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藏铜造像选介

2014-08-27罗军

文物春秋 2014年3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藏品

罗军

【关键词】秦皇岛山海关区;藏品;明清时期;铜造像

【摘 要】上世纪70年代,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征集和收藏了一批明清时期的铜造像,其中多件精品被鉴定为三级文物。本文择其中的精美者作一赏介,有明代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阿难铜立像及清代鎏金三头八臂佛铜造像、鎏金铜坐佛像等。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收藏有一批明清时期的铜造像,其中不乏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现择其精美者介绍如下。

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 明代。1975年12月在山海关区征集。坐像高41.5厘米,宽28厘米,厚20.5厘米,莲座高10厘米。佛像头束螺髻,发髻呈蓝色,双耳垂肩,面部表情恬静庄严。身披袈裟,袒露右肩,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莲座上层莲瓣短,下层莲瓣长,束腰部内收,夹角成锐角。整个造像造型轮廓清晰,工艺精湛,代表了明代佛像的造型风格(封三,1)。

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 明代。1972年5月从山海关区东八条委托门市部征集。坐像高25.3厘米,宽20.3厘米,厚10.5厘米。此尊释迦牟尼铜坐像造型古朴端庄,双目微合,俯视下方,头圆面善,双耳垂肩。身披袈裟,衣褶圆滑、流畅。左手于脐前结禅定印,右手抚右膝,掌心向内,作触地印(图一)。

释迦牟尼铜坐像 明代。1972年5月从山海关区东八条委托门市部征集。坐像高22.5厘米,宽17厘米,厚11厘米。佛像头束螺髻,面阔头圆,双耳垂肩,身披袈裟,右手抚右膝,左手施印,造型端庄生动,工艺精湛,是典型的明代佛像造型风格(封三,2)。

阿难铜立像 明代。1972年8月于山海关区征集。立像高28.7厘米,宽11.3厘米,厚9.9厘米,莲座高5厘米。阿难额圆面阔,两耳垂肩,双眼微合,身披袈裟,双手合什立于束莲须弥座上。立像造型洗炼,以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巧妙地表现出阿难端庄、聪慧的特征(图二)。

鎏金三头八臂佛铜造像 清代。1973年12月征集于山海关区。像高17.5厘米,宽11.4厘米,厚8厘米,莲座高3.2厘米。造像头戴宝冠,三头面带微笑,表情自然安详,八臂向不同方向屈肘,莲花手施印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此造像盘坐在仰覆莲座上,造型、工艺均属上乘(封三,3)。

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 清代。1972年5月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郎福全同志于山海关区东八条委托门市部征集。通高24.5厘米,宽16厘米,厚10.2厘米。释迦牟尼头束螺髻,面方圆,眉目清秀,双耳垂肩,双目微闭,若有所思。身披袈裟,袒露前胸,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盘膝打坐,神态安详。此尊造像的造型匀称,工艺十分精湛(图三)。

鎏金铜坐佛像 清代。1972年8月征集于山海关区。造像通高33.5厘米,宽21厘米,厚14厘米。佛像头束螺髻,双耳垂肩,双目微闭,若有所思的神态,右手抚膝,左手施印,端坐在束腰仰覆莲须弥座上。衣纹精细流畅,工艺精湛(封三,4)。

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征集、收藏的这批明清时期的铜造像,体现了我国明清时期民间佛像艺术及铸造的工艺水平,是我们认识和研究秦皇岛地区明清时期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许潞梅〕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藏品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聂延林藏品
罗妍妍藏品欣赏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