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语之识字教学
2016-07-15胡友娟
胡友娟
(江西省横峰县兴安学校)
浅谈小语之识字教学
胡友娟
(江西省横峰县兴安学校)
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关键,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让语文的工具性回归到生活中,我觉得需掌握课堂的趣味性、挑战性、连贯性和有效性;运用适当的迁移学习,家校合作,结合设定目标、鼓励赞扬等评价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识字教学;趣味性;挑战性;连贯性;有效性;目标
识字教学是低段的关键,如何让学生爱上学生字,在生活中乐于学习,让语文的工具性回归到生活中,我一直在不停的追问、实践。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认为主要要掌握趣味性、挑战性、连贯性、和有效性。
1 课堂识字教学
掌握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就是握住了低段教学的钥匙。低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学习的定性较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稍微一点新奇的动静就能转移注意力。因此有趣的课堂才能吸引他的眼球,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我的教学中,我将趣味性放在首位,抓住学生的眼、心,才能抓住他们的学。识字教学课堂中,我经常使用猜字谜、打地鼠等游戏的方式带动学生,用小老师带读、带认的方式鼓励学生,用图片展示汉字变化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面,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辨一辨等方式总结识字方法……多样的识字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用最能掌握字词、增加积累量,感受汉字的神奇的方式掌控课堂。
低段学生充满好奇,也充满闯关的挑战性。从心理学上分析,这阶段的学生表现欲望强,喜竞争,热爱证明自己,因此课堂中充满挑战性也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一大手法。挑战性是在结束一部分识字教学之后,在学生对新内容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和大部分的掌握后,学生有自信心,作为巩固和运用的导向,运用比赛的形式,动员全员参与。加上多样的评价方式,完善奖励机制,并且当场奖励到位,刺激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连贯性是在钻研教材、备课时需注意的方面。教育是一种阶段性、长期性的行为,今天的学习能为明天的内容做一个小小的铺垫,不仅增强了学生知识的连贯性,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障碍,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识字教学的重点体现在认字、组词和说句方面。与原来学过的词语形近区分积累,与已学生字搭配组词,用已学课文句子造句,回顾曾经学习的方法等方式连贯学习,都是我认为较好的方式。
有效性是建立在前三个性能体现的多少而决定的。以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为总体导向,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抓手,让识字教学生动起来。课堂是一门变幻、自由、遗憾的艺术,总有需要不断完善不断补充的地方。尽自己所能增强课堂的有效性,解放教师自己,解放学生。不再只是永远的灌输,让学生这个被动的杯子转为自觉吸收养分的容器。
在课堂之余,思考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征、学习习惯的小方法,配合课堂的学习。比如给学生目标,用教师的阅历和智慧鼓励他的内在动力,鼓励和分段给目标是最有效的引导办法。特别是到了复习阶段,知识量较多,如果教师对学生说了很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如筹划学生该掌握的、需要长期的努力的获得的或者数量较多的知识,将它分成每天的小目标,布置每天的小任务,学生在学习中挫败感和负重感会相应减少。学生有了鼓励,有了自身努力的成就感,让学生不为知识的繁多而感到疲倦,导致惰性占了上风,养成不良习惯。这也是我的实践过程中保证有效性的一种方式。
对于有效性的导向选择,我坚持不做无用功,不搞突击检查,提前通知学生,让教师自己和学生都打有准备的战。学习不是为了羞辱他,给他挫败感,而是为了监督他,检测他,提醒他,给他学习的自信和成就感,让这些正面的情绪推动日后的学习。
在我的短短的教学经验中,我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扬表现优秀的学生永远比批评学生的效果到位,表扬我希望看到的表率的样子永远比指出缺点的效果要强得多。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也许是一种严厉,在另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关注吧。
2 课外识字的迁移
有位专家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路线:①课内;②课外。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学习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所谓“课外学习”,就是强调学生要具备向生活学习的能力。学生生活在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发这一丰富的识字资源库,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到课外识字。因为学生周围的一切,只要是有汉字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其自主识字的资源。学生掌握了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途径和方法,就等于插上一对无所不能的羽翼,从而在生活的识字王国中自由飞翔。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融合。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格外关注,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在学完《自选商场》后,让学生跟随着家长去超市购物,请教家长,认读商品名称,收集商品包装,认读包装上的字;许多琅琅上口的广告词更是受到小学生的青睐。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请家长帮助摘录广告词、做标牌广告;开展“家长伴我读书、读报、讲故事”活动,巩固了识字,开阔了学生视野。
课内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将阅读训练和识字教学相结合,必然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认字后他们还愿意读一些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书。此时,一定要鼓励他们这种阅读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识字,并渗透给孩子一些常用、最简便的识字方法,使他们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同时深深地意识到识字的重要性。因此,刚入一年级,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我都让学生讲故事:由学生自主参与报名,回去准备,排队等候时间讲故事。这一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胆量。
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永远有无数的变化,给了老师纠结与永远进步的空间,如何不背着学生爬学习的楼,让老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身出来是一门需要清醒、坚持的学问。教学之路漫漫,我会用我不懈的脚步去丈量。
3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能力是学习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爱好,拓展识字途径,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就能事半功倍,感受到乐趣,主动去学习。
[1]《2011版新课程标准》《教育心理学》.
G623.2
A
1004-7344(2016)09-0026-01
2016-3-12