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孕妇孕期保健应用中医治未病的意义
2016-07-18彭莹洁房丽娟李晓旋
彭莹洁 房丽娟 李晓旋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 523660)
社区孕妇孕期保健应用中医治未病的意义
彭莹洁房丽娟李晓旋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 523660)
【摘要】目的对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孕妇孕期保健应用中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300名社区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干预组依据孕妇的中医体质判定表实施相应的中医干预方法,持续二个月,并对两组孕妇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和产后情况。结果干预组孕妇自然分娩95例,剖宫产55例,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巨大儿的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干预组孕妇先兆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孕期保健,有助于减少孕产妇并发症和巨大儿发生率,保证母儿健康。
【关键词】孕妇保健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 理论是由古代医者提出的关于预防、养生和保健的重要理论思想,是指通过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1]。目前中医“治未病” 理论已被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且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2]。孕期保健服务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对孕妇进行适当健康指导的同时能够尽早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或影响胎儿健康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把妊娠相关风险降至最低,从而发挥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的作用[3]。在本项研究中,对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孕妇孕期保健应用中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符合条件的300名社区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50例。入选标准:年龄20~34岁的初产妇,孕周12~24周,单胎且胎儿发育正常,孕妇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和肾炎等病史。其中对照组孕妇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5.8±2.4)岁,孕周(12~23)周,平均孕周(18.5±2.2)周;干预组孕妇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2±2.0)岁,孕周(12~24)周,平均孕周(18.8±2.4)周;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参照《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4]和《中医体质量表的编制及应用》[5]对干预组孕妇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具体干预措施如下:对妊娠期出现腰痛、下腹坠胀疼痛或有少量阴道出血的孕妇指导其饮食起居, 确保孕妇肾气、血气充足以助固胎养胎。对于阴虚肝旺或脾虚肝旺的孕妇,根据孕妇情况指导其饮食,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供给和足够的休息时间, 并嘱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治疗上可以参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具体以平肝潜阳、滋阴养血和健脾利湿治疗为主。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或高危患者予以清热、养阴、润燥为主要方法进行调理,同时通过饮食调节及适当的体育锻炼。
1.3调查指标制定相应的表格调查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孕期饮食、起居和日常锻炼情况。对本研究中的孕产妇进行随访,记录新生儿出生情况、孕妇分娩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2.1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情况对比干预组孕妇自然分娩95例,剖宫产55例,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巨大儿的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情况n(%)
n分娩情况新生儿出生情况自然分娩剖宫产巨大儿对照组15074(49.3)72(48.0)25(16.7)干预组15095(63.3)55(36.7)10(6.7)χ25.983.957.25P值<0.05<0.05<0.01
2.2两组孕妇体重增加及新生儿体重对比干预组受孕至分娩前的体重增加(13.6±2.7)kg,明显轻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体重为(3168.7±343.9)g,明显轻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干预组孕妇先兆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果见表3。
表2 两组孕妇体重增加及
表3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n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对照组1504(2.7)15(10.0)10(6.7)7(4.7)干预组1500(0.0)5(3.3)2(1.3)0(0.0)χ24.055.365.567.17P<0.05<0.05<0.05<0.01
3讨论
对社区孕妇孕期提供保健服务的工作内容包括协助孕妇常规接受产前检查,早期检测不异常或危险的妊娠相关疾病,并对有关孕期的营养知识和常见健康问题进行指导和处理[6]。孕期保健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防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减少早产率、流产率和难产率,保护孕妇安全;二是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避免畸形、死产和死胎的发生[7]。叶黎黎对社区孕早期保健对孕妇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发现在社区开展孕早期保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孕妇怀孕期间出现的异常情况,在改善孕妇保健认知行为的同时有效地保障了母亲和胎儿的安全[8]。
中医“治未病” 理论最早来源于《内经》,其中心思想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二是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三是病后防复,治在反复之前[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如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和环境污染加重等均容易导致机体出现疲劳、情绪不稳定和失眠等一系列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即所谓的“亚健康状态”[10]。亚健康状态其实相当于中医的“未病” 状态,若不及时予以防治,很容易转化为患病状态。在社区孕妇孕期预防保健中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在本项研究中,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了以下措施:对妊娠期出现腰痛、下腹坠胀疼痛或有少量阴道出血的孕妇指导其饮食起居, 确保孕妇肾气、血气充足以助固胎养胎。对于阴虚肝旺或脾虚肝旺的孕妇,根据孕妇情况指导其饮食,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供给和足够的休息时间, 并嘱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治疗上可以参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具体以平肝潜阳、滋阴养血和健脾利湿治疗为主。妊娠期糖尿病的成因与饮食密切相关, 在孕期保健中依据中医理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或高危患者予以清热、养阴、润燥为主要方法进行调理,同时通过饮食调节及适当的体育锻炼, 从源头上遏制该病的发生发展。结果我们发现,与未接受干预措施的孕妇相比,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实施中医干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孕产妇先兆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提高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巨大儿发生率,保证母儿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王永炎. 试论中医“治未病”之概念及其科学内容[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0(7): 440- 444.
[2] 宋郁珍, 商洪才,郭利平.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预防中的价值和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14(2): 215-219.
[3] 王晓红, 刘惠芬, 简洁,等. 对孕期保健的影响因素调查[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4,11(2): 7-9.
[4]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8.
[5] 王琦,朱燕波,薛禾生.中医体质量表的编制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增刊:54-57.
[6] 刘大静. 社区孕产妇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18(31): 4204-4205.
[7] 姜秀艳. 社区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6): 344-345.
[8] 叶黎黎. 社区孕早期保健对孕妇健康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49(28): 128-129.
[9] 吴鸿,高水波. 浅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11(17): 1196-1197.
[10] 崔丽娟, 罗仁,赵晓山.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7): 146.
基金项目:2015年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一般项目(2015105101174)
DOI:10.3969/j.issn.1000-8535.2016.03.037
(收稿日期:2016- 0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