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调传奇

2016-07-16莫喜生

南方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两江文艺

【作者简介】

莫喜生,壮族,供职于桂林市临桂区文联。广西民族大学毕业,桂林市作协、民协和古村文化研究会会员,临桂区作协副主席,国内多家报刊旅游和民俗文化栏目特约作者。在《人民日报》《越南华文文学》《中华文化画报》《中国艺术报》《东方散文》《散文时代》《广西文学》《南国早报》《广西日报》《桂林日报》等海内外130多种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作品等近75万字。

“哪子咿嚯嗨——”

在广西,在桂北,有人的地方就有它。从古到今,穿越时空;生老病死,满月做寿,新屋落成,婚丧娶嫁;兴奋的时候唱它,沮丧的时候唱它;得意的时候唱它,失意的时候也唱它;过年过节,秋冬农闲;街头巷尾,走村串户,搭戏棚,摆擂台,短到三天三夜,长到十天半月。声情并茂,音色优美,振云霄,荡山谷。

这就是广西有名的剧种——彩调。

彩调是在桂北地区农村民间歌舞和说唱文艺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1996年版《临桂县志》日:临桂彩调约在明末清初形成,最早流传于桂北地区的乡镇农村,后传播到广西各地,融入民间艺术“打春牛”、“跳神”(傩舞)的大量曲调和乐句,吸收旧时桂北流行的“板凳龙”调子戏中《看花调》、《十二月花》等曲。历代移民迁徙而传入的外来文化,如湖南花鼓戏及江西采茶戏,对彩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彩调窝调子多

临桂是广西彩调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清代,彩调已经在境内风行。因为其老少皆宜,诙谐幽默,活泼欢快,被当地群众称为“快乐的剧种”。

时至今日,临桂区仍然存有许多传统彩调剧目,被当地群众视如家珍,如《杨京带小》,《王三打鸟》,《娘送女》等,几乎全是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爱情的喜剧,并揭露鞭挞旧社会的弊端,也有少数正剧和悲剧。新中国成立后编写的现代彩调剧,引进话剧的表演形式;彩调人物扮相,行体动作,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彩调传统剧种主要有:独角戏(丑角一人表演),对子调(即小调子,小丑、小旦同歌同舞同台表演),三十六出江湖戏(即大调子),三小戏(单出),出头戏(中型),整本戏等。临桂彩调使用的道具,主要有:扇子、手绢和彩带,俗称彩调“三宝”;彩调乐器有:二胡、板胡、调胡、司鼓、六锣、小锣等。

临桂彩调行当以旦、丑、生为主,少有净行。脸谱有大花脸、老脸、草脸、小花脸等。其中,小花脸名目繁多,据人物性格特征,在鼻梁中间,用白底黑边勾画出蜻蜓、蝴蝶、虾子、青蛙、乌龟、蛇或葫芦、梅花等不同动物或花草形象。彩调是平民艺术,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平常日子里,在街头巷尾随便搭就简单的戏台即可开演,重大节假日演大戏,演员们才浓墨重彩画出各种不同脸谱,才把各种乐器全用上。表演过程中,男女角色各有一百多种基本动作,分:步法类、扇花类、转身类、手花类等。

解放后,临桂县彩调艺术蓬勃发展,业余剧团和彩调队遍及村村寨寨。1951年,全县仅有业余剧团50个,到1956年就发展成为250个(含灵川县)。县文化馆干部一年四季,走村串寨,开办彩调培训班,著名民间艺人谢济舟任教师,培养业余演员200多人。1959年,业余剧团发展到337个。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80年,临桂彩调活动处于低潮。期间虽然有一些彩调队重新组建,但是,县文艺宣传队和仅存的少量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只能演出“革命样板戏”(移植为彩调)和自编的现代彩调剧。

调为媒调联宗

数百年来,作为民间文娱活动主要形式,彩调把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表达得淋漓尽致;彩调又是月老,是桥梁,是男女青年喜结良缘的红丝线。

两江镇民间艺人周火荐一生酷爱彩调艺术,其功底扎实,演戏动作精致逼真,虽是虚拟,却惟妙惟肖。他和妻子大毛的美好婚姻就是因彩调缔结的。婚后的大毛,也爱上丈夫的事业;表演彩调,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奔波在不同的村寨之间,但是两人夫唱妇随,相亲相爱,感情与日俱增。

