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与体育健身现象的文化哲学研究
——基于迈克·费瑟斯通消费理论

2016-07-17

体育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消费身体体育

赵 歌



身体与体育健身现象的文化哲学研究
——基于迈克·费瑟斯通消费理论

赵 歌

根据费瑟斯通的消费理论探讨身体问题和体育健身这一身体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内涵及其所承载的社会学意义。研究表明:在当今的消费文化中,身体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躯体,还是处于生产和流通的商品,更是一个可以“加工”、“购买”及“使用”的特殊消费品,身体消费由此也获得了大众文化的广泛认同。通过分析作为身体消费形式的体育健身现象的文化哲学内涵,认为:1)体育健身正是身体规训与身体享乐的矛盾融合;2)体育健身促成了健康身体与美丽身体的有机结合。通过探讨体育健身现象在生活审美构建中的重要价值,认为:1)体育健身是消费社会中自我认同的主要实践手段;2)体育健身也是消费社会中人们追求完美生活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体育健身作为群体现象的社会学意义,认为:1)体育健身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战略成功实现的重要保障。在国务院出台《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并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体育健身社会文化价值的深入探索还将会继续。

消费理论;身体文化;体育健身;文化哲学;审美构建

前言

人类的存在以身体为载体,可是长久以来,对于身体的研究多局限于自然科学和医学等领域。实质上,无论是东西方,身体一直受到文化的严密控制。近百年来,尤其是进入到消费社会后,人文社会科学开始更多地探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问题,从而掀起了身体除却医学或自然科学之外的另一种探索。

消费文化是一种日常文化也是一种世俗文化,以张扬个性和满足欲望为根基,身体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释放与满足,这个时代的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费瑟斯通认识到身体在消费社会中作为消费性的符码出现,经过整理被纳入到消费目的和计划中并受到高度的欣赏和赞美。消费文化一直对于人们的外表做重点强化,并要求人们增强对于身体的自我审视和管理能力,注重通过对于有意识的锻炼身体和修饰外表而达到自我理想认同的状态。

消费文化中的完美身体形象,是以健康和美丽为终极目标,于是,体育运动和体育健身便粉墨登场。根据奥尼尔的观点,对于外观的美容与化妆虽然能够遮掩岁月的痕迹,但离开了有规律的运动和严格的饮食控制,真正健康、美丽的身体不可能形成。消费文化由此制造出了有关身体的标准模式,并不断地通过媒体的力量反复强调,身体可以通过诸如体育健身等手段进行塑造,大众最终将会获得一个自己期盼的、健康的、美丽的身体。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以身体转向为切入口探讨身体问题及当代消费社会中人们审美感性的生成;其次,分析体育健身这一文化现象在消费社会中的哲学意味及体育健身现象在消费社会中作为生活审美构建的积极意义;最后,讨论体育健身作为群体现象的社会学意义等。

1 身体转向

人类的身体长期受到高度限制并接受文化的严密监视,最终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模式。西方传统文化中,身体被认为是万恶之源,为了让灵魂和精神获得自由必须摆脱肉体的控制。因此,身体的各种欲望受到了极其残酷的压制,而身体也一直没有获得合法的主体性地位。

学术上长期以来对于身体意义的忽视,最终被理论家重新发现。特纳在《身体与社会》一书中对此现象给出了两点理由:1)理性传统的盛行,笛卡尔的意识形态使得身体与精神相分离,身体附庸于精神,这种理性传统畅通运行在西方文化中;2)生物主义学者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生物学找到答案,因此,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体研究几乎成为了空白。“出生、衰老和死亡这些集体的现象已经被历史学和数学人口统计学所垄断,它们为了精确地计算而压制这些事件的道德和社会意义”[1]。如今,生物主义正在被当今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所抛弃,并且社会科学主义宣称身体的意义绝非是生理学或生物学那么简单。虽然,大规模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体研究也就是晚近以来的事情,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文化对于身体的规训与塑造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身体也会随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各种姿态。

基于以上思考,对身体进行历史性考察,并运用消费理论对体育健身这一日渐风靡的“身体”现象做出文化哲学①文化哲学是用哲学角度研究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从学科分类角度来看,文化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者从哲学研究的理论高度出发,通过对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进行严格的批判反思和学术定位,而展开研究和论述的哲学理论。20世纪以来,文化问题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及美学意义上的思考和解读。

1.1 欧美身体观溯源及当代身体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理论观点

1.1.1 欧美身体观溯源

人与身体就如同一枚硬币,硬币本身代表着身体,而硬币的币值则代表着人的精神。这就是西方哲学中的身体与灵魂,而在东方哲学中则又表达为身与心的关系。西方几千年身体观的历史,可以比喻为身体“造反”的历史,或者更为精确地说,是身体革命精神的历史,也就是身体造反精神的历史。

从西方哲学思想史来看,可以做以下阐释:在两希(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和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传承中,身体与灵魂,始终充满着紧张的敌意,始终处于一种二元对立中,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千多年。晚近以来,“欧陆理性主义”以及近代西方科学的奠基人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彻底终结了身体与精神的偶合,用精神革命了身体。在“理性至尊”和“我思至上”的笛卡尔那里:身体与精神处于两分状态,身体代表着“偶在和感性”而精神代表着“确定和理性”。他所认为的“我”指代为灵魂或心灵,指的是一种客观实体,而身体本身也是另一种客观实体,这两种实体相加组合成为了人。实质上,这种机械二分的思维观点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这两种客观实体是如何紧密联系又如何相互之间进行影响的?笛卡尔本人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此,这个难题也一直困扰着后来的哲学家们,从斯宾诺莎、拉·梅特里、莱布尼兹等一直到现在的学者们。也就是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将无关紧要的身体束之高阁,被禁锢在理性的牢笼里。从此,身体开始寻求革命也就拉开了造反的序幕。

