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管理

2016-07-16辽宁师范大学会计系韩雪杨丽

中国商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财务管理

辽宁师范大学会计系 韩雪 杨丽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管理

辽宁师范大学会计系韩雪杨丽

摘 要: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企业应该愈来愈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财务风险是企业不能避免的风险,是必须采取措施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财务风险的成因入手,提出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措施,介绍了财务风险预测预警系统。

关键词:财务风险分析管理

杨丽(1969-),女,辽宁省开原市人,硕士,辽宁师范大学会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研究。

1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1.1财务风险的内涵与内容

企业在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类不确定因素的产生,可能使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承担了超出可承受范围内的巨大损失,与企业预期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相差甚远,使得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偏差的可能性的风险称之为财务风险。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有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

企业的财务风险大体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

1.1.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资本运营市场的变化或筹资来源及期限所产生的资本成本等因素而给企业的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1.1.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没有全面考虑投资项目本身、市场、技术的变动等多种因素而导致的投资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

1.1.3资本回收风险

资本回收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大量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应收资本回收不及时或根本不能收回而带来的风险。

1.1.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不同发展时期对应的不同利润分配过程,对于分配给股东的股利和企业留存收益之间的比例不能适应企业整体发展趋势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1.2财务风险的特征

1.2.1客观性与普遍性

企业的财务风险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企业喜欢风险而产生,亦不会因为企业规避风险而消失,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1.2.2不确定性

企业的财务风险潜伏在企业的每项财务工作中,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只有条件成熟时,这种财务风险才会转变为企业的实际损失。

1.2.3收益性与损失性并存

风险总是与收益、损失联系在一起。风险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在正常情况下,风险愈大收益愈大;风险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损失,无论损失是否可以量化,总会对企业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1.2.4有规律性与可检测性

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企业可以招聘专业人才,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分析过去事件的数据与信息的规律性预测财务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转移、分散风险。

1.3财务风险的成因

1.3.1外部因素

(1)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这些外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难以预测和把握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外部环境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缺少对外部环境的敏锐分析和掌握,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及时预见、反应以及采取措施,不能及时适应与应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根本原因。

(2)其他企业的影响。同行业新企业进入市场、同行业其他企业并购、引入新型技术等,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本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影响企业的收益、损失、利润分配等。而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每项财务活动中,财务活动的变化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1.3.2内部因素

(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在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等方面,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上下级之间存在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现象,会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等问题,提高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库存大量存货,导致存货流动性差,企业对客户信用等级不了解,而采用大量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过大等问题都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企业财务运转不顺,提高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内部决策失误。内部决策失误主要包括对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失误。筹资规模不当、筹资方式和时间选择不当、债务期限安排不当等都会提高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投资决策随意做出、投资前期预测、评估不合理,对投资风险认识不当等原因也会提高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具体表现是负债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过大。负债过多,企业所需定期支付的利息过大,进而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使企业筹资资本结构过大,使企业偿债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4)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但是,我国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现实认识不充分,总是认为依靠自身的努力,财务风险就不会发生。在这种心态下,当财务风险实际发生时就会手足无措。缺乏规避财务风险的意识,以致在进行决策时易出现失误,产生财务风险,使企业蒙受损失。

2 财务风险的管理

2.1财务风险的控制

2.1.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必须建立统一、完善、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制度和奖惩制度,使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扮演好个人在企业的重要角色,把自己的责任实行到位,把自己的权利落实到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水平,树立现代信息化管理理念,引进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行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监督;加强授权、批准、预算管理和内部监督、审计;分设财务与会计,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设置单位分管,各司其职。

2.1.2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企业每项财务工作中,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始终。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意识到财务风险的普遍性与全面性,丰富财务人员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分析能力,强化风险意识,使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通过对以前财务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进而预测风险,制定预防风险的措施,从而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2.1.3引进现代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普及,现代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企业应该与时俱进,积极的引进现代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进行收集数据、统计数据、管理数据,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因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和损失。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企业的信息进行管理,简洁方便,减少了人为传递档案的局限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减少了信息录入的失误率,减少了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提高了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

2.1.4建立顶尖的专业人才队伍

企业在聘请财务岗位工作人员时,需要实行专业学历、相关财务含金量证书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的原则,以引进高水平的高级管理人才;进行岗前培训、专业指导,不断提高财务信息管理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之与当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相适应;通过外部招聘,以优厚的薪资待遇等方式吸引优秀的财务和管理人才,帮助企业进行更好的财务管理,以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

2.2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2.1分散风险法

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理,也不要把风险放在一个篮子里。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不但要充分考虑自身经营规模、资金状况、盈利与成长能力,更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预期发展水平,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企业要选择多元化的资本结构筹集资本,差异性生产产品;选择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分散财务风险;亦可以通过企业合并,企业之间联营、合营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2.2.2转移风险法

随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多,企业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将部分财务风险进行转移,来降低财务风险。首先,企业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其次,企业可以将风险较大的项目交给专业部门完成或者外包给对应的风险公司,以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再次,企业可以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利用转让债务的方法将风险大的资产转移到其他企业;最后,企业亦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以转让股权的方式转移风险,已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2.3回避风险法

企业拥有现代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配备专业人才进行财务预测、财务管理是企业可以有效回避风险的前提。企业应该综合评价各种项目的风险收益率,在完成企业财务目标的前提下,择优选择风险较少、收益较高的项目。对于那些不能预测出风险大小的项目要学会舍弃,对于那些风险很大、收益很高的项目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回避财务风险并不意味着不进行风险投资,而是通过预测选择最优化的投资方案,回避风险大的投资,进而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2.2.4降低风险法

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可以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降低财务风险。在保证运营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企业负债资金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减少以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使企业应收账款对应的坏账准备减少,降低企业不能收回货款的风险;由于股票市场的可变性和难以预测性,因此可以减少企业股权投资的份额,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还可以在产品滞销,存货大量堆积时,寻求新型的销售途径,如开发新产品等方式降低财务风险。

2.3财务风险的预测与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测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为前提的,包括短期与长期财务风险预测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测是指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预测,通过预测,可以使企业对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与防范。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测系统,可以有效地预测企业未来某个时点或时期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而可以提前制定财务计划,为企业的投资活动提前筹集资金,以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从而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企业实时监控企业每项财务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当企业的财务风险总和超过企业可以承受的标准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会发出重要提示,提醒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采取措施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了。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贯穿其中,对潜在财务风险实时监控,配以数学建模、比例分析、财务管理等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当发现超出预定指标时,提醒企业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改善财务状况,使企业经营活动回到正轨,以达到稳定发展的目的。

3 结语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取得较大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可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也就是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需要加强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深入对风险的了解,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风险预测预警系统,从而促进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忠.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经济管理,2014(04).

[2]韩萍.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投资理财,2015(01).

[3]张雨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经济论坛,2014(23).

[4]李子威.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J].财经纵横,2013(12).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b)-031-03

作者简介:韩雪(1995-),女,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人,辽宁师范大学会计专业大三本科生;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