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当老师
2016-07-16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9月,我们迎来第31个“教师节”。
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谓“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但这个传统正经受社会转型的考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对教育关注度不断攀升,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诉求不断“升级”。
教师职业前所未有“壓力山大”。学校不再是单纯的“象牙塔”,教师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新情况、新动向;00后成长起来,他们的思维、行为规律有待研究;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愿望空前高涨,另一方面,家校冲突也时常发生……
社会转型期的教育生态,折射到教师身上,让这个群体的生存、思想状况变得复杂、变动。
明白这个特点,我们对教师职业的关心、关怀才不会流于表面与肤浅。
因此,除了关注教师的师德规范、专业成长,更应该重视教师每一天里生活的状态、心理的健康,还有他们的业余爱好与志趣情趣。
教师,首先是有丰富情感,有快乐、烦恼、痛苦、欲望的有血有肉的一群人。他们以怎样的方式生存与生活,有怎样的兴趣与业余生活,甚至具备怎样的心态与思维方式,都会直接塑造教师群体的价值观。
教师的工作更多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优秀的教师更类似于精神的导师。精神丰富、灿烂的教师才会培育出同样丰富、灿烂的学生。
精神需要标杆。
在教师队伍中,有着一批坚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高尚、学识扎实、具备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他们所站立的姿态便是教师职业的标杆。
这些精神标杆如何炼成,它们具备哪些共同的“基因”——特别是当他们同样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变迁,面对复杂、多元的教育教学情境,经受平凡、单调生活的考验时,他们究竟是如何跨越这些沟沟坎坎的——他们怎样将平凡日子变得“有光有花有童话”,如何永不停歇、不断奔跑地学习?如何把教育教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不同凡响?
答案在哪里?也许就在我们认为是平凡光阴的每一天里,也许就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三尺讲台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