近、现代以来,对于身体的认识迎来了转机,叔本华首先把身体与精神提高到同等高度,他提出,“我的身体与我的意志就同属一个事物”,“每一本真的、纯粹的、直接的意志活动都立即而直接的就是身体的外现活动”[26]。由于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尼采彻底破除了“理性与灵魂”为霸权的西方传统思想而确立了以“感性与身体”为统领的西方近代哲学理论,尼采的哲学观点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尼采认为,“要以身体为准绳”[18],“我的兄弟们,宁肯听健康肉体的话吧,这是一种较诚实较纯洁底声音。纯洁而且健康底肉体说的较切实,那丰满而且方正底肉体”[19]。尼采实质上区分了两种身体:强健的身体和虚弱的身体,人们先是有了一个健康的古希腊身体,然后这个身体在柏拉图主义及基督教的奴隶道德的侵蚀下,生病了[29]。尼采所理解的身体不是一系列的器官组合,而是“一系列的本能(Instincts/Instinkte)与欲望(Drives/Triebe),它们在解释现实的同时构建了现实”[38]。尼采思想中的身体与欲望其实质指的是生命本能的创造力与生物能量运动的生命力,自此后,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颠覆了思维的主导作用以及理性认识的终极地位并将身体置于存在的中心,并且恢复了身体的整体性与现实性。但是,尼采的哲学思想并未形成统一的体系,且他的界定偏重于身体的生物功能,身体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意识与身体的关系并未解释清楚,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弗洛伊德撕下了遮蔽在身体上的所有装饰,首次将身体搁置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洪流中,使身体摆脱了肉欲并使身体进入了人文社科的学科中并使其立足。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本能理念,让人的生物身体让位于身体本身,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概念理论,即本我、自我及超我,这个三概念理论成功地区别了“人的身体”和“身体的人”的概念。由此,人类身体能量的神秘黑匣子被弗洛伊德残酷地揭开了,但遗憾的是弗洛伊德也并未真正地从身体本身研究欲望问题。随后,马克思·韦伯和福柯又发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身体是如何被资本主义精神和现代性所居心叵测地利用并再次造反,身体变成了既驯服又自主的劳动力工具时,身体问题又被摆上了理性的桌面。

对于身体真正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此时的身体研究已经不再是讨论身体与心灵哪一个更为重要。随着欧美身体研究、欲望理论及女性主义等蓬勃兴起,令人们感到惊讶的是身体的全方位觉醒。举例来说,身体研究的开创者,法国思想家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概念,这个概念告诉我们,身体和主体其实质是同一个存在,身体既是意识着的主体(经验者)又是被经验者的客体对象(存在着)。他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统一的,并非像笛卡尔所宣扬的那样——精神是肉体的主宰。梅洛-庞蒂虽然从笛卡尔那里把分离出去的心灵和精神又归还给了实体性身体,但他的理论难以解释现代话语权力如何塑造身体,身体又是如何应对这种塑造之类的问题。1992年,哲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教授高举实用主义,充分吸收梅洛-庞蒂本体论的哲学观点,借鉴东方(中国)、印度及古希腊等亚洲国家的身体实践与人性呵护观念,试图整合当今所有与身体有关的身体理论,并修正福柯受权力宰割的被动的身体观念,企图建构起真正的身体美学学科,但这一理想还有待后续完善。1.1.2 当代欧美身体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观点

每个人都有身体,但是身体与肉体是否等同?人们通常把肉体(Flesh)当做身体(Body),仅就思想而言,这是对身体本身的降格。身体是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现象,其意义随性别、民族不同而不同、随一定的历史境遇而变化。

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身体跨学科研究在西方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女性主义及精神分析学等都把它作为主要课题。以下就欧美身体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观点作简要概括。

1.身体现象学。身体现象学研究,被译为身体体现或身体问题。身体现象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它完全颠覆了西方传统上的唯物主义(materialism)和逻各斯主义的身心二元论,把身体从灵魂和精神中解脱出来,并把传统工具性的、客体性的身体还原为生活的、主动性的身体[7]。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思想体系中。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哲学一直都高举意识的重要性而将身体从世界与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清除出去。而梅洛-庞蒂不仅把身体从压抑的精神中解放出来[20],而且将身体作为思考本源,这无疑对西方传统哲学造成了巨大冲击。乔治·拉科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琼森(Mark Johnson)合著的《身体哲学:切身化思维及其对西方哲学的挑战》就明确地指出,梅洛-庞蒂的身体思想已经彻底修正了身心二元的笛卡尔理论。后续的研究也大都继承了这种观点,比如,托马斯·乔尔达什(Thomas Csordas)提出了从对身体结构主义研究方法中转化为“切身化”的研究方式,从文本分析与符号学转移到在世界中存在的现象学的分析中来[20]。

2.身体欲望理论。身体欲望(desire)与身体表现(expression)的研究侧重于研究当代消费社会中的身体、自我与欲望的关系,以及自我的感觉如何建构的问题。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已经成为左右人们行为与思维的主导力量[20],“我思故我在”被“我消费,我存在”而替代,整个社会弥漫着对身体快感的宣扬,人们很快将自我、欲望、身体及消费联系起来。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消费社会》借鉴了拉康的“欲望即缺失”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消费文化借助符号的力量,使身体成为了生产符号的场所。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则探究了身体在消费社会中如何作为自我被体验以及改造[41],本文将借助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理论进行重点分析研究。

3.身体政治。身体政治研究即身体的规训与约束(regulation and restraint)问题。这部分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福柯的身体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57年恩斯特·康特诺维茨(Ernst H.Kantorowicz)的《国王的两种身体》指出了权力系统在社会文化中的象征含义以及如何维持与巩固权力的运作[20]。此后,福柯则在《规训与惩罚》中详细地解读了对弑君者的身体惩罚。从当代身体研究的源头来看,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福柯的身体政治理论与梅洛-庞蒂的身体存在理论(现象学)。

4.身体社会学。在身体社会学研究有影响力的当属美国学者约翰·奥尼尔以及英国学者布莱恩·特纳的理论思想。两人的代表作分别是《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物种身体》和《身体与社会》这两本专著。其中,社会学家约翰·奥尼尔在其书中区分出了5种身体:世界身体、社会身体、政治身体、消费身体以及医学身体,总结出了肉体只是身体的一个层面,一个基础层面[33]。布莱恩·特纳在其书中则主要探讨了对于身体的研究从自然医学层面上升到精神身体的层面。布莱恩·特纳以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为基础并糅合了擅长精神分析的弗洛伊德的思想,以及女性主义和社会学等都是作者的理论源泉,最终表达了观点:身体应该是社会学研究的中轴[1],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体系。

5.身体性别与性。身体性别(gender)与性(sex)的研究以20世纪50年代初西蒙娜·波伏娃为代表的《第二性》的面世为里程碑。从20世纪60、70年代对身体性别建构特征的揭示到80年代研究的酷儿理论。这些方面的研究在思考女性的身体为何会被文化以及社会所塑造以及怎样去塑造之类的问题。代表人物有朱迪思·巴特勒(Judith Bulter)、埃莱娜·西苏(Helene Cixous)以及伊丽莎白·格罗斯(Elizabetu Grosz)等。1999年,托马斯·拉克尔(Thomas Laqueur)的《身体与性属——从古希腊到弗洛伊德的性制作》指出,我们对我们自己、我们的性别以及我们的身体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所认为身体的基本范畴最后被证明是不能确证的,该书的观点揭示了有关男子气质和女子气质是建立在所谓客观生物学观察现象上的看法是纯属荒谬的[28]。

