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策略

2016-07-15莫荣强

大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插秧机农技农机

莫荣强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贺州市 542800)

浅谈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策略

莫荣强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贺州市 5428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农业方面的科技与以前相比也是日新月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水稻的机插秧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仅仅能实现水稻的高产,还能实现水稻生产的效率,实现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增效,还能有效解放劳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本文主要着重对水稻机插秧技术进行深入学习分析。

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策略

前言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主食来源,地位作用十分重要,它也是我国很多的从事农业的工作人员的经济来源,所以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不仅仅能保证水稻生产增效节本,还是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方式,还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方法举措。但从调研实践看,当前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仍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解决矛盾问题的力度,才能更好的实现机插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笔者从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入手,指出了水稻机插秧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有效解决问题方法。

1 水稻机插秧的优势

1.1 省力、高效、节约田地

①所谓省力,就是指目前农村劳动力都向城市进行流动,留下的劳动力都是一些老弱人员,壮年劳动力缺乏。推广水稻的机插秧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②所谓高效就是比较节省时间,如果同样的面积通过人工来进行作业,则要首先实现人工拔秧,效率非常低下,而水稻的机插秧技术能够省去人工拔秧的工作,一般手扶式插秧机每天至少插秧1hm2,效率比人工快20倍。也减小了育苗的时间,这个周期一般3、4周;③省田地。如果采用机插秧田,则大田为1:80~100,同样如果采用手插秧田,则大田为1:10,至少要节省80%的秧田,且机插秧育苗也不会占太多的水田,还能利用房屋四周空旷地进行种植,为下季作物生长留下空间。

1.2 成本低,速度较快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生产成本较低。通过实践调研,人工插秧成本达到700元左右每公顷,同样的面积机插秧成本一般在500~600元;②机插秧质量比较高。机插秧能提高利用光能的效率,透风性较好,对根系成长、早期分蘖、肥料吸收非常有利;③病虫害比较少。机插秧技术栽插比较有序,空气的通透性较好,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很强,实践验证,相比手插技术,平均能减少2~3次施药,很好的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环境;④机插秧效率高,速度比较快,统计每小时平均可插1500~2500m2。

1.3 产量高、效益高

水稻机插秧的宽度控制一定,且行距也较宽,对水稻的透气通风和光合作用都非常好,这是实现水稻稳产丰产的前提。通过实践,在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机插秧技术不仅仅可以实现稻穗大、粒重高,还能实现让成熟期提前,增产效果显著,据权威部门统计,一般情况下,机插秧相比手插秧至少提高5%的产量,能够很有效的提升经济收益。

2 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存在的矛盾问题

2.1 农业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术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城镇,大部分的青年劳动力全部迁徙到城市,留给农村的劳动力基本是年龄偏大、体质偏弱,有的就是以老人、妇女和小孩为主。受传统观念和思维的影响,机插秧技术难操作、复杂等特点,一直较为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农村劳动人员,观点中总是认为手插秧技术更为直观和简单,对新鲜事物一时难以接受。特别要提的是软盘育秧技术,工序较多,程序较为复杂,技术性强,要求较为严格,农民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另外留守农村的人民大多数文化水平本来就不是很高,加上体力不支,使得自己更是没有自信去信任这项技术,直接导致了很多的承包户收益的下降,由于没有成体系的秧苗管理,也直接导致了秧苗烧坏和出苗不齐,所以由于诸多的技术限制,农民手工插秧技术一直顽固的存在着。

2.2 农机与农技无法配套结合

水稻的机插秧技术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与农技的相互协调统一和结合的问题。当前,机插秧技术最关键的是实现与农技的有效配套,比如这里面有种子处理、选种搭配、浸种催芽、均匀播种、泥土厚度适中以及育苗管理等等,均要合理运用和掌握非常好,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但从目前技术使用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农民均认为可靠的是手工插秧,观念的改变是最难的改变,换技术首先要换脑筋,总是认为机插秧难操作、技术复杂,高不高产也不明显,不相信科学和数据。从政府管理和服务部门来看,术农机技术与农业技本来就属于不同的部门,更是难以有效的结合起来。

