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573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2016-07-16钦少杰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外二科河南漯河462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普外科围手术期

钦少杰 赵 燕 赵 园(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外二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普外科573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钦少杰 赵 燕 赵 园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外二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普外科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573例住院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3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占100%;其中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超过半数无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征;Ⅰ、Ⅱ类切口患者三代以上头孢类抗菌药物及联用过度应用;用药时间>2 d者占74%,最长者用药达15 d,显示疗程过长,均为不合理使用。Ⅲ类切口患者属治疗性使用(占26.2%),无明显不合理应用情况。结论 普外科围手术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比较严重,相关人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的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关键词】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但是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耐药菌的产生,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1]。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为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现对我院普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资料为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普外科手术出院病例573例,其中男性382倒,女性191例,年龄最大82岁,年龄最小5岁,平均年龄47.3岁。依照2004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和2009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对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资料中573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占100%,其中预防性用药占73.8%,治疗性用药占26.2%。术前使用抗生素139例,占24.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Ⅰ类切口271例,一联使用抗菌药物127例,二联144例;Ⅱ类切口152例,一联30例,二联109例,三联13例,Ⅲ类切口150例,一联5例,二联121例,三联24例,无四联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2 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使用头孢类抗生素474例,使用率82.7%;其中三、四代头孢405例,占总例数的70%,硝基咪唑类282例,使用率为48.5%;青霉素类36例,使用率为6.4%;喹诺酮类144例,使用率为25.3%,林可霉素42例,使用率为7.2%。见表2。

表2 抗菌药物品种

2.3 抗菌药物使用时长:573例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 d者34例,3~9 d者437例,10~15 d者102例。其中Ⅰ、Ⅱ类切口患者使用<2 d者32例,3~9 d者260例,10~15 d者18例。见表3。

表3 用药时间

3 讨 论

2009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术,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等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给药方法为术前0.5~2 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2]。

3.1 资料中我院普外科(表1)全部手术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100%),其中Ⅰ类切口271例,术前用药8.9%,术后全部使用抗菌药物。除甲状腺癌根治术、甲亢次全切术、乳癌根治术、需用补片的疝修补术及老年患者共108例符合预防性使用外,仍有163例一类清洁手术均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36例二联应用抗菌药,显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43/271)一半以上无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征,属于不合理应用。

3.2 抗菌药物的选择: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率为82.7%,其中主要为三代头孢抗生素,在联合应用上多为头孢类和硝基咪唑、头孢类和喹诺酮类的联用,联用及剂量基本合理,但在Ⅰ、Ⅱ类切口患者属预防性应用,三代、四代头孢类和联用为过度应用。

3.3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Ⅰ、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本资料中Ⅰ、Ⅱ类切口手术用药时间>2 d者占74%(313/423),最长者用药达15 d。显示疗程过长。也为不合理使用。Ⅲ类切口患者属治疗性使用,无明显不合理应用情况。

综上所述,我院普外科在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问题集中在部分Ⅰ、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无明显应用指征,抗菌药物使用过度,用药时间过长等方面不合理,滥用现象比较严重。近年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报告显示,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以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为主,其中不乏MDR(多耐药)与XDR(广泛耐药),甚至PDR(泛耐药)菌[4]。我院感染科对住院患者感染监测,细菌耐药菌株,以及多重耐药菌株也呈上升趋势,结果与报道基本一致。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据研究,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产生直接相关,即使是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也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5]。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是使用抗生素不可避免的、逐渐演变的结果。长期使用后,对抗生素敏感的致病菌被耐药性变异菌株或菌种取代,将越来越多地成为多药耐药性(MDR)菌株[6]。如何控制细菌耐药的发生,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于此,张志强等通过进行主动的抗生素管理策略前后分析对比,包括限制应用、分级管理、围手术期限制应用、总量控制,可以较短时期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改善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率[7]。由此可见,只要医院、药事部门、感染监测部门和临床科室齐抓共管,依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8],建立医院抗菌药物合理、规范使用管理体系,严格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控制致病菌耐药率仍有希望。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强相关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和管理,监督临床医师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建议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同时医院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信息支持;对于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应限制使用[9]。另外,强化外科医护人员的无菌术意识,提高手术精细化水平和无菌操作技术能力,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综合抗感染能力,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也是一项重要措施[10]。

参考文献

[1] 王晓丹,曹洪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417-418.

[2] 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59.

[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4]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2012年度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3):278-288.

[5] 李显志,张丽.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控制策略[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34(5):445-450.

[6] 乔虹.临床因素与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33(1):18-20.

[7] 张志强,李晋.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及细菌耐药性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37):75-7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84号,2012.

[9] 官碧琼,许静.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事,2014,28(6):684-688.

[10] 谢大志.普外科围手术期214例抗生素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1):80-81.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056-02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普外科围手术期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