6.身体美学。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这个概念是由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这本书中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aisthesis)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8]”。舒斯特曼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了梅洛-庞蒂的哲学身体观,吸收了东方亚洲国家的人性呵护与身体实践观念,试图通过整合其他身体理论学科,并修正福柯的受权力主宰的被动的身体,从而形成一门系统的、有效用的身体美学学科,这门学科对于传统体育习练在身体实践中的作用有独特的见解。

依据掌握的资料,当今欧美学者对于现实身体、性别身体以及欲望身体的讨论是研究身体的3个基本方向,对于身体研究也大多考察身体在认知、存在、日常生活审美以及艺术文化等领域中的意义、地位与功能等问题。

1.2 国内身体研究以及国内身体与体育的关系研究

1.2.1 国内身体研究回顾

从中国哲学发展历史来看,身与心的关系既不对立更不紧张。修身的同时就可以养心。在中国古代著名典籍《易经》中,传达出身体是小宇宙,小宇宙同时反映了大宇宙的观点。古人贤达对于世界的认知,表达出从身体的内在逻辑外化推导出整个宇宙世界的图示模样。总体来说,中国人对于身-心的认知根本不存在感性与理性的问题,仅存在是否具体实践的问题[35]。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国内最早涉及有关身体的文章应该是钱钟书先生于1937年发表的《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论文,该篇论文在研究中西方文化比较时提出,中国古代有“把文章通盘人化或生命化(animism)”的特点,该文章陈述了中西方文化批评中对于身体化批评的诸多不同和具体运作方法[23]。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学者涉及身体研究的有1991年艾瑞廷的硕士论文《中国文化的身心观与美学》,以及同一个时期孙在国的《论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理论》。1990年之后,中国学者在身体研究领域频频出现,并且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根据笔者研究整理,发现中国学者主要在4大领域对身体进行了研究。

1.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观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观的研究主要指的是从某个思想家或者是从某个学派探讨入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观做全面深入的研究。例如:1991年杨儒宾主编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气论与身体观》;1997年蔡壁名的《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周与沉撰写的《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关照》,该书围绕中国经典思想理论,以宏伟的气魄整合各家思想,最终归纳出“形-气-心”这个中国身体图谱。另外,还有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深刻细致的研究,在此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的研究充分借用了欧美身体研究的视角,整理出中国独特、传统的身体观念,可以说这是明显区别于欧美身体思想体系的。

2.身体政治研究。身体政治的含义是指权力以知识和话语的形式对身体实行规训和掌控,身体生成是在权力的操控过程之中,并且积极地参与微观层面的实践与活动,其理论来源于福柯。福柯的理论既适用于消费文化中的身体,又可以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中的身体进行探讨。福柯的理论对当代中国学者重新审视西方身体观的发展有很大启示作用。例如:康瑛的《现代西方语境下的身体性理论阐释》;刘小枫专著的《沉重的肉身》等。在身体政治研究非常有代表性的汪民安教授主编的一系列专著《身体的文化政治学》、《后身体:文化、权力与生命政治学》以及《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其理论均来自于福柯和德勒兹等人的当代社会下身体的微观权力实践问题。

3.身体现象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要讨论两个问题:1)在现实实践中如何处理身心二元对立问题;2)继续对梅洛-庞蒂哲学思想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钱捷的论文著作《本体的诠释——析梅洛-庞蒂现象学的“肉体”概念》;张尧均博士的《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该文章认为,身体现象学的核心是世界、心灵和身体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不能割裂的辩证循环系统,身体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

4.身体美学研究。上文已经提到身体美学的概念是由舒斯特曼先生在《实用主义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观点不久便启发了国内的研究者。国内最早研究身体美学的为彭富春和王晓华。彭富春在舒斯特曼的观点基础上,发表了诸如《身体与身体美学》、《身体美学的基本问题》等论文,解释了身体美学的内涵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等问题,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认为,身体美学不仅是关于身体的美学,更应是从身体出发的美学。从身体出发意味着应该首先思考身体的肉体性、偶在性和个体性。“欲望建立了人和世界最原初的关系和通道”,“身体是欲望、技术和智慧的游戏之所”[21]。而王晓华则指出,尼采提出了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梅洛-庞蒂的研究虽然也很深入但毕竟没有对身与心做出清晰地解读,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思想也是朦胧的。此外,有学者认为,鲍姆嘉通虽然提出美学是感性学,但他的意思是主体对于认识对象的感性认识,而身体本身是被排除在外并视“肉体是万恶之源”。相反,马克思不仅看到了人作为自然生物存在的一切特性,包括身体不同官能的需求、身体的“受制约性”和“受动性”,还更加重视身体的发展与完善等。另外,还有很多学者对身体美学做了或深或浅的研究,这里不一一列举。

总体来看,欧美的尼采、福柯、梅洛-庞蒂以及舒斯特曼等人的理论是国内很多学者的灵感源泉,由此很多学者倡议建构身体美学,有理由相信后续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成果呈现出来。

1.2.2 国内身体与体育关系研究

由于受到不断涌现的欧美身体观以及国内学者有关传统身体文化研究的启示,近几年,我国体育研究者也开始尝试从身体视角解读体育问题,且成果斐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中国传统身体观与体育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传统身体观与体育研究主要有两类问题:1)从传统文化中某个思想家或者某个学派来探讨中国古代的体育思想;2)研究身体观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第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2014年李有强[10]指出,先秦儒家将射、御这样的体育活动视为知识人“日用之不可阙”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任、知双修中“知者动,仁者静”的组成部分,才使得古代知识人获得了施展政治抱负所必需的身体基础。时隔1年,李有强[9]提出,道家学派虽然与儒家共同完成了东方身心一元的理论阐释,但其身体观有其独到之处。道家身体观尊重生命本真,达观生死,化观形变,以减法原则养护身体,主张适度运动,也为现代体育应对危机提供了可能的援引。第二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唐美彦等[27]人认为,不同的身体观影响着身体的展现。中国武术实质是内敛,而西方体育则是张扬;中国武术强调整体,而西方体育注重细化整合;中国武术强调“为己性”,而西方体育强调“利他性”等。闫民[32]提出,太极拳印证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子,坚守“身心二元合一”、注重“内外兼修”身体观,太极拳动作方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明显区别于西方哲学“身心背离”的二元身体观。陈新萌等[2]人提出,武术习练与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通过师生互动教学情境的建立、武术教学缄默知识的显性化表达,完成对习武者身体观、文化性的全方面培养。

2.身体政治与体育研究。目前,身体政治与体育研究较少,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熊欢[31]认为,要避免以“男性主义”为核心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和视角来观察和解释关于女性体育的现象与意义,需要从研究实践中发掘并产生关于女性体育新的理论。

