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策略
2016-07-16辽宁省昌图县非税收入管理局张勃
辽宁省昌图县非税收入管理局 张勃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策略
辽宁省昌图县非税收入管理局张勃
摘 要:现代企业置身于竞争非常激烈的经济环境之中,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及利益,那么在财务方面就不仅要将视野投于自身以外的经济活动,更要做到内外同步,使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健全,尤其要做到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方式构建策略
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一般意义上是由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组成,因为其在控制过程中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以及控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1]。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能够提供长久发展动力的关键点就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因此构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
1 多种形式存在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方式
内部控制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在发挥其作用时,两者会显示出各不相同的功能,并且,二者在对其功能进行运用时,往往不会存在冲突,而是各司其职,在对应的领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社会存在的事物都会有相应的分类,企业及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也是如此,一般而言,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方式有组织规划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另外还有授权批准与实物资产控制、审计与成本控制等。在对财务内部进行控制时要有选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同的经济业务中对各方面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控制方式,使企业利润得以增加。
1.1组织规划控制
组织规划控制方式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职业与能力的分离;另一方面是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互相控制的机制。职业与能力的分离,即将相关性较大的但不能相融的职务实行分离控制。之所以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控制,是因为不相容的职务其独立空间要大于相互有交点的职务,这些职务的在职人员很容易摆脱监督,在工作中造成一些虚假的作风。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与其他在职人员或部门脱离,就有可能造成其与企业公司财务的“真正脱离”,一旦形成却未加以控制,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甚至会直接威胁企业的正常运营。这就如商周时期的各诸侯,在受分封之后,其他因素对其的约束性极小,因而会造成坐地为大,就形成自己的割据势力。企业财务的内部管理也是如此,如果放任不相容的职工和部门任其发展,而不予以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控制,就很容易造成职工及部门的“坐地为大”。对于另一种机制,即企业财务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控制也势在必行。这是对于企业财务内部较为松弛的内部控制,并使这种松弛的内部控制得以改善的重要方式,财务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松散且不相容,不仅会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造成虚假数据、不可靠的信息和没有根据的账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企业的存亡。所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规划控制方式,将从职员与部门处直接规避因财务内部控制不当而造成的损失。
1.2预算控制
组织规划控制方式是从职工及部门的方向进行的,预算控制方式是基于职工及部门的职能而展开的。预算控制是职工及部门在其行为上发生的控制,包含经营的整个过程,从筹集资金开始到管理的所有步骤。预算,即计划,是通过对各个部门及其所从事的业务方面进行预计,并将其预算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认可,使从事控制职能的部门对其所作的预计进行相应的控制。当然,预算控制在执行其功能对某经济业务进行预算时,并不是任其所为的,而是要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并符合其在预算过程中的要求,即包括清晰责任、符合实际和注重反馈。清晰责任是指在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预算时,要对这一经济业务的主体单位运营此经济业务的目的要清楚,企业最终目的是盈利,运营经济业务的单位的最终目的也是如此,并要集自己的最大能力为企业创造利润,因此在进行预算时,要明确经济活动运营主体的责任;符合实际,是指在预算过程中出现非正常的境况造成预算不准确,这时就应该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使预算更大程度上体现业务活动及其主体的科学性,从而确保预算符合实际;注重反馈,即指预算在执行后,通过业务在经济活动中的实践来检验预算的合理性,如果在实践过程中预算没有对经济业务合理预测,那么反馈给执行预算的部门将是失败的经验,这对执行预算的部门来说也是相对应的控制,使其在经验中获得更多动力,为下一次有效的预算打下基础。因此,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预算控制方式是极其重要的内部控制方式。
1.3风险控制
一定程度上说,企业所得利润与其所受风险是相对应的,利润越高,风险越大。风险是指在从事一种行为或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多少,风险大就意味着不确定的因素多,反之,则意味着不确定的因素少。但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获得较大利润的时候,其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可控性,也就是说,在投入多少资金时会获得最大利润,这个点是关键,过了这个点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而小于这个点也意味着风险过大,距离这个点的远近程度会造成不同的风险,距离越远风险越大。因此对于风险的控制,将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关键,而对于财务风险的把握,就在于有没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的借入点。在资金的控制过程中,财务内部要增加借入资金的盈利的把握,同时也要适当避免风险,使其降到最低。要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对风险的控制是相当重要的。
2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所显露的弊端
2.1制度层面不够完善
在制度层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方面是企业缺失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具体实施的详细规则。很多企业在财务内部管理方面过于强调原则,即只是知道或是过于强调自己要做什么,而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做,在对应的经济活动的具体步骤上总是存在短板。因此企业在注重原则的同时,对各项经济活动及各个部门的经济行为要细化、具体化。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的流程没有规范,其账目混乱不完整,这往往会造成企业内部分工、职责不明确,长此下去,企业不但不能正常运营,甚至可能造成破产。例如,企业有一笔购单,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交易成功,但在后期,企业因没有规范的流程对购得的产品进行有效的维护,因而造成产品的废弃,而且对这些损失没有相应规范,必然会造成企业利润的缺失。故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完善,想要构建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是很困难的,因为其企业是受到威胁的。
