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络定喘、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闭肺型)
2016-07-16郭亦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吉林长春130021
郭亦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活络定喘、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闭肺型)
郭亦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目的 运用活络定喘、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闭肺型),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闭肺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活络定喘汤治疗,对照组止咳橘红口服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咳嗽、喘促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上,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络定喘、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闭肺型),能改善咳嗽、喘促症状、促进肺部啰音吸收,缩短疗程。
【关键词】活络定喘;健脾化痰;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闭肺型;小儿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之一,喘憋、气促、三凹征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病因多为病毒感染,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最常见的病原体。毛细支气管炎中医一般归属于“肺炎喘嗽”或“喘证”等范畴,痰湿闭肺型在临床上较常见,笔者运用活络定喘、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闭肺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且中医辨证为肺炎喘嗽(痰湿闭肺型)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在5~18个月;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病程4~19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儿科肺炎喘嗽的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痰湿闭肺型)。主证:咳嗽,痰声漉漉,大便稀。次证:低热或不发热,喘促鼻煽,食少纳呆,小便略黄,舌质淡、舌苔润,指纹紫滞,现于气关。
1.2.3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①于24个月以下发病,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儿;②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咳嗽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的特征;③发作时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增快,有鼻翼煽动、三凹征、发绀明显等症状体征,有发热或无热,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弥漫性细胞细湿啰音;④全肺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气肿,支气管周围炎或肺纹理紊乱增粗,可有点片状阴影或条索状阴影;⑤白细胞正常或降低。
1.3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均应用炎琥宁静点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活络定喘汤,药物组成丹参、川芎、地龙、僵蚕、苏子、陈皮、半夏、茯苓、川贝母、白前、桔梗等,日3次口服;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止咳橘红口服液,药物组成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款冬花、甘草、瓜萎皮、紫菀、麦冬、知母、桔梗、地黄、石膏、苦杏仁(去皮炒)、紫苏子(炒),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4 d为1个疗程,观察2~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记录咳嗽、喘促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5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②有效: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少。③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结果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n=24]
2.2 两组患儿咳嗽、喘促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见表2。表2结果说明,治疗组咳嗽、喘促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咳嗽、喘促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s,n=24,d)
表2 两组患儿咳嗽、喘促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s,n=24,d)
注:与对照组比较,nt=4.41,6.59,P<0.05
组别 咳嗽、喘促缓解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组 3.52±1.05 5.82±1.76对照组 5.50±1.83 9.33±1.54
3 讨 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以1~6个月的小儿为主,近年来,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逐年在增高,若不及时予以诊治,会直接影响患儿身体健康,严重者会出现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等。目前西医认为,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呼吸道的合胞病毒感染所引起,病毒感染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治疗上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免疫球蛋白、双哌达莫、干扰素等[3]。中医认为毛细支气管炎属于“喘证”,“肺炎喘嗽”等的范畴,痰湿闭肺型以素体脾虚湿困患儿更易患病,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婴幼儿脾脏更娇,脾失健运,水湿不能化生津液,酿为痰浊,加之外感风寒之邪,导致痰湿内盛,闭阻肺络,而发生咳嗽,喘息,痰声漉漉。其标在肺络郁阻,本在脾虚失运,故予活络定喘、健脾化痰法治疗。川芎味辛、性温,活血开郁,行气燥湿;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一寒一热,一升一降,共为君药以活络定喘,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共为臣药,丹参、僵蚕、苏子、川贝母、白前活络定喘,降气化痰共为佐药,桔梗性升散,尤擅开宣胸膈以上郁闭之气,与降气的苏子相配,宣降相因,以复肺气之宣肃功能,且将其作为肺经之引药。上药合用共奏活络定喘、健脾化痰之功效。
临床证明,活络定喘、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闭肺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7-288.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199-1201.
[3] 陈皆兵,罗汉清.毛细支气管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28-29.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