3.身体现象学与体育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少,包括,2013年张川[34]指出,在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身体运动与意识是不可分开的。

4.身体美学与体育研究。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核心在于身体实践,因此,中国的体育学者研究重点在于人们是如何通过身体实践(如太极、瑜伽与禅坐等)来实现和改善身心和谐统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杜高山[3]认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是一种基于身体审美实践的美学理论和方法,它通过各种积极的身体训练,不仅对身体外在起到治疗与重塑功能,还可以对身体内在感知起到培育与改良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美学思潮,舒斯特曼身体美学还有不完善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分析探讨。笔者也于2015年发表了一篇名为《身体意识、身体训练与自我关怀——基于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研究》[36]的文章指出,诸如健美运动以及健美操甚至普拉提等现代塑身类运动,在改变身体外观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意识水平,恰如周宪教授所言,塑身类运动促进了“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转变且成为最为有效的身体“软技术”。作为刚刚兴起的身体美学,怎样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从以上国内体育学者发表的论文可以看出,身体与体育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哲学(美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体育学相结合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体育科学》为例,在2年内发表了7篇左右身体与体育的相关研究。因此,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作为直接显示身体意义的体育运动以及体育健身现象,还有很多值得继续探索研究和挖掘的内涵和价值。

2 审美感性的生成

众所周知,与20世纪中后叶相比,当代的社会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在新城市空间中,可以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后现代化的趋势,如越来越多宏伟漂亮的摩天大楼,以审美的形式不断地给予人们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并迅速地融入日常生活。消费形式的不断更新以及休闲类场所(健身中心、主题乐园、大型的全景市购物广场、博物馆等)的快速发展,新型、年轻的中产阶级以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体验着这个世界,人们也更有能力从事放松心情的活动和审美游戏[17]。这充分说明,当今人们越来越追求感性的生活方式,在消费文化趋势下,大众对于这种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抱有强烈的愿望。

人的感性生活方式的生成,其本质上是作为人的自由体验以及作为审美形式为主导的整个社会感性文化的确立,或者指的是人的自然感性朝向于人的生命形态的和谐型与本真性的全部提高。回顾历史,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都曾在很长的时期对感性存在着误解甚至是坚决地排斥,但目前的状况却是感性生活的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人们生存质量优越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当代社会,对于感性的认知有必要重点探讨。在弗洛伊德眼中,感性本能是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基础和动力来源,与人的生存紧密联系。他强调欲望、感性与本能不是恶,而是生命的本真存在,人的存在与感性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文明则是本能升华的结果。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14]。健康人性的产生需要人自然本性的全面培育和发展,如果人的感觉功能和合理欲求被禁锢和剥夺,健康的人性培育和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当代中国人的感受系统发生的巨大转换和感性的解放,其动力来源于新时期大众审美的迅猛崛起与消费时代的真正来临,也正是这种巨大的转向与变革,当代人的审美感性才被培育和造就。

感性生活生成的重要标志是审美感性的生成。审美感性是现代性生活的重要标志,刘小枫在专著《现代性社会理性绪论》[12]中深刻阐述了“现代性的累积及问题意识”,在其中的一个章节“审美主义与现代性”中强调,首先,审美感性贯穿于从后启蒙时代到20世纪的阿多诺、福柯。其次,审美感性的特质是主体感性生活品质的形成,也就是人的生活状态与心性是在感性中得到自我满足并找到强有力的生存理由。人们审美感性的生成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当我们考察并分析人类的发展历史时发现,每一次人类思想上的变革基本上都来源于外部力量,如政治、宗教、理性、伦理、技术、科学对人的解放的意义,而往往忽略了人的内部力量,如感性、本能、欲望等因素,对于人的持续发展以及完整性,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有效价值是什么,使之能够基本体现人的完整性以及生命活动的意义,是当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时代来临必然是历史的发展选择,消费社会所引起的人类思想变革以及意识形态的构建势必会促进人感性生活的生成,而最终导致人的审美感性的重新确立。

3 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理论解读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24]。

罗刚认为,消费社会出现的萌芽阶段应该是1913年以美国福特汽车生产线的诞生为标志。此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普通工人和劳动者的收入也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人们也更加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了。

如今的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近几年来,呈现在我国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的许多景象已经明确显露出消费社会的端倪,CBD商业金融中心、旅游胜地、健身广场、超级影院、大型购物中心以及广告传媒业的迅猛发展都让我们感觉到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后现代社会的真正来临。因此,在中国研究消费文化是完全符合国情的。

最早研究消费文化的为20世纪4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而在当今社会,有一位学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注意——迈克·费瑟斯通,一位英国社会学家,他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自出版以来,就备受关注。尤其是其“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已经成为国内文学艺术界一个热议的话题。

鉴于此,本文试图利用迈克·费瑟斯通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但在阅读有关他的专著过程中却遇到很大的问题,费瑟斯通并没有一本完整出版的有关消费理论的著作,其著作仅有一本论文集《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该论文集也没有像鲍德里亚那样提出了非常明确深刻的理论,因此,根据汪民安翻译的《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内容以及其他研究者的资料,大致概括了费瑟斯通的理论要点。简单地说,他的消费理论大致分为3种视角。

3.1 消费的生产

费瑟斯通指出,对于消费的理解应该从经济学的视野转移到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在这之前,消费一直处于文化研究的荒漠状态。自从20世纪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的工资增长,闲暇时间增多,大家渴望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旅游、健身以及各种各样的消遣活动等。

“建构新的市场,通过广告以及其他媒介宣传来把大众‘培养’成为消费者,就成了极为必要的事情”[17]。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商家就要努力增大商品的使用价值,引导并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让消费者认为这正是他们的需要。鲍曼认为,大众的消费最终转变为一种上瘾的消费,“在一个消费社会中,除了强迫选择的行为——它慢慢地演变为上瘾行为并因而不再被认为是强迫的行为——之外,任何事情都是选择行为”[22]。因此,消费社会俨然从经济视野转变到文化视野,并最终以审美的形式出现。

费瑟斯通认为,波德里亚、霍克海默、杰姆逊以及阿多诺等人的理论可以放入这个研究视角。

3.2 消费的方式

费瑟斯通的第二种视角其实质是社会学的观点,这其中的重要之处在于大众对于消费商品建立了社会联系与社会区别,就是说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消费商品。费瑟斯通反复提到布迪厄《区隔》一书提出的社会品味问题。在布迪厄看来,只有生活优越的人才会欣赏康德式的静观审美。因为,文化消费只属于具有一定文化能力和经济能力的人,例如,经济基础较差的人很少会去欣赏歌剧、交响音乐会等。

