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教室”使用记

2016-07-17杨建英张玲

人民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未来教室钟面师生

杨建英 张玲

2014年9月,学校建设了苏州市姑苏区首个数字化教室,称为“未来教室”。这间教室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更没有教科书。讲台前,是两块并列的电子白板,教室四周是6块触摸屏,学生根据它的英文名Touch的谐音,称之为“太趣”。准备间里,自动充电柜可以同时为50台“Wad”充电。上课时,教师的手轻轻指点,教程就能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只要一个“电子书包”就能轻松完成上课、答题、作业、考核等学习任务,而教师对学习目标的检测也可以通过应用平台进行随堂及时反馈。

“未来教室”的建设并投入使用,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教学理念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充分实现的可能,参与项目的教师也充满了热情。

然而,实验项目正式启动后的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盲目乐观、惶恐迷茫、不知所措到从容应对等诸多心路历程之后,我们的探索之路才.步步走得坚实起来。

遭遇:“未来教室”的种种尴尬

众所周知,只有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突破,才会导致使用者在实践与操作层面轻而易举地进入并全面突破。信息化社会中,智能化手机与平板等电子产品悄然成为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人们觉得使用这些带有信息技术的产品确实简单‘、方便、快捷..有效。

然而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革命似乎还没有真正触及教育的内核,其使用方式也未能引发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教室”项目实验的最初阶段,参与者一直被“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所困扰。一位教师在博客中写道:

首先是对教学设备的合理使用存在疑虑。这些设备可以怎么用?用它们可以达到怎样的目的?这些目的是否能满足平时教学中的要求?在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生成性、新的功能如何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体现?

然后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到底是把技术整合到教学内容中,技术跟着内容走,还是教学内容适应技术?后一种有“为了技术而技术”之嫌,但如果做一点创新,是不是可以让内容很好地适应技术?

最后回到哲学的最基本问题“我是谁”:这节课是否一定要在“未来教室”上?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子问题:①这节课在普通教室怎么上?②在“未来教室”用iPad上,效果是更好了,还是仅仅为了体现其优越性?

随着项目研究的深入,教师反映的困扰体现在适用的辅助教学软件少、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不兼容、缺少专业研发技术团队支持等,但最大的困扰来自教师信息素养匮乏。“未来教室”的设备越先进,意味着对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也越高。教师必须由“教授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选择者、开发者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依然将主要精力放在利用新技术手段讲述上,忽视了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角色的转变。因此,在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方面,学校面临巨大的挑战。

应对:“未来教室”的应用启示

面对各种问题,学校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前沿教学理论,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诸多方面进行尝试与实践。

寻找“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的新举措。“未来教室”提供的技术支持,能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合作学习,实现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这方面,教师们尝到了技术支持教学新理念的甜头。

教授《认识时、分》一课时,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运用演示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有序认识钟面上各组成部分及摆放规律,学生被动接受、记忆知识。

在“未来教室”,教师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运用交互平台动手操作,积累活动经验并获得新知。

第一步,教师制作一个swf文件。初始界面为一个圆形的空白钟面和一个素材栏。素材栏中有1~12个数、刻度圈以及时针和分针。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触摸屏上完成钟面组装,获得对钟面构成元素的基本认识。

第二步,在自己的个人平板上独立制作钟面。此时,学生的平板会接收到教师发送的可选任务,钟面除了常见的圆形外,还有方形、菱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等。学生充满好奇,自主选择各形钟面进行拼装。

第三步,学生将完成的各形钟面推送给教师。教师随机选取钟面,组织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钟面特征。

在以上教学中,“未来教室”的数字化设备让教师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辅助。学生边动手、边讨论、边实践、边总结,获得新知的同时提升了自我学习能力。

探索“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的新途径。数字化学习带给学生“无处不课堂、无处不学习”的全新体验。以翻转课堂为例,在教授英语《Thebig trip》课时,首先,教师将文本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电子书与难点解析,拍摄成微视频上传至校园网。学生在家中自学,了解故事大意,并学习新单词的读音与含义。然后,登录edmodo平台(注册式免费教育内容分享平台),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和基础问题,如“What vehicles do you know?”学生跟帖回答问题。在平台上,学生能实时提问,单词和句子的读音也可以直接录好发送给教师,师生可以自由发帖解答问题、点赞或评论。

第二天,在“未来教室”,教师通过edmodo首先进行前测,发布测验试题“How will Pig go”考查学生对故事的了解程度。学生通过edmodo能看到正确答案和自己的正确率,还能给这些题目进行评价,如“太简单了”“我不太会”“我觉得可以完成”等,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依据学生的预习情况,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存在的重、难点。学生通过听、说、读、演等方式,不断操练语言、练说新单词与新句型,从而巩固语言知识。

“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让师生把简单知识的新授时间都转到了巩固操练和综合应用环节,课堂上能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讨论、分享,教师以“任务单”,方式串联教学小任务,从“驾驶员”变成了“领航员”。

尝试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的新方法。“未来教室”中利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软件,实现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用数字说话”。比如,利用相关软件可以记录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自评、互评记录、考试情况,并分析出学生的學习轨迹,自动归纳出学业状态,然后在资源库中选取针对该生的错题、难题再练习、再检测,从而提高学业水平。“大数据”还能评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思维质量、人际交往能力等,并“对症下药”,给出中肯、科学的建议。

增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新方式。在“未来教室”项目中,关于技术应用可能出现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是师生探讨如何运用技术,“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阶段是“选择技术”,有较强技术基础的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相关软件制作课件或学习,技术将成为发挥师生创造力和学习力的有力支撑;第三阶段,当技术成为师生共同熟练使用的工具后,就会自然而然地“隐藏技术”。在这个阶段,技术得以充分展开,师生自由运用数字化工具互学互动,呈现出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共同提升态势。

同时,“未来教室”诸多数字化软件提供了更多完成学习任务的小工具,学生可以在对课件和学件的操作中实施观察、自学、讨论、解答、实践等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优势能让教师不再关注表面的学习,而是探讨何种学习方式能真正促使学生达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深入探究如何融合多样化学习模式,形成“自由组合拳”,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强化学科整合的新保障。“未来教室”项目的课程目标落实为“学科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以促进学生学科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同步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淡化学科界限,贯通各学科间的联系,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更为有效。

在“未来教室”项目为学生提供适宜的且有刺激的课程环境的同时,无数可以整合的课程内容也以海量的方式呈现在师生面前。学科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知识内容,迫使学校和教师去思考课程如何调整或重构。在选择课程资源时,教师必然会关注同学科资源、跨学科资源、综合实践资源的统整。如语文学科统整知识类阅读篇目,数学学科统整任务型学习素材,英语学科以主题单元学习模式统整国内外绘本教材等,都可以大大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科知识结构。

猜你喜欢

未来教室钟面师生
怎样借助学生作品更好地认识钟面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例谈未来教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未来教室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麻辣师生
画出的“认识”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