2.3 技术保障力度不大

随着农业的不断现代化,目前国家推广的插秧机基本均为新型插秧机,自动化程度和集成技术均较高,机械性能也较好,对操作人员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机械损坏。最初推广时,由于缺乏技术保障和零件的供应,使用新型插秧机的人员对机器缺乏维护的知识和技术,导致经验缺乏。所以,在故障发生较大时,只得请厂方派出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不仅仅耽误时间,也影响了插秧机的工作效率。一些经销商和生产厂家只重视销售,并不重视技术保障和售后服务,加上作为大型机械在同一个地方毕竟销量较少,从而导致售后服务的成本很高,有的厂家对于偏远地区的售后流于形式,甚至将售后服务直接忽略,不真正解决矛盾问题,导致技术专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使用者难以接受。

3 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有效举措

3.1 转变对机插秧技术的认识

转技术必须先转观念,当前率先推广机插秧技术必须从种粮的大户开始实施,要充分调动农业服务组织和种粮大户积极性和参与性,积极转变农民对机插秧技术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举措实施:①举办一些现场的演示。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种粮大户和有意向的农民一起,参与技术的演示活动,让实实在在的效果呈现在农民的眼前,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插秧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②积极开展经验的交流,积极为农民搭建经验交流的平台,集中时间一起交流机插秧技术的经验,并及时与他人展开交流:a.起到示范带头作用;b.起到减少有意向使用插秧机技术农民的顾虑。③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介质进行宣传,把一些机插秧新技术制作成视频和多媒体课件,采取边讲边做的方式解析机插秧技术,使农民更加方便直观掌握机插秧的相关知识,为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④鼓励参与农机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组织对散户农民可以实行一条龙包干服务模式,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收入稳定,使农民有意愿使用机插秧技术。

3.2 加强技术培训

新型插秧机技术含量较高,为了使农民购买后可以更好的使用,应加强购机农民的技术培训,使他们除了使用外还要掌握维修与维护技术,应派专人到插秧机厂方学习相关的机插技术,回来后指导与协助农民进行育秧与机插,为机械化农业的全面推广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

3.3 完善机插秧的运用市场

通过依靠农机与种粮大户等,实现多种成分并存的市场化插秧主体,全面推广机插秧技术。在农村中,种粮与农机大户都属于农村科学致富的带头人,有关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其形成机插秧技术推广与应用体系,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市场化与利用价值。

3.4 农机农艺有效融合,创新推广模式

农机与农技进行有效结合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应用得关键。各级农技中心、农机推广站、植保站等小农业科室相互配合,农机技术人员负责机械整田和机械插秧,农技和植保人员负责机插秧的育秧及栽后管理,积极开展育秧方式和插秧机作业质量对比试验,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农民易接受的水稻机械育插秧推广技术模式,使水稻的选种、选土、选料、肥水配比、秧龄期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得到有效管理,实现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本地化。通过样板的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宣传动员农户报名购买相关机械,加大插秧机的技术保障和售后服务工作,为用户提供便利。提高现有插秧机的利用效能,逐年扩大机插秧示范面积,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使用。

4 结束语

我国的农业正处于不断发展创新之中,一些地区还处于低水平发展之中,主要原因是地形的分布复杂,有的耕地分布分散。所以在推广机插秧技术时,不能照搬照抄和生搬硬套,而不对种植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要针对不同地区宣传不同的成功案例,要让农民真正掌握到适合当地的水稻机插秧技术制定出适合当地的农业发展生产机插秧技术方案,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水稻种植获得高效益回报与水稻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1]邓红平.浅谈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23.

[2]冯勤,胡顺详.水稻机插秧关键技术精确定量集成与推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5.

[3]朱景林.农机农艺融合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经验及其工作完善的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5,02.

[4]孟宪明.水稻高产机插秧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J].卷宗,2015,04.

S233.71

A

1004-7344(2016)09-0214-02

2016-1-5

猜你喜欢

插秧机农技农机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沃得农机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不一样的农机展
超智能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