费瑟斯通认为,人们消费商品的同时社会关系随之显露,布迪厄、伊舍伍德以及道格拉斯等人的理论可以放入这一种研究视角。

3.3 消费的梦想、影像和快感

费瑟斯通认为,从满足大众心理动力的角度不断开发新产品是消费社会的一大特征。大众的“心理动力”正是对新鲜事物和快乐愉悦不可遏制的冲动,对于商品的消费、选择与购买因此充满着精神享乐的因素。大众正是在消费社会环境下,在享用具体物品的同时兼具享受一种极致的快乐与自由。“在商品社会里,商品消费欲望是具有传染性的,消费者从来不会满足,既然商品并不完全是物质性的,商品消费就和精神状态有关系”[6]。

费瑟斯通认为,在消费的梦想、影像和快感方面,研究有影响力的当属坎贝尔,坎贝尔的研究指出:通过研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呈现出的梦想、影像和快感,从而能不断开拓出新的消费市场,这也就是消费社会最为成功的地方。

以上便是费瑟斯通有关消费理论的3种视角。他认为,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人们不要仅仅把消费看成是生产和购买的过程,而要着重研究越来越有意味的消费文化,特别是人们的生活被丰富的物品及物品所蕴含的文化所包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对于消费文化的研究便愈发显得重要,这些都充分说明消费逐渐完成了从经济学意义向文化意义的转变。

4 消费时代下的身体——体育健身现象的文化哲学思考

4.1 体育健身现象浅析

刘一民认为:“体育存在的本体,就是以身体为载体、以体育行为为表征的人的独特生命活动”[13]。从这段话可以清晰地看出身体与体育的关系,即身体是体育的载体,而体育又是人的独特生命活动。

近十几年出现的体育健身现象席卷大、中城市且愈演愈烈,在消费社会里,人们似乎也格外地爱惜自己的身体,纷纷通过体育健身来保持身体健康并维护身体形象。钟天朗指出,在消费社会里体育健身属于参与型消费。另外,根据钟天朗2011年对上海市民参与体育健身项目的调查表明,“器械训练、有氧训练、健身操、跑步、瑜伽以及游泳、羽毛球等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项目”[37]。体育健身的蔓延除了有积极的生物学意义外,其社会文化学意义也逐渐清晰地强化起来。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体育健身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信息时代下,人们之间普遍使用的通信软件(如微信、QQ、微博等)越来越多地增加了关于体育健身的信息。有媒体统计[5],大家普遍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分享的较为常见的体育健身信息约为12种,这些信息体现出目前体育健身十分流行,统计如下:

1)朋友圈里总有人分享他的跑步路线或者是在跑步机上的跑动距离;2)总是有人分享健身房的照片;3)总是有人分享一双跑鞋的照片;4)总是有人在分享运动后自己的照片,比如大汗淋漓的锁骨和其实什么也看不出的马甲线和人鱼线;5)总是看到有人在转发健身明星以及健身动作;6)身边总有几个朋友在上私教课;7)明星一旦说有腹肌,就让人立刻好感度上升;8)还有人为了微信的运动排名靠前而疯狂走路;9)每天都有与健身相关的问题,比如“通过健身改变容貌是什么体验”以及“通过健身变美是什么体验”等;10)颜值的判断开始多元化,除了看脸还看身材;11)全民健身,在做任何一项运动时都会有人来纠正动作;12)运动后能否补充蛋白粉和运动饮料等。

以上有关媒体统计的12种常见的体育健身信息不仅是简单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表达,而在这些体育健身信息的背后还包含着浓烈的文化学气息,本文试图借助消费理论来解读身体与体育的关系以及体育健身现象所蕴含的文化学涵义与社会学意义。

4.2 体育健身现象的文化哲学思考

4.2.1 身体规训与身体享乐矛盾融合下的体育健身

费瑟斯通认为,“在消费文化中,身体被宣称为快乐的载体:它悦人心意而又充满欲望,真真切切的身体越是接近年轻、健康、美丽、结实的理想化形象,它就越具有交换价值”[40]。

在消费文化中,电影电视、大众刊物以及各种广告等,正在引导人们建立一种标准的时尚身体且媒体努力使这种观念广泛流传。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媒体所宣扬的身体变成了完美的身体形象,大众对于身体完美形象的追求就变成了消费目标。例如,“好莱坞早期主要是把女性当成化妆产业和时尚工业的对象,正如我们所看见的,男性的肥胖也没有逃过批评……但是对健康形象的要求男性也不得不接受改变[40]”。好莱坞的男演员从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就愈发关注自身身体的外在形象,而体育健身在保持身材形象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费瑟斯通以演员费厄班斯为例来说明完美的身体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人为塑造来获得。在费厄班斯身手矫健、身体健康及身材健硕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刻苦训练,每天充斥在他生活里的除了工作就是奔跑、摔跤、游泳和拳击等多项体育训练。

完美身体形象的获得与辛苦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不仅是明星的生活里不能没有体育健身,即使在普通大众的生活里,消费文化也让器械健身馆、体育室内场地及游泳池等成为人们保持体形和塑造自我形象的绝佳之地。可以说,虽然美容手术和化妆术可以提高人面部的外在形象并用以掩盖岁月的痕迹,但是,离开有规律的运动和谨慎的饮食控制,真正健康年轻的身体形象便不可能获得。也正如奥尼尔所说:“身体是民主社会里的商业美学利用的一种资源,最引人注意的例子莫过于那些满头大汗、作着弯腰压腿运动、希望拥有一副健美身体的男男女女”[3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完美身体就需要对身体进行规训来完成。

费瑟斯通认为,对于身体的规训并不是消费社会的创新,在过去的传统社会同样十分重视对于饮食的控制和身体的锻炼,中世纪修道院里的修士所进行的苦行就是为了让身体屈从于更高精神追求[33]。因此,那时的身体享乐是受到严格禁止和控制的。而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者若想拥有一副完美的身体必须经历痛苦与艰辛,还要具备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决心,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享乐。这种经历艰辛与痛苦对应的却是完美身体以及所带来的享乐的“矛盾换算”,被费瑟斯通认为是“精明的享乐主义者”。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费瑟斯通详细列举曾经引人注目的美国超级名模辛迪·克劳馥,说明她为了获得美丽的外表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克劳馥与其他名模的最大区别是她不带一点病态,给人一种健康有活力的感觉),这种情形其实质就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身体规训。辛迪·克劳馥列出了自己每天的训练安排与饮食情况:冷水沐浴(为了使皮肤容光焕发);早餐吃水果或水果汁,1个煮鸡蛋和干吐司;15 min的身体舒展活动;20 min的适度力量练习;30 min的有氧跑步练习;天气好的话经常步行去工作室;吃不含糖的清淡午餐;晚餐为水果和少量的奶;工作结束洗热水澡等[40]。

