一种植物多酚,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5-7]。目前姜黄素已应用于多种实体瘤(如乳腺癌、膀胱癌、胃癌等)的治疗,但国内鲜见其应用于MM的文献报道。
本研究结果显示,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BD方案治疗MM的总有效率(100%)及完全缓解率(57.1%)较对照组(71.4%,28.6%)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降脂通络软胶囊可显著改善B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1%、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8)。MM患者的治疗反应深度或缓解质量与其长期的生存密切相关,因此追求高质量的完全缓解率应该成为MM治疗的目标,而获得最大化的缓解是确保这一目标的保障。西班牙GEM和PETHEMA在MM骨髓移植的研究发现CR、nCR、VGPR、PR和治疗无反应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7、30、27、23和4个月,OS分别为91、56、55、43和6个月[8]。Gay等[9]对1 175例老年非移植MM的研究也显示获得CR的患者3年PFS和OS高于仅获得PR的患者。本资料中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观察组患者将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从中获得更大的益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除肺部感染的不良反应外,较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手足口周及四肢末端麻木,恶心、呕吐、反酸、食欲不振与化疗药物应用有关,下肢及足部水肿与低蛋白血症、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流瘀滞、下肢骨骼手术等有一定关系,便秘与应用硼替佐米有关,其他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损伤、低钾等,低钾多与腹泻、食欲差或应用地塞米松有关。两组间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未影响进一步治疗。综上所述,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BD方案治疗MM安全有效。
本研究患者分期多为Ⅲ期,治疗难度大,故其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较其他文献报道低,且本观察资料例数不多,其疗效及毒副作用尚有待扩大例数进一步观察证实。
参考文献
[1]Bharti A C,Shishodia S,Reuben J M,et al.Nuclear factor-κB and STAT3 are constitutively active in CD138+ cells derived from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and suppression of these transcription factors leads to apoptosis[J]. Blood,2004,103(8):3175-3184.
[2]张小燕,白庆成,黄高昇,等. 姜黄素联合硼替佐米对骨髓瘤H929细胞增殖抑制与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理[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3):684-688.
[3]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32-235.
[4]Kyle R A,Rajkumar S V.Criteria for diagnosis,staging,risk stratification and response assessment of multiple myeloma[J].Leukemia,2014,28(4):980.
[5]吴山,戚益铭,胡林峰.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4,(7):107.
[6]王春战,景华.姜黄素抗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6):658-660.
[7]曲佳,陈玲珍,詹昱,等.姜黄素对人多发性骨髓瘤 ARH-77 细胞外源性凋亡通路的影响[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4,21(1):25-30.
[8]Martinez-Lopez J,Blade J,Mateos M V,et al.Long-term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response in multiple myeloma after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 Blood,2011,118(3):529-534.
[9]Gay F,Larocca A,Wijermans P,et al.Complete response correlates with long-term progression-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elderly myeloma treated with novel agents:analysis of 1175 patients[J]. Blood,2011,117(11):3025-3031.
【中图分类号】R 733.3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084
(收稿日期:201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