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沧州地区书院初探
2016-07-18魏亚茹
魏亚茹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明清时期沧州地区书院初探
魏亚茹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24)
摘要:书院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和学术研究机构。沧州地区书院在明清之前发展程度较低,而明清时期则得到较大发展,观津书院作为此时期代表性的书院之一,其管理制度相对完善。明清时期沧州地区书院主要是在政府文教政策和政治需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沧州地区书院的建设对于传承本土文化以及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明清时期;沧州地区;书院研究;发展因素
书院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和学术研究机构,始于唐朝,清人袁枚在《随园随笔》卷十四所记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清)袁枚:《随园随笔》卷十四,嘉庆戊辰年镌,小仓山房藏版,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正式形成或大为发展始于宋朝,赵禄祥在《资政要鉴》载:“至宋理宗时,基本每州都建有书院”*赵禄祥:《资政要鉴》第三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一、 明清之前沧州地区书院简述
河北地区书院的发展始于唐代,据史料记载,唐代书院的建设多集中于石家庄和保定地区,沧州地区则未有书院创建记录。就河北地区书院的发展,吴洪成、刘园园做了详细的统计,现辑表1如下。
表1 河北书院分地市统计表*吴洪成、刘园园:《河北书院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第10页、第59页、第77页、第205页。
据表1可知,沧州地区书院的发展在时间上比较晚,始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在王思诚的建议下,建成了沧州地区唯一一所书院,即毛公书院(河间县),康熙《畿辅通志》卷六《书院志》有载:“在河间县尊福乡。祀汉毛苌。元至正间,总管王思诚奏建。院设山长。”该书院创建原因不详,但以时间推算,则与当时君主之自身修养有关,亦可以看做元代汉化的表现。
二、 明清时期沧州地区书院概况
1.明代沧州地区书院建置
明代沧州地区书院发展呈上升趋势,这体现在书院建设数量上以及分布范围上。具体书院分布及数目见表2。
表2明代沧州地区书院分布及数目名称所在区域修建时间修建人兴贤书院东光明初不详献陵书院献县 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县汪鉴修见麟书院献县 嘉靖十三年(1534年)不详董子书院泊头 嘉靖十四年(1535年)邑人马时雍建珍谟书院任丘嘉靖年间明世宗建水东书院任丘修建时间不详明尚书闵煦建天门书院沧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盐运使何继高、知州卢建瀛洲书院①南皮万历三十年(1602年)知县李正华建瀛洲书院河间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知县王遇宾建 注:此表根据康熙:《畿辅通志》《任丘县志》《南皮县志》,乾隆:《河间府志》《任丘县志》《河间府志》,光绪:《东光县志》《畿辅通志》《天津府志》整理而成。
①乾隆三十六年更名为清风书院。
由表2可知 ,明代沧州地区书院兴建共9所,比之前代数量上有了明显增加,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书院发展程度的提高。此外,明代沧州地区各书院在创建时间和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在时间上沧州地区书院的建设多集中于嘉靖、万历年间。*吴洪成:《明代河北书院述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在空间分布上则主要集中于沧州西部的任丘、河间、献县,南部的泊头、南皮、东光等县,由此可知沧州地区书院分布不均衡。明代沧州地区各书院是在经历了明初沉寂、中叶兴盛和明末禁毁这样一个坎坷不平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2.清代沧州地区书院建置以及个案考察
(1)清代沧州地区书院建置。清代是河北地区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书院覆盖了今河北省范围内的11个城市,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空白的承德也有5所建置,可见清代河北地区书院已全面普及。据文献记载,清代沧州地区内书院的建设与河北省其他市区相比较而言,处于发展的前列。具体书院分布及数目见表3。
据表3分析得出,清代沧州地区有书院建置的县增加了4个:分别位于沧州东部的盐山、东南部的吴桥、北部的青县和西部的肃宁。清代沧州地区书院共建17所,是明代修建书院数量的近两倍,书院区域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但其书院建置与前代一样,也是在曲折中发展。
表3 清代沧州地区书院分布及数目
注:此表根据乾隆:《河间府志》《南皮县志》《沧州志》,道光《任丘县志》,同治:《盐山县志》,光绪:《东光县志》《畿辅通志》《天津府志》整理而成。
③咸丰六年重修更名为永安书院。