名模辛迪·克劳馥的努力与收获暗含着这样一种信息:身体规训与身体享乐并非是水火不容的,相反,诸如像体育健身这样的身体维护与身体规训显示出对身体欲望的征服,在消费文化中被认为是获得成功身份的前提条件。人们在塑造身体的过程中,越来越成为主动、快乐和自愿的过程,这俨然已经成为内心的需求,而不再是强制的和被动的。“今天数以百万的美国人正热火朝天的训练他们的身体……同时欧洲人也呈现出同样的提高投入的迹象。这种对身体的热爱不但表现在大量的人数上(他们为了身体的改良型改造而热心地从事系统的训练),而且,也体现在他们采用的日益增长的五花八门的练习科目上”[7]。

从上述分析可知,体育健身正是身体规训与享乐的矛盾融合。人们在体育健身过程中,一方面,要承受塑造身体时的痛苦(有规律的体力付出以及长年累月的坚持),另一方面,却又享受着塑造身体之后的快感(身材的变化以及生理、心理上的满足),用“痛并快乐着”形容十分恰当。由此,费瑟斯通认为,这样的身体规训与身体享乐相结合的方式更加隐,同时也更有诱惑力,最终使得消费者对于自己的身体做出了毫无怨言的选择且浑然不知。

4.2.2 健康身体与美丽身体有机结合下的体育健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的外观维护与身体内在的保养。布莱恩·特纳在《饮食话语》中指出,“以调整饮食、坚持慢跑运动和使用化妆品来使业已退休却仍不服老的市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而且有所事事”[30]。

当今的社会正在传递着一个观念,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提高自身或者来表达自己。费瑟斯通强调,“消费文化坚持的是,健康与活力不应该仅仅是富人和名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努力奋斗的人都可以达到这一点”[41]。消费文化鼓励人们要具有对身体进行自我保养的观念——这个观念便是希望人们采取各种手段对抗身体机能退化并延迟衰老的发生。与此同时,消费文化把这个观念与其他观念联系并结合起来,即:身体应该是表现自我的载体,体型美丽、外表性感被认为应该与快乐、休闲等紧密相连。在消费文化里,媒体广告、电影、电视及大众刊物中随处可见被宣传的、时尚的身体形象的广告。此外,大众传媒也不断地强调对身体保养与维护的各种手段与方法,比如,健身讲座节目,大众养生节目以及美容化妆节目等。

消费社会中的健康俨然成为大众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词汇,打开电视、手机以及媒体中的各种广告等,每时每刻无不告诫人们保持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哪些手段与方法去保持。作为身体的一种状态,健康何以突然之间变得这般重要,人们又是怎样来控制身体健康的?费瑟斯通认为,“在消费文化中,健康不仅是通过锻炼对于身体的褒奖,而是已经发展成为美化个人外表的有力手段,这样可以提高自我价值,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益处”[41]。费瑟斯通同时指出,当代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比如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晚期,在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于健康的关注:1)国家公立学校中的男生常常进行体育锻炼和游戏活动,用来培养自身的修养和身体素质;2)技工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工人阶级的孩子)致力于军事训练,用以提高军事纪律、身体素质等。

以西方为例,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空前高涨,这主要得益于预防医学的迅猛发展,更值得称道的是健康教育在体育锻炼与预防疾病之间已经建立起比较广泛的联系。举例来说,在1976年,英国教育协会出版的《照顾好你自己》中提到,健康状况的改善会避免诸如高血压、心脏病和其他疾病的可能。进一步说,体育锻炼会减缓身体机能的衰退、缓解压力并促使个体从生活中获益,“政府健康教育宣传机构发现仅仅呼吁更好的健康不足以促使个体参加运动。而美丽(特别是一个苗条、有吸引力的形象)身体的诱惑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宣传信息”[41]。除此之外,再加上明星在生活中的示范,健康与美丽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理想方式,在消费社会中,身体维护与保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大众积极追求的行为。“因此,现在所说的健康不仅仅是提高身体的机能,同时在提高外表的意义上有一种类似化妆般的好处”[41]。

综上,健康的概念就这样与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恰如费瑟斯通所说,大量风格化、有魅力的身体形象就这样诞生在消费文化中,体育运动、美容化妆和其他的形式便促使了个体的自我转变。因此,健康成为了消费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卖点,成为了大众充分享受生活的根本保障,同时成为了愉快和有价值的休闲方式。在消费文化中,身体代表了通向生命中几乎一切美好事物的通道。在一个“关注我的社会”(look-at-me-society),男女在每天的交往中对自身的外表更加具有自我意识,欣然接受“你会变得更加美好”(if you look good you feel good)的哲学理念[41]。

在消费文化中,虽然身体存在着诸多瑕疵,但身体不再被认为是一成不变的,不再被认为仅仅是继承了父母的遗传,而是意味着通过辛苦且愉悦的努力可以获得形象上的改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身体、健康以及运动的相关信息就逐渐呈上升趋势,到现在已经处于生活方式的顶峰且不可撼动。通俗地讲,健康伴随着乐趣,人们发现,在大批的体育健身者脸上基本上都洋溢着自信与欢乐的微笑,锻炼后的疲劳却荡然无存。在当今社会,体育健身俨然成为获得健康的积极因素,并且会让健身者看起来更好,于是,健康便与美好生活相关联了。在当今社会中,应该从广义上理解健康的内涵与外延,它应该包括体育健身、饮食控制、身体保养及饮食和服饰等。“健康应该被理解为身体外部与内部的融合,外部身体(个人外表)提高了内部身体(保持美丽、活力与健康)的功能”[42]。

在若干年前,体育健身与游戏仅仅作为健康的非重要手段,而如今(消费社会)“个体被鼓励通过建构一种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个性”[41]。因此,今天的体育健身和游戏等已经成为个体自我意识的活动,其目的是拥有健康且要从外表中获得更多的自信与快乐。所以,消费者获得快乐的多少决定了对自身健康投入的多少。

费瑟斯通举例,一位40多岁的女士通过参加体育健身(瘦身俱乐部)使体重减轻4 kg,她的生活发生了令她意想不到的变化[42]:

原本中午不回家的他(她的丈夫)现在却经常回来……我们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他经常注视我。我知道他在想什么,现在的状况美好极了,使我仿佛回到了18岁……当你的身材变化时,你就会自然的有吸引力。所以,现在他和我经常去游泳和跳舞,这也许就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吧。