上世纪,位于两江镇、五通镇、临桂镇三镇交界的谢家村,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村子。自古村民就有唱桂剧演彩调、挑龙灯舞狮子的传统,每代都涌现出几个文武双全的人。五十年代开始,谢家文艺队在大路村组建,表演彩调剧《刘三姐》。扮演莫怀仁和陶、李、罗三秀才的演员,过硬的基本功,惟妙惟肖的表情,幽默风趣的台词,至今仍一直被当地群众传颂。

“文革”中后期,彩调表演处于低潮时期。但临桂县文化馆仍然对谢家文艺宣传队进行重点扶持,并派出名叫邱龙玉的干部,常年在谢家村蹲点,辅导文艺队演员吹拉弹唱跳。年纪三十多岁,身材高大,但略显单薄的邱龙玉,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其颇有鲁迅先生的遗风,身着布扣衣服,蓄着青幽幽的八字胡,嘴里含着黑色的烟斗。他真不愧为科班出身,由其编写并辅导的《大路朝阳》、《千方百计》、《春风》等曲目,一直在临桂县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传唱不休。来自柳城县的回乡知青唐凤初,只有十五六岁就初中毕业,他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天赋高悟性好,吹拉弹唱及编写剧本一点就通,是文艺队有名的台柱子;在邱龙玉辅导下,唐凤初演奏了相当难度的笛子、二胡独奏及合奏曲,如《二泉映月》、《赛马》、《送公粮》,他为文艺队编写的《铁工棚里战歌飞》不但多次获奖,还被邻近县乡的文艺团队借去排练表演;1977年2月26日,谢家文艺队参加桂林地区业余文艺调演大会,四个节目都是压轴戏。十多年里,谢家宣传队代表渡头公社和临桂县三次参加桂林地区调演,还拿回名次,并多次在县里为各种大型会议作专场汇报演出。当地老人们说,当时的临桂县,曾经流行一不成文的口号:“农业学大寨,文艺学谢家”。

那时,虽然是举国上下“农业学大寨”,战天斗地不止的非常时期,但作为文艺队员还是颇受优待的。白天,他们不须头顶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工地上、农田里劳作,而把排练场所安排在砖瓦厂,树荫里,草坪上。远远地,就能看到青年男女的优美舞姿,就都能听到他们嘹亮的歌声。夜幕降临,大路村晒谷坪上,巨大的气灯挂在篮球架上,发出“嘶嘶”的响声,亮晃晃的如同白昼,开场的锣鼓声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连同附近村的男女老少召集过来,大家该唱就唱,该跳就跳,无缘表演的村民则在一旁评头点足,这就是大路村的“夜生活”。秋冬农闲,或者正月天,是大路人最高兴的日子。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洋溢着欢快的心情,一同来凑热闹的,还有两三里之外的村民,不为别的,就为看到一场精彩的彩调表演。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教育界流行“走出去请进来”,开门办学,把教室和讲台搬到田间地头,远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六塘镇中学,把联系点选为大路村,除这里有纯朴的民风,相当高的政治觉悟外,还在于有享誉县内外的文艺表演。师生们白天和村民一起下田做农活,犁田耙地,挑粪播种;晚上,又和文艺队亦歌亦舞,又唱又跳。

谢家大队的文艺表演为当地群众赢得众多的荣誉,也得到公社革委会和县革命委员会的肯定;同时,还为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成就他们的美好姻缘。家住笔者附近的几对夫妻,就是在彩调表演过程中喜结良缘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消失多年的联宗族祭先祖活动,刚刚复苏。五通镇宅田村组织由几个村子莫姓男女青年参加的彩调队,他们凭借传统彩调剧目《王三打鸟》和《娘送女》等,走遍附近十村八寨。宅田莫姓后人只听老人们讲,自己从邻乡大路村迁出,但详细情况尚需考证核实。这年冬天,大路村莫社弟到五通圩贩牛,对莫姓家族的来龙去脉略知一二的他,遂邀请彩调队来大路村演出,正是寒冬腊月,全村人集中在村前砖瓦结构的会议室里烧起木蔸,围着熊熊大火,调子唱了三天三夜。在又哭又笑的气氛中,双方找到了先祖根源;每天谢幕之后,大路莫姓之外的村民也争着抢着把演员拉到家里,奉为上宾款待,一时传为佳话。