2.2制度的执行严重走样
一些企业已经制定了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但是其制度的执行严重走样。有的企业制定了财务内部控制体制,但是这些相关制度仅仅是被下发了就完成了,在面对具体的事件时,往往不能发挥其作用,这些制度被当做摆设。所以制度就应该有制度的作用,关键时刻就应该实现其功能,不然还不如没有。另外,企业制定的财务内部控制往往是究其表面,经不起深究细推,在制定制度时,没有考虑到企业以后的发展状况,眼界不够开阔,只是局限在当下的具体情境,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其作用就消失殆尽,更有甚者,其制度在制定时就是敷衍行事,不能看到更深层次的本质,所以其制定的制度本身就存在问题,根本就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因此,对于企业财务已经制定了控制制度的情况,怎样做才能使制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制度,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事情。
2.3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控制的从事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素质不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素质对会计控制的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要让素质较低且缺乏职业道德的职员从事会计工作,其后果可想而知,做假账、违背职业道德、做一些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是时常的,或者说必不可少的。其次,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的分配不恰当,从事会计的职员长期处于工作状况,没有对业务进行有效的学习,会计人员知识的缺乏,难免在其工作中不出问题,使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另外,企业对会计员工的重视度不高、工作量大、不重视培养的情况较为严重,这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埋下较深的隐患[2]。所以,在会计控制方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及从业素质,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又一关键因素。
企业对从事财务工作人员各自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每一份工作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同样,每一个在职的工作人员也有其在职的理由——责任。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想要建构体系,就应该将责任落实到位,责任对于从业者就是其使命,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从业者亦是如此。从企业获得收入,就意味着要为企业做些什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将责任落实到人,企业中的每一个在职人员肩上就有了担子,尤其是财务内部控制会计业务的在职人员,更加能感受到肩上的使命,责任落实到人,能激发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在工作中也会显得动力满满。责任在心,工作不走样。
3 关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策略
3.1企业内部相互牵制
企业内部相互牵制是推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重要方式。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提出“赋权”理论,而企业内部的相互牵制就是赋权的过程,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有了权力才会形成控制力,如果没有权力,又怎样会做到相互牵制?因此,对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赋予权力,才是开展企业内部相互牵制的开始与动力。另外,要加强企业内部各职位及部门间的联系,在互动的过程中是促进各个职位及部门相互牵制工作,因为在此过程中其各自的权利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
3.2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控制是财务内部控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会计工作及其会计人员在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企业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选择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才时,要注重其素质及职业道德,这样就会从源头杜绝那些素质低下、职业道德缺失的求职者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另一方面,是在工作过程中培养和提升从业者的素质、职业道德以及对应业务的技能。在工作过程中不要过于强调工作的量,而是将部分精力放在员工的培训工作上,这样既有利于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培养,也有利于提升该职位或该部门的工作效率,更有利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
3.3完善已建立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只不过其建立的机制不能在内部控制方面发挥其作用。如果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机制,企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针对已制定的制度本身,对其进行优化,使其能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更加有效。除此之外,要对已经建立的、经不起推敲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完善,对其不恰当之处进行优化使其具备解决问题的功能,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加强企业已经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又一重要举措。
综上,从企业财务内部的制度和构成要素方面提出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一些策略。
4 结语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和制度,此二者共同构成了企业运营的关键要素,对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也是如此,关键有两个,即人与制度。本文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方式、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控制体系构建策略的建议以及内部控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等几个方面,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提出较系统的意见。
参考文献
[1]栗金奎.试论如何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2).
[2]刘洪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初探[J].当代经理人,2006(1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b)-0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