如今,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就意味着对身体持续地维护与保养,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诸如漂亮、年轻、性感、强壮、活力等词汇。就其实质来讲,消费文化也就是把握了有关身体维护与保养的两个基本范畴:外在的身体与内在的身体。外在的身体主要指,外表和身体形象以及对身体的管制和规训;内在的身体主要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面临疾病以及需要治疗和维护并使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在消费文化中,体育健身就这样将美丽(外在的身体)与健康(内在的身体)相结合,这也说明了对内在身体的保养与维护需要通过外在身体所彰显。有理由相信,唯一能够促使身体的这两个基本范畴相结合的也只有体育健身,在这种情况下,体育健身就以井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也是体育健身现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的原因。

5 体育健身现象在生活审美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5.1 消费社会中自我认同的主要实践手段

费瑟斯通认为,在当代消费社会人们已经把身体作为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以改造和培育,如今的消费社会也已经形成了一个近乎完整的身体工业群,并且不断地通过媒体强调身体是可以被改变和塑造的。表明,身体不再是一个空壳和一具皮囊,实质上它代表了对自我的关系认同,人们可以根据这种认同来判断其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换言之,身体就是看得见的自我,身体的外在形象严重影响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意识。

在东、西方,无论文化背景有何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身体与认同从来就没有被分开过,古代的贵族阶层无论是身体仪态还是着装服饰均与普通百姓有所不同,在消费社会,等级秩序虽然荡然无存,但身体与自我认同的关系却反而被强化了。当今社会,人们通过一个人的外表来解读他的身份及其身份之后的故事。也正因如此,身处消费社会中的人们随时都在关注自己的形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关注自己的外表,从而促生了大量“自恋人格”的人,这也就足以说明自恋俨然成为消费社会的普遍场景。

由此,消费社会使都市中的男女逐渐对美的外表达到了痴迷的状态,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消费社会所确立的有关美的标准如果不经过艰苦努力恐怕也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于是许多消费者便加入到这种无休止的追求中来。而“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有潜在的不完美”[39],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永远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由于达不到媒体所宣扬的美的标准,且随着鸿沟的扩大,促使人们对自我身体的极度不安并充满焦虑,需要强调的是,女性对于身体的焦虑感要强于男性。于是,体育健身的作用便适时地体现了出来,体育健身关注身体的年轻、美丽与健康、注重对身体美的塑造,也就表明了它作为自我认同的主要实践手段而受到肯定。

5.2 消费社会中追求完美生活的重要支撑

传统社会一直忽略了身体,因此,对于身体衰老的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衰老却是人正常生长的生理过程,有关衰老的研究也仅限于医学、老年病学、生物学等,但在社会学层面上对衰老进行的研究却少有报道。根据费瑟斯通的研究,消费文化是一种膜拜身体形象的文化,身体形象好的人更易于被社会接纳,自然也就拥有更多的机会。同时,消费文化重新树立了年轻有活力的成年人的形象,使人们觉得“真正的人生从40岁才算开始”。

在体育健身中心、游泳场馆以及其他运动场馆里、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参与运动的现象,说明,在当代消费社会大力提倡年轻活力,拒绝沉沦衰老,存在延长青年以及中年的趋势。如今,中年已经是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黄金时期。2016年4月18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80岁以上才是老人,而青年人(18~65岁)和中年人(66~79岁)的时间跨度则长达60多年,这就意味着人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中青年阶段。

消费社会也正是基于人们对于衰老的恐惧而极力打造年轻、健康和美丽的身体形象。体育健身以及其他产业也正基于此把理想的身体宣传为通过努力奋斗就可以达到的,而身体的改变会带来生活的改变,从而变成了建构完美生活的重要保障。

6 体育健身作为群体现象的社会学意义

6.1 体育健身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消费需求不仅呈现出多样性而且呈现出层次性,从人类的演进已经说明了人类从食物需求逐渐过渡到审美需求、交往需求、自然需求以及历史需求等,也表明了人类的消费需求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14]。马克思进一步将人的消费需求划分为3种类型:生存性消费、享受型消费以及发展型消费。这3种消费需求是具有一般规律和辩证关系的,人们首先追求的是生存型消费,然后过渡到享受型消费,最后是发展性需求的实现,同时他认为,为自己发展的不倦渴望以及发展爱好等都属于精神需求的范围。因此,笔者认为,体育健身现象归属于人的发展性需求,正是由于人们有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从而促进了人的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以及全面发展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自尊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研究消费需要的层次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以及同一人群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都说明了人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实现的,层次理论充分说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不同阶段。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可以看出,人的需要层次实质上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两者在现代社会共同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这一点马斯洛的观点和马克思的理论十分相似。

综上,当今社会体育健身现象的大量涌现,恰恰说明了人们逐渐经历和摆脱了生存型需求和享受型需求,人们也越来越关爱自己的身体,身体已经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面旗帜。“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15],“他们的体力和智力活动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6],也正是马克思所期望并乐于看到的。

基于目前中国的体育发展状况,竞技体育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可国民体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状况多年持续下降,大众的体质健康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与竞技体育的成就相比,群众体育的发展较为落后。根据调查,我国的体育人口落后于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韩国,在“十三五”期间,让体育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而努力[11]。

6.2 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战略成功实现的重要保障

2016年6月23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的出台意味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对现代体育治理体系的重新梳理和建构。全民健身的深入推进,群众体育发展的模式也将会迎来深刻的变革,政府在其中的角色也应该不断规范和强化并期待有相应的体育理念所匹配。《计划》确定了全民健身的重点人群应该从青少年抓起,反映了体育的规律和内涵,指明了全民健身的基本方向,因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在青少年时期播撒体育的种子,必然会带来枝繁叶茂的未来。

2016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标题为“让体育拥抱生活”的社论,文中第一段话就浅显易懂地向大家抛出了全民健身的目标——“全民健身要服务于全民、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25],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宣传理念,更进一步表明了中国体育事业将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当运动成为日常生活的场景,生活又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变化?”[40]该文紧接着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倍感平常却从不过多深思的问题,与此同时,也给出了一个不平凡的答案,“全民健身所改变的,不仅是个体的身心强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感受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全民健身如同催化剂,推动着体育产业、竞技体育、体育文化等协调发展。更进一步看,当由此生发的体育精神浸润国家,最终受益的,绝不仅仅是体育领域”[25]。

这段阐述更加明确、透彻地指出了全民健身作为群体现象的社会学意义大致分为3个阶段:1)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中级阶段:促进体育产业、竞技体育、体育文化的协调发展。3)高级阶段:促进整个国家和社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于受到体育精神的感召,其他领域都会受到鼓舞,最终体育精神将浸润整个国家。这3个阶段的最终实现是逐步渐进的,其实现依赖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有效结合,并要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从两个层面分析体育健身作为群体现象的社会学意义,第一个层面是个体层面:体育健身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个层面是国家层面:全民健身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个层面一定会稳步实现。