清代沧州地区书院的发展在时空分布上也表现出不平衡性。白新良先生认为:“清代书院以其自身发展情况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书院渐次恢复和发展的顺康时期,书院急剧发展的雍乾时期,书院逐渐衰落的嘉、道、咸时期和短暂恢复并最后废止的同光时期。”*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由表3整理的数据也可得出沧州地区书院的发展同白新良先生等有关学者总结的清代时期全国书院的整体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书院的地域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由点及面,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一直存在,但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2)清代沧州地区书院个案考察。观津书院为清代后期所建,所以书院在管理和机构建设上均已趋于完善,具有当时书院的基本特征。现以观津书院为例,对清代沧州地区书院的机构建制进行分析。据史料载“同治八年,邑令陈锡麒惠临斯土,念东光亦古名区,何无书院,乃思有以复其旧,而卑隘者弗称。遂购东街质库旧宅而新之。”*(光绪)《东光县志》卷四《书院志》。由此得知,观津书院为同治八年(1869年)由县令陈锡麒所建,在得知东光县为古代名地然而却没有书院时,便筹款购买了一所旧宅重新修葺作为书院,此亦反映出当时兴建书院风气盛行,清政府支持地方书院的建设及发展。
观津书院在创建之初就订有条规八条,保存较为完整,为方便研究,现据光绪《东光县志》移录部分核心内容:
书院章程,其文如下:
第一,每年二月甄别生员一次,取定肄业五十名。以后按课升降。超等十名,前五名与后五名膏火有差,特等十名,前五名与后五名膏火亦有差,一等三十名,则只前五名给膏火,以外不给……。倘有剿袭旧文及雷同,不完卷,与文理悖谬,并无故三课不到,又三次均在一等二十五名以后者,扣除肄业外,以附课之屡试前列者补入。童生亦照此办理,以示劝惩。
……
第五,书院器具什物不准外间借用。唯桌凳于每年县试时,由县借用,以备前五十童生覆试二堂所需。其余不准动用。
第六,在院肄业生员,遇有乡试中式,及童生县府院试俱第一之人,应有书院酌助加资,以示优异。俟筹款较充,随时酌定。
第七,书院后土山,拟立拜经阁一座,供历代名贤大儒栗主。……,现在经费未敷,俟拜经阁成,即行照办。
第八,经理书院租资账目,应择公正斋长二人。……,现因经费未充,先定斋长一人经理此事,每年酌给笔资四十千文。礼房亦准于年终时,酌给纸笔之费,由县核定。
据摘录内容分析得出:首先,观津书院的内部管理机制设定已处于相对完善状态,然由于经费不足,使得一些具体方案得不到实施。如“俟筹款较充,随时酌定”“现在经费未敷,俟拜经阁成,即行照办”“现因经费未充,先定斋长一人经理此事”,据此也可知清代后期在书院管理及其经费支出上,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
其次,考试制度上,书院于每年二月对学生进行测评。考试前学生均需进行履历登记,标注入学年份及名次等,并就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有差别的奖励,实行津贴补助政策。除此之外,书院学生在乡试、院试中均获得第一者,书院会酌情增加补助,以此来嘉奖优秀的学生。然而书院严禁无故旷课、考试作弊抄袭现象,如遇雷同卷或试卷没有完成者均进行惩戒。
再次,品德修养上,书院对学生也有素质上的要求,对于不孝顺、不友善,以及教唆他人扰乱政府秩序的均不准进入书院学习。
最后,公共财物管理上,书院内的器具、物品不允许外借,只有县试时才可以借用,且对数量进行限制。书院的资租账目均配有专人管理,资金的支出均一式三份进行登记,并送县里加戳证明。
除上述提到的书院管理制度外,章程中还提到了对院长的公举聘请、招生对象以及修建拜经阁等。综上所述,观津书院在书院规制方面较为完善,所涉及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具有借鉴意义,这对当今的教育事业以及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影响沧州地区书院发展的因素
书院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统治者对文教事业的重视程度。现对影响沧州地区书院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行逐一剖析。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书院地域分布的影响较为复杂,不同时期的自然因素对书院分布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同一时期不同的自然因素对书院分布的作用亦不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自然条件对书院的分布并非起决定作用。总的来说,平原、河谷地区书院分布较多。但是在书院官学化程度偏低的宋元时期,一些文人墨客和地方官绅在建造书院时,往往择取一些远离尘嚣的山野之地,以利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然而明清以后,书院基本上已经完全官学化,书院多围绕政治中心而建,以便于政府管理。乾隆以后,书院发展程度更高,自然因素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微弱了。鉴于沧州地处平原地区,自然因素对沧州区域书院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故在此不作具体论述。
2.政治因素
沧州区域内书院建设多为官学,受政府控制,书院少自由讲学。明清时期在沧州建立的书院前后共26所*由表2、表3数据整理得出。,多数与官学无异,故可以推断出政治因素对该地区书院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
