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仆意识对诚信政府建设的影响

2016-07-18郑丽萍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郑丽萍

摘 要: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1]本文认为加强公仆意识建设能够很好地促进诚信政府的建设。文中论述了公仆意识浅薄对政府诚信的危害,提出了通过强化公仆意识缓解党群关系,提高政府诚信的观点,并对如何强化公仆意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仆意识;诚信政府;以人为本

一、政府诚信及其相关概念

政府诚信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交互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有关政府诚信的研究源于20世纪中期,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的时期,各国政府和学者开始关注政府诚信,政府诚信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2]本文认为政府诚信是公共期待政府办事情时候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这种交互中,人民群众是诚信的主体,而政府的工作人员则是诚信的客体。政府诚信的建设,实质上是政府工作人员服务人民群众使群众自身利益的到满足的建设。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服务评价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心理预期的满意度构成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诚信关系。体现了政府与人民群众对应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的合作新政府信任关系。[3]

二、政府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行政理念中执政为民意识淡薄,维系政府诚信缺乏有效的能动机制

受中国传统理念的影响,我国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执政为民意识淡薄。从工作作风上看,有作风飘浮、弄虚作假、瞒上欺下,论资排辈,权力欲强,放弃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职责。从实情掌握上看,有的不深入农村蹲点调研,固守办公室,回避矛盾,躲避群众,缺乏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办事推诿扯皮,该办的事或能办的事拖着不办。从工作业绩上看,有的仅满足于过去,工作重点不明确,拿“奖状”要狭人,躺在功劳簿上睡觉,有事无人做,有人无事做。从服务质量上看,有的业务素质低下,管理水平平庸,群众来访咨询时,答复不一,让群众无所适从。

(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执党为公意识淡薄,维系政府诚信缺乏有效的制约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来为自己家人、朋友等大开方便之门,滥用职权。而面对办事的人民群众却是脸难看、事难办,甚至按自己心情办事,故意为难办事的人民群众。在这些方面,法律约束也常常显得苍白无力,这其实是部分工作人员执党为公意识淡薄,从没想到自己应该有的服务意识造成的。甚至部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雁过拔毛”、吃喝玩乐,丝毫没想到服务人民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此不体恤人民、不为人民着想完全没有服务意识的政府工作人员必然损害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政府工作人员不讲诚信,不但造成了个人信用的丧失,更使政府在丧失信用的同时,失去了民心。

对于以上损害政府诚信的情况,本文认为,强化公仆意识,体现治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能够有效促进政府诚信建设。若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牢记公仆意识于心中,在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诚实守信,通过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就能很快的树立起诚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形象。

二、强化公仆意识,努力建设诚信政府

(一)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公仆意识,做到思想正位

增强公仆意识,首要的是注重理论学习,做到思想上的正确转变,在实践工作中加强意识锻炼、体现公仆服务精神。公务员要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做到学以致用,自觉加强公仆意识,把增强公仆意识贯穿到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当中,贯穿到日常工作细节中。

一是通过理论学习,做到思想正位。要加强公仆意识,做到诚信工作、诚信服务,必须克服思想上的个人主义、作风上的官僚主义、生活上的享乐主义。从思想上认识到个人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是不正确的,是同我国政务服务体系精神相对立的,是有损政府形象、有损政府诚信建设的。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公仆思想,要明确执政为民、服务人民的宗旨,坚持人民的事无小事,工作中必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人民的利益,急人民之所急,提高工作效率,为办事人民着想,多吃苦、多做贡献,以好的服务、高的工作效率换取人民的效率。抛弃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养尊处优的坏思想。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主动去帮助群众解决事情,在工作中发扬老黄牛精神,谦虚谨慎,求真务实,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坚持服务群众的公仆理念,从思想上信赖人民群众,工作上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生动实践活动中求真知、谋良策,讲实话,务实事,求实效,以真抓实干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的拥戴。

(二)抓工作落实,谨慎用权,做到服务到位

政府工作人员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职权,也肩负着相应的责任。部分工作人员思想懈怠,对工作责任认识不到位,个人修养不到,个人行为不规范,工作态度不端正。还有的对自己定位不对,遇到办事群众态度不端正,把自己当“主人”,把群众当“仆人”,导致把“执政为民”变成“以权挟人”;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造成群众对政府服务、诚信失去信心,认为群众的来办事多跑跑是应该的,不积极作为,把群众的事情看做是小事,不仅不积极服务作为,甚至背离民意,以权谋私,贪赃枉法,陷入腐败的泥潭。归根结底,就是这些人淡忘了“公仆”意识,在工作中不落实公仆意识,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没学到心里去,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行动上的错位,对政府诚信建设造成极坏的影响。要牢记我们政府人员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个人特殊利益。工作中应该落实公仆意识到位,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谨慎用权。人民是衣食父母。政府部门的职权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对人民负责。在新的改革浪潮中,抓工作落实、树诚信形象,用好的服务赢取人民的信任和笑容。

三、总结

有研究认为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时代价值首要任务就是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的需要。[4]本文认为强化公仆意识建设就能很大程度的满足社会、人民群众对政府的需要,就能很好地缓解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显而易见当每个公务人员都具有良好的公仆意识,以认为本进行工作,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为人民群众的困难事情奔波想办法,这样好的服务型政府,诚信建设是轻而易举的。因此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必须深化公仆意识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玉兰,论地方政府建设 [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3): 3-5.

[2]周延,我国政府信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诚信政府建设[D].西南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2014.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