7 结语

历史地看待问题发现,消费社会下现代人比古代人更加关爱自己的身体,身体也由此成为视觉文化下的重要研究目标。消费文化下的身体研究也成为目前中国学者在审美实践领域里的重大研究课题。在视觉世界里,除了宇宙万物,人们最为关注的便是自己的形象。拉康的镜像理论指出,个体在生命早期就已经建立了镜像,从与别的物种的比较来说,任何其他物种显然没有人这般具有身体反思和身体意识的能力,人们时常为自己的身体而感到极度焦虑。消费社会下的身体研究,其实质是身体的审美化研究,指的是当代社会人们要具有身体反思,要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的外在形态,其重点在于符合时尚的身体美学标准,其关键则是健康与美的标准,这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身体与视觉文化联系起来。

体育健身现象的大量涌现体现了人们在物质水平提高之后的必然升华。生活的富裕,人自身的外观修饰与内在健康便被适时地提了出来,而只有体育健身才能够满足健康与美的融合,当然,这个过程本身充满着艰苦却也伴随着快乐。

需要指出的是,体育健身在我国虽有发展但认知、普及率还有待提高,其社会价值还需要继续整理挖掘,比如,当面对青少年在审美追求中的迷茫、中年人日常生活的随意放纵以及老年退休人员面对身体机能日渐衰退时的无助,怎样鼓励人们投入到体育健身中,从而改善生活品质都是未来的研究课题。

2016年,国务院出台《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计划指出,2020年,体育消费要达到1.5万亿,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这项计划明确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同时,反映出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推动健康中国的机遇挑战,需要更加准确地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内涵的深刻变化,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使其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4]。

[1]布莱恩·特纳.(阅读身体系列)身体与社会[M].马海良,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25-89.

[2]陈新萌,赵光圣.身体的“在场”与话语的“缺席”:武术缄默知识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2):25-31.

[3]杜高山.从分析到实践: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与体育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11):74-79.

[4]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国家体育总局介绍《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情况 称将全民健身打造为“国家名片”》[EB/OL].(2016-06-23).http://www.sport.gov.cn/n316/n337/c730839/content.html.

[5]好奇心日报.12个现象告诉你,最近到底有多流行健身?[EB/OL].(2015-06-11).http://news.163.com/15/0611/14/ARR88-U1Q00014TUH.html.

[6]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版社,1997:199.

[7]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M].彭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6.

[8]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4.

[9]李有强.道家身体观及其体育思想的内在超越[J].体育科学,2015,35(6):90-96.

[10]李有强.先秦儒家身体观及其体育思想的阐释与反思[J].体育科学,2014,34(9):3-10.

[11]刘敬民.让体育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5-08-6.

[1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性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07.

[13]刘一民,刘翔.现代本体论视界中的体育本体探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5:18-23.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124.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9-56.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07.

[17]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21-122.

[18]尼采.权力与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7-38.

[19]尼采.苏鲁支语录[M].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7.

[20]欧阳灿灿.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5-9.

[21]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J].哲学研究,2004,(4):59-66.

[22]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12.

[23]钱钟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J].文学杂志,1937,1(4):36-39.

[24]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25]人民网(体育).让体育拥抱生活[EB/OL] .(2016-06-30).http://sports.people.com.cn/GB/n1/2016/0630/c14820-28510218.html.

[26]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61-163.

[27]唐美彦,王岗.身体视角下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差异性比较[J].体育科学,2014,34(3):82-87.

[28]托马斯·拉克尔.(阅读身体系列)身体与性属——从古希腊到弗洛伊德的性制作[M].赵万鹏,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333.

[29]汪民安.尼采与身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前言5.

[30]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277.

[31]熊欢.体育背景下性别的理论化——论女性主义范式与女性体育研究的建构[J].体育科学,2014,34(7):3-11.

[32]闫民.身体观视域下太极拳的哲学意蕴[J].体育科学,2015,35(2):90-95.

[33]约翰·奥尼尔.(阅读身体系列)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M].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110.

[34]张川.梅洛-庞蒂现象学对体育运动身体观的启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5]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序4.

[36]赵歌,赵广涛.身体意识、身体训练与自我关怀——基于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6):35-41.

[37]钟天朗,徐琳.体育消费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0.

[38]BLONDEL E.Nietzsche,The Body and Culture:Philosophy as a Philogical Genealogy[M].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91:206.

[39]EWEN S.All Consuming Imag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8:89.

[40]FEATHERSTONE M.“The Body in Consumer Culture”in Theory[M].Paris:Culture and Society,1982:1-12.

[41]FEATHERSTONE M.“Fitness,Body Maintenance and Lifestyle wituin Consumer Cultyre” Sports et Societes Contemporaines[M],Paris:Societe Francaise du Sport,1983:23-45.

[42]FEATHERSTONE M.Fitness,Body Maintenance and Lifestyle[C].10th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Mexico City.

Cultural and Philosophy Research of Body and Physical Exercise Phenomenon — Based on Consumption Theory by Mike Featherstone

ZHAO Ge

With the arrival of prosperous consumer society as well as redirection of the body aesthetics internationally,researches on body have reached unprecedented level.Based on the consumption theory of Featherstone,this paper explores 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meaning behind physical issues and physical fitness phenomenon in physical culture,the result shows that nowadays,body does not only define biologically,is a product that in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but also a special consumer goods can be processed,purchased and used by everyone,thus,physical consumption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the mass culture.Firs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philosophy connotation of body phenomenon as one of the physical exercise consumption 1) physical exercise is a contradictive fusion of physical discipline and hedonic;2) physical exercise organically combines beauty and health.Second,physical exercise phenomenon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life aesthetics:1) physical exercise is the main practices of self-identity in a consumer society;2) physical exercise is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people to pursue the perfect life in a consumer society.Third,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ociology meaning of physical fitness as a group phenomenon.1) Physical fitness is a key to boost hu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2) National fitnes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successful healthy China strategy.Finally,closing this manuscript,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national fitness five years strategic plan(2016—2020),also promoted national fitness as background of national strategy,the value exploration of sports fitness social culture also will continue.

consumptiontheory;physicalculture;physicalexercise;culturalphilosophy;aestheticconstruction

1000-677X(2016)11-0019-12

10.16469/j.css.201611003

2016-06-27;

2016-10-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4JBZ022)。

赵歌(1973-),男,陕西乾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哲学、美学及体育文化学,E-mail:zhaoge0110@126.com。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G80-05

A

猜你喜欢

消费身体体育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体育梦”
新消费ABC
身体力“形”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