(1)书院政策。明朝建立之初,面对国家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严峻局势,统治者认为应采用文治思想,大力发展官学教育的文教政策。《明史·选举志》载:“迄明,天下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张廷玉:《明史·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6页。洪武元年(1368年),令“天下山长为训导,书院田皆令人官”*(雍正)《宁波府志》卷九。。洪武五年(1372年)又令“革罢训导,弟子员归于邑学”*同上。,利用强制政策把一些元代遗留的书院改为官学,河北地区书院受其影响,一时沉寂。正统、成化以后,政策有所松动,从外地方志可见,“正统,成化间,历奉礼、兵二部勘合,官为修理名贤书院”*(嘉靖)《建宁府志》卷七。“正统九年,诏改生徒肄业之所为书院”*(民国)《名山新志》卷一。等记载。河北地区的书院受此影响也开始渐次恢复,特别是万历、嘉靖年间兴建势头旺盛。
清初对书院较为警惕,顺治九年(1652年)曾下令“不许别创书院”。*(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七《学校部》。但北方地区的统治较为稳固,书院政策相对宽松。因此,有识之吏不顾禁令先后修复了一些书院。康熙以后,统治者开始提倡兴办书院。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政局已经比较稳定,开始实施所谓的“兴建书院,兴学育才”的文教政策,公开敕令各省建修书院。此后书院迅速发展,至乾隆末年书院已遍布全省。明清时期沧州地区书院的建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曲折发展起来的。
(2)政治需求。书院设立均围绕各个州县的治所,政治中心成为沧州地区书院分布的密集区。书院建在政治中心,首先有利于诏令的传达和执行,其次则便于政府的管理。尤其明清时期,沧州地区书院几乎均置于政府的管辖内。此外,科举制度的影响。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善,院试、乡试、会试均在相应的治内举行,一方面统治者出于对治世之才的需要,实行有利于书院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世人对功名利禄的欲望,刺激着众多文人志士步入仕途,而书院作为教育机构满足了世人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书院的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明清时期沧州地区书院的发展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还涉及文化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此不再做具体论述。沧州地区书院发展始于元代,历经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发展后,书院已经遍布沧州各个州县,尽管沧州地区书院发展起步相对滞后,然发展程度却居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层次,并对沧州地区的早期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区域教育文化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教育特征,故对明清时期沧州地区书院的研究和总结不仅有利于对早期书院的了解,而且对于弘扬本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On Cangzhou Academi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I Yaru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academy is a kind of peculiar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the ancient Chinese feudal society. Befor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academies of Cangzhou area present a low level. Whil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has a great development. Guan Jin Academy,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academies, its management system is comparatively well-run. Its academic development is mainly under the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on policy and political demand that Cangzhou area needed.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es in Cangzhou area has important influences in inheriting local culture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Key words: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angzhou area; study of academies; development factors
收稿日期:2016-03-14
作者简介:魏亚茹(1992-),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史、美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9X(2016)03-0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