戏子佬彩调王

旧时,在广西桂北,德艺双馨的“彩调王”会被群众尊称为“戏子佬”。清末民初,临桂县涌现出大批彩调王,其为临桂文化名县厚重的文化底蕴增色不少。两江镇是著名的“彩调窝”,出生在两江,活跃在两江的骆少廷、文子郁、文大荐,谢济舟等名角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遗憾的是,生活在旧社会的民间艺人大多属于清贫阶层,虽然其德艺双馨,誉满乡里,但是他们的事迹也是传统正史所不屑于记载的,后人只能从民间故事或者地方传说中领略了解其事迹与风采。

骆少廷(1886—1940),生于临桂县四塘乡池头村,后来定居两江,擅长演丑角。他和冷贵甫、朱五八、秦老四被誉为桂林彩调“四大状元”。据年事已高的老人们说:过去,在临桂、永福、融安、龙江诸县曾经流传:“听了王子勉的山歌,一世不着听山歌;看了骆少廷的调子,一世不着听调子。”在有不少名角登台献艺的两江古镇,唯独骆少廷能得到如此崇高的赞誉,可见他的表演艺术绝非一般。骆少廷表演的主要剧目有《龚裁缝裁衣》、《瞎子闹店》、《娘送女》等。现在当地还流传这样的故事:他和老搭档王子勉在两江唱《娘送女》,两人都男扮女装,所扮演的两亲家娘对唱了一天一夜,没有重复一句,观众掌声雷动,久久不愿离去。

文大荐(1902—1978),又名文官日,绰号“郎当师傅”,临桂两江镇人,他七岁开始拉调胡,由此走上了长达60多年的演艺生涯。1923年,他参加两江镇谢广和主办的“四和园”,同各大名角到百寿、融安、三江等地演出,历时一年多。1930年,有关当局禁止演彩调,调班在桂林城无法立足,他就携带家小和同事们到广西及贵州省的边远山区演出,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坚持将临桂民间文化向外传播。文大荐演奏的调胡,音色优美,技巧娴熟,声情并茂,堪称一绝。1952年,文大荐参加桂林市农民彩调团,十年后他受聘到广西戏曲学校彩调班当老师。1964年,在桂林市彩调团办理退休手续的他,仍然关心两江镇的业余彩调队,参加该队的排练和演出,直到逝世。

谢济舟(1901—1983),又名润宝,临桂两江镇人。14岁就师从著名彩调坤角廖连华学艺,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彩调艺术生涯。谢济舟身段优美,肢体语言丰富,生旦净丑都能演,吹打弹唱皆通晓。

现已申报成功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江板凳龙,也凝聚着谢济舟的心血。民国时期,他就将板凳龙从四脚改进为三脚,更便于翻滚舞动和头顶板凳龙等特技;谢济舟还巧妙地把彩调的身段、扇花、锣鼓等融入板凳龙当中,并在高潮部分加入桂剧元素。1962年,在全区老艺人座谈会上,谢济舟表演了《老背少》、《双黄蛋》、《王二报喜》、《兰三妹》、《三看亲》、《打铜锣》等等,还口述了许多彩调唱腔、曲牌。1963年,谢济舟被聘请到广西艺术学院民间音乐教研室当老师,1963年9月到1967年7月,被聘请到广西戏曲学校任教。

1965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彩调王谢济舟被抄家,挂黑牌,大字报围攻,1968年9月,被关押二十多天,后下放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两江镇业余彩调剧团十几年置办的服装道具被付之一炬。

在临桂戏曲界,圈内人士都以是“谢济舟学生”为荣,谢济舟的彩调活动遍及临桂,桂林,永福,鹿寨,全州,兴安,资源,南宁,柳州等地,一生桃李满天下,其徒弟有两千多人,他们都是各级剧团的骨干人才,其中有进入广州军区歌舞团,有的进入广西彩调团,有的在桂林市、柳州市彩调团。现在,在临桂县和两江镇,不少谢济舟的学生,仍然在传承他的彩调艺术。

猜你喜欢

两江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凶手老罗
文艺联合五月好书榜
“优必选”Cruzr机器人在两江新区成功下线
金小麒谈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重庆两江新区试水“大部制”改革
水汇